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废土通行证——你需要一把武器(激光武器篇)

2018-11-05 12:45 作者:容克87G  | 我要投稿

提要:本文为对辐射系列中出现过的武器的汇总与简介(可能的话会尽量找出各种武器的出处),内容主要来源为辐射wikia词条,枪炮世界和imfdb(一个热衷于搜集各影视作品中登场武器的网站),并在后续的修正和增补过程中得到吧友@yuri141、@若枫清怡、@nimez、@盖世傻雄等人的大力协助,特此鸣谢。  

另,本文不提供各型武器在游戏中的各项数值,因此对于游戏过程而言是无意义的,乃至于帖子内容可能与游戏中性能数据发生矛盾,因为本帖的目的仅在于尽可能地完善废土的背景设定,让这个想象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生动真实。 本文中所有配图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激光武器篇:


Wattz 1000:

“这把Wattz 1000是民用型号,因此它的输出功率比军用和警用的型号要低。”

由于激光本身的物理性质,激光枪在射击软体目标的时候相当有效,但对耐热性强的材料(比如陶瓷)以及表面经过镜面处理的材料(仍然比如说陶瓷)的穿透以及损伤效果不佳,不幸的是陶瓷正是防弹衣普遍使用的材料之一。这个缺点使得美利坚合众国开始转而寻求开发电浆武器以期使他们的部队能够保有火力的优势。但对于平民而言,由于他们对防身武器的要求通常并不包括穿甲能力(防弹护甲的民间销售受到极其严苛的法律限制),激光的优点——精准就使得Wattz大受欢迎了。民用型号的Wattz使用激光二极管代替了军用版本的水晶透镜,为此它的威力被人为地降低了。这把武器在关闭保险之后可以很安全地转运,只有输入解锁序列号才能把它重新启动。

在大战后的加州,新里诺的沙尔瓦多家族由于接受了英克雷的援助而大量地生产并装备了激光手枪等能量武器,在这个家族被范格拉夫家族火并之后,这些能量武器的技术和生产线就转而为后者占据并显然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持续地为这个家族提供着暴利。


Wattz 1000激光手枪可以使用改进型号的聚焦装置,虽然这并没有增强它的输出功率,但是因为发射的激光光束更加集中的缘故,这把武器的穿透力依旧能有显著的改观。

 

在2000年上映的电影《第六日》中,主角和反派都使用一种叫做“foosh gun”的武器进行战斗,这种武器看起来和wattz-1000十分接近,不过射出的是蓝色的光束而非激光,而且开火的时候枪口处有大量气体溢出。

 



AEP-7:

AEP-7型激光手枪的入役取代了老式的AEP-5,相对于后者它有着更大的电池容量(意味着更多的射击次数)更好的光束收束性以及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当然,威力自然也比后者高得多。作为AEP5的后继者,AEP-7的水晶聚焦装置经过了重新设计,并且可以手动地调节光束的波长、脉冲能量以及脉冲重复率。此外,它比它的前任更加轻巧,因此被认为是一把足以取代10mm手枪的非常不错的副武器。然而,虽然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工业体系,这把手枪得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地生产出来,但是战争造成的物流体系的混乱使得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真正地送到部队手中。反倒是战后的废土上,在东海岸地区钢铁兄弟会和英克雷军广泛地把它配发给下属的作战单位。

自然地,配备聚焦透镜并不是WATTZ的专利


因为构造坚实的缘故,AEP-7特别经得起废土人民那充满脑洞的折腾,在多数情况下废土人民改造手中的武器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杀伤力,其余的因素往往不在考虑之列:

这是一把红色有角以三倍速消耗武器寿命的改造型激光手枪,为了威力牺牲了一切其它方面的性能。这把独特的武器曾经属于一名宝藏猎人,他追随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宝藏传言四处奔波,最终因此而丧命

“Karma is a b*tch.”

 



相位激光枪:

在神秘的“联邦快递”太空梭坠毁地点找到的奇特武器,这种体积紧凑的激光枪把握把和电池包整合在了一起。

你怀疑它根本不是来自这个世界的武器。

它真的不是。


在星际迷航系列中多次登场的二型相位手枪


 

 

太阳能聚光器:

“在没有光照给这把武器的电容充电的时候,这把枪连火柴都点不着,然而一旦充能完毕,它的威力足以把任何目标都烧个脆生。”

考虑到这把武器太阳能电板的面积实在有限这一点,它充能的时间可能会非同一般地漫长……




Wattz 2000:

