《随身小册子》2023.2

写作素材#生活
文字|乡村网络基础建设
封面|Annie Spratt
1.写一首长弓形状的诗。
2.他吸烟,吸“玛莎拉蒂”。含着尾气管,恨车主不加几脚油门,轰进一肚子烟。
3.水面的满月。没写水面状况,但因“满”字,水面暗示性地呈现平静和谐之美。
4.斑马线,香烟,停留。线一条一条,人一步一步,未来一刻又一刻展现在这条繁忙的斑马线。
5.在诗里提到什么“诗神”“诗性”,说这些如何如何创造了诗本身,诗人如何如何地追求这些。不承认真切的生活,把目光投到形而上的“诗”。这是虚伪、懦弱的。诗歌并不由虚幻的存在创造,也不创造虚幻,它的由来与结果都是真切的生活。
6.艺术作品,应当是艺术材料产生的现实影响,而非艺术材料本身。一幅画,一首诗,一曲歌是不同的艺术材料。艺术材料创造出来后,被受众审美,唤醒受众感知,提示受众反思,乃至催使他们行动并产生现实影响。这样,才能真正地说艺术作品诞生了。
我在想,名画像是战绩彪炳的盔甲,它们光芒四射,但盔甲里的人,画所联系的真切感受与矛盾,已经化作了枯骨。直到“盔甲”唤醒我们对习以为常生活的感受,促使我们反思,乃至产生行动,“枯骨”才又长出血肉来。
画技越高超越,画就越是吗?这个问题已有了回答。
7.奶茶价格适中,接受程度高,成了一种人情商品。
8.晚班车下来。火焰成了冷包子馅,在燃烧。
9.大排档炒粉好就好在,能坐在路边听,在路边看,在路边合理地停留。
10.风在吹,在夜晚,风在吹。
11.虚拟偶像的超美丽3D直播,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怪异的转变。
12.为艺术而艺术存在,但它只作为过程存在,而不作为最终目的存在。
13.努力地生活。小学时听到这话我回笑。
14.过去,我总认为文学是雕塑,作者像在黑屋里雕刻一块大理石。现在我认为文学是喇叭。喇叭不丢人,哪个作品喊得大声,喊得读者转过头来看,喊得进他们心里,产生现实的影响力,这已是伟大的作品。哪怕写个故事会,让家族群里的老妈子们不花冤枉钱买保健品,这个故事会也是有力量的。

随身携带的小册子
册子里一些关于人物描写的,单独成了另一篇
一月一更 2月这篇差点忘记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