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一步步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大唐王朝第一道裂痕在哪里出现?(三)
这件事儿史书上记载还真不好说是真是假,也有可能是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光辉形象,说李世民打不好听,就说他得病没参加这场战役,总之最后所有的责任都由刘文静来担当,所以就给他不断地降级变成了民部尚书,然后一再贬官。这种情况下刘文静在看裴寂那就是充满了嫉妒心的,各种情况下都在跟裴寂唱反调。李渊对裴寂好到什么程度不可胜计,所有的锦衣玉食,好玩的好吃的全都给他。吃饭的时候要么把裴寂请过来一起吃,要么吃的好东西想着裴寂说,你赶紧装成十盒给我兄弟裴寂送去。坐车的时候要拉着裴寂坐到自己身边,在朝堂上的时候经常喊裴寂兄弟过来咱俩坐在一起,恨不得当一字并肩王了。你看李渊每次上朝的时候都喊裴寂坐到自己身边,而且不敢说裴寂直接说裴坚你看看还用他当年在晋阳宫的这样一个称呼不忘旧情。
结果刘文静在旁边就看不下去了,说皇上有点儿过分了你知不知道这个世界让太阳和其他的万物是有区别的,你太阳就应该独立在天上,你身边怎么能有其他万物,对不对?总之是各种酸腐。结果李园听了之后还笑着说你看你别太在意,当年汉光武帝才大略,当年和严子陵还睡在一起,严子陵还把脚搭到皇上的肚子上,这也没什么不可以?别太过分我对裴坚的感情天日可见的,这种事儿不是一次性的出现,是一次次的出现。只要裴寂在这汇报一项工作,他刘文静作为下属马上跳出来说这事儿不对,我们应该这样这样,哪有这么干的,无论别说在官场上了,你在任何一个公司也不能允许这样的人存在。
如果你看史书的话,你会觉得裴寂这个人好像没干什么事儿,他就是在皇上起兵的时候,给皇上找了很多宫女,提供很多吃的,提供了金钱,包括各种物料、物资,包括招兵买马,然后就跟着黄忠身边一直灌,直往上升,后来的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很反常,只记恩宠不见功勋,裴寂就没有他的功劳了?不可能你看李渊怎么评价他,李渊当了皇帝之后拉着裴寂手跟他讲,说使我至此公之力也。你想想我能当上皇,全都是因为你裴寂。你看看李渊这么表达他一定是做了比简单地提供钱财和物资,或者陪着皇上姐妹儿更重要的事情。裴寂和刘文静后来被立为大唐创立的首功之臣,一点儿都不冤枉,但是裴济把宝压到李渊身上,也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李渊也看出来,李世民在不断的做大自己,开府招揽了很多人才,你是想干什么?他当然不放心,但是毕竟是自己亲儿子不能下手,我不能对你下手,我还不能对你手下第一谋士下手。所以借着刘文静这一闹,杀掉刘文静警告李世民,这才是李渊真正的本意。等到李世民当了天子之后,裴寂就马上请辞说我不干了,我告老还乡,李世民也没有同意的请辞,毕竟天下初定还得需要你,你也别着急还是继续干。但是立下一句话就说的很直白了,你是太上皇的人长孙无忌是我的人你们俩一起干?明摆着就是不信任裴寂?李世民当时就非常清楚,裴寂确实有能耐但绝对不是跟我一条心。慢慢地等天下稳定之后,他也开始不断地把裴寂往下贬官,给他说的罪名说你当时掌管天下很多事处理的不够好,你现在有些法律定得不够完整都怨你。
但是这侧面又说明什么样的?当年大唐初期的时候,裴寂是做了很多工作,唐朝一直在蒸蒸日上,也说明人裴寂有功劳,这种话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后来又把他贬到胶州,最后贬到荆州,等到荆州的时候有人来报说白芨跟当时的一些这个山抢,这些匪徒也造反了,你看皇上这事儿你管不管,李世民当时就不相信,说裴济怎么可能造反绝对不可能。过不久消息传来说他领着家丁的把山枪给灭了,你看看领着家丁都能干这些事儿,能说人家没本事?
所以很多的时候史书当中把裴寂的功劳都给抹杀了。另外一方面李世民忙着给刘文静平反,给他剩下的儿子加官晋爵,还把公主许配给他,刘氏家族从此又开始兴旺起来,而裴寂这边又开始衰落了。所以我们来看裴寂和刘文静,他是李世民这一支和李渊这一支在过招的时候需要的匕首和盾牌。因为刘文静之死李世民心中就非常的清楚,我面对的不仅是我哥哥李建成,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李渊,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我的命运,我父亲不会帮我他已经明确用刘文静的死告诉我,如果要想当皇帝只能靠自己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