Wattz 2000激光步枪与Wattz 1000激光手枪属同一厂家出品,只不过比起它的小兄弟来Wattz2000要强大得多,为了支持它更高的输出功率,它选用了小型核融电池而不是小型能量包作为能量来源。它是一把极为精准的武器,在面对请防护目标时也堪称强大。当然了,在面对动力盔甲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做人才更加有益身心健康。

它的外形看起来和DKS-501型狙击步枪极为可疑地相似,并显然直接照搬了机匣枪托和枪管护套等一系列外部零件,大概是开发要求的时间相当紧迫而不得不直接从现有的设计中寻找最节省时间的方案,考虑到这把枪的定位主要是做中远程的精确射击,借用狙击步枪的外部结构设计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妥。


Wattz 2000激光步枪可以经由改造增大弹匣的容量,改造后的显著特征是枪体表面增设的电容极其附属的缆线。这样的改造看起来显然不是那么的“正规”,但并没有人在意这种小事。除此之外,Wattz 2000激光步枪也可以在传统的步枪枪托或是带手枪型握把的枪托之间进行选择。




AER-9:

AER-9并不是大战爆发时性能最优秀的激光步枪,在当时最先进的型号是已经被配发到特种部队使用的AER-12。但然而在现今的废土上,曾经的堪称战争艺术品的AER-12已经难觅踪迹,反倒是AER-9因其结实可靠的足以抵挡漫长岁月侵蚀的设计而遍地开花。它和它的小兄弟AEP-7一道,在东海岸的英克雷军和钢铁兄弟会手中被大量地配发。

AER-9那由钛合金制成的外壳被证明比金合金材料更能抵挡时间的侵蚀,金合金当然不容易锈蚀,但是它的柔软却决定了它难以承受长时间的磨蚀。结果就是在两百多年后,AER-9的水晶聚焦透镜还能好好地呆在原来的地方,而其它更新型号激光枪的聚焦部件要么就是变形,要么就是完全脱落,连掉在哪里都找不到了。

AER-9型激光步枪由微型核融电池供能,并经由波粒分流器产生所需的能量脉冲。波粒分流器被碳纤维包裹以使其免受损坏,因为一旦它坏了整把武器就会变成一块废铁。AER-9的设计足以令它经受漫长岁月的侵蚀,但是没有一种设计能让武器在随随便便的维护中免于遭殃,它的活动部件并不多,也就是说它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遭受什么机械性的磨损,但从力学角度来说,它的水晶聚焦原件和电子原件依旧非常脆弱,并且很容易就能因为一次漫不经心的拆解而失去作用。而由于即使在大战之前AER-9也算是新锐的武器——这就意味着要在废土上找到它的替换零件不那么容易——它会被而且应该被小心翼翼地维护也就情有可原了。

在战斗中AER-9型激光步枪是一把优秀的武器,在中远距离的表现相当优良,这部分得益于激光武器独特的弹道属性:几乎完全平直的弹道以及即射即中的特性。它的弹匣容量够大,半自动的射速也足够,这就使得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连续的射击放倒绝大多数敌人,但是在近距离战斗中,半自动的模式还是限制了它的发挥。

因为激光弹道平直的缘故,为激光枪配用的瞄准镜无需像实弹武器那样具备各种调节距离和风偏的能力,但在实际使用中激光光束还是可能因为其它的一些原因发生偏折

有时候高温的激光束会点燃目标身上的易燃物品,并把他变成一根熊熊燃烧的活动火炬直到他最终痛苦地死去,这个特性使得在某些时候激光武器会拥有独特的威慑力——同时也意味着任何愚蠢地在弥漫着泄露的瓦斯的隧道里开火的白痴最后总是会发现他们玩火自焚。

红色似乎已经成为的“大威力”的代表色




AER-14原型激光步枪:

AER-14型激光步枪是核大战开始之前继AER-9和AER-12之后开发出来或者说正在研发的最后一款激光步枪,在如今的废土上只有少数原型依旧留存。

由于还只是原型的缘故,这把武器看起来并不那么的讲究,枪体表面完全没有经过处理,各种管线和原件也只是随意地缠绕黏贴在武器的表面,至于前端的透镜部分则保留了橘红色的防锈底漆。总体而言这把武器看起来就像是AER-9的某种改型,只不过因为更换了新的聚焦元件的缘故令它比AER-9看起来长了一截。由于光束波长的改变,它发射的激光束是绿色而不是之前武器的红色,此外它对电池电量的消耗也因为输出功率的提高而翻倍了。

 



三眼激光枪:

三眼激光枪就是为了应付近战而诞生的一种衍生型激光步枪,它看起来就像是把普通的AER-9激光步枪给砍了一半,然后再在枪的前边装了一个分光的格栅,枪体中部这些额外追加的部件被简单地用绑带和原来的枪身捆绑在一起。为此,虽然看起来比AER-9要小巧,但三眼激光枪实际上比AER-9还要重上一磅。

在经过这样的改进之后这把武器每扣动一次扳机都会射出三道激光,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在近距离上的命中率——以及极大地降低了命中远距离目标的可能。毕竟,实话说,这个分光格栅的改造实在是有够粗糙,甚至都不能做到让三道激光束每次都正好朝着枪口正前方相互平行地发射出去……此外,三倍的输出就等同于三倍的能量消耗速度,改造前可以连续发射24次的AER-9,在改造完成之后就只能发射八枪了。

 

得益于多年生产销售能量武器的经验,范格拉夫家族能够为三眼激光枪提供许多非常实用的改进,比如为了适应被强行提高的输出功率而在枪体后部增设的两个新的电容,这使得武器不那么容易过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它的使用寿命,在原有安放微型核融电池的位置额外再增加一个电池的安装口则可以大幅度提高武器的连续发射次数。如果使用者还想进一步加强三眼激光枪的威力的话,安装一个更为有效的聚焦系统永远是有效的,不过这个部件只能确保激光光束的收束性,对精度的改善显然不起什么作用。

很难说适用于AER-9激光步枪的分光格栅部件是不是从三眼激光枪的改造中得到的灵感,但是它从未得到像三眼激光器那样的认同。

 


 

AE系列激光枪族:

标准化万岁,模块化万岁!

传统的AEP-7激光手枪与AER-9激光步枪之间本就存在着诸多技术共通之处,现在废土上军火商只是将这个趋势更加地推进了一步,比起需要更换枪管枪机和弹匣才能变型为另一种武器的实弹类枪械而言,能量武器的枪族化(比起其生产技术的要求而言)反倒要简单得多,在保证核心机不变的前提下,仅需要更换不同的功能组件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从激光手枪到半自动激光步枪乃至激光突击步枪、狙击枪的转变。


宇宙最强工程师觉得这个点子很赞:





激光冲锋枪:

这种独特的“激光冲锋枪”最有趣的地方就在那个“弹鼓”上,正是这个部件保证了激光冲锋枪能够以极高的射速连续发射光束,并给这把武器带来了独特的视觉特征(与汤普森冲锋枪极其形似)。这个“弹鼓”实际上并不能拆下来,因为它其实是一组六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电容,在正中间包围着一个电子脉冲能量包。每个电容在开火的时候会轮流放电以及散热,因此脉冲能量包每次实际上只与其中一个电容导通,由此这把武器得以维持很高的射速而无过热之虞。

这是一把在中近距离极其精准的连发武器(连续发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多数武器在连续发射的时候由于后座力的关系精度都会大打折扣,而激光武器则无需担心这个问题),在对付轻防护目标的时候非常有效,在更换增强输出功率的脉冲能量包之后,连续发射的高功率激光也有希望在厚重的防护上破开缺口,不过这样做要付出武器中电子元件和聚焦原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的代价。

 

 


学院激光枪:

似乎每一个拥有高科技的反派势力都有着用独有的技术装备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癖好,即使是并不那么擅长战斗的学院亦是如此。这种造型独特的激光枪在设计上处处体现出学院拥有的先进科技——从聚合物材料到良好的制造工艺都是如此,然而其性能却仅仅堪与战前的激光枪持平(这种武器发射的蓝色激光单发威力甚至还稍弱于同级别的战前武器,而需要依靠较高的射速来弥补火力上的劣势),重量和体积却已经远远超过它了。结合昂贵但是战斗力并未明显提升的合成人士兵来看,似乎学院对这种盲目堆砌先进技术却严重缺乏效费比的产品一直都情有独钟。

从时间顺序来看俄罗斯的这款反无人机电磁干扰枪并不是学院步枪的原型,但是它们的造型的确是有着某种共同的风味



 

H&K L30:

H&K L30加特林激光枪在大战开始的时候还处于原型阶段,不过在战后两百年的时间里它们已经被各种大块头(铁的以及肉的)提在手中招摇过市了。这是一把单纯的军用武器,使用微型核融电池供能,绕轴旋转的六根枪管轮流发射的模式带给它极高的射速,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把目标打成一片飞灰。通常而言,能量武器总是要遭受过热的问题,不过L30较小的弹匣容量确保了这个问题不会时常发生。

L30的形象总是和铿锵作响的动力盔甲联系在一起,不过事实上超级变种人和夜行者有时候也会携带它四处游荡。不过不管是那种情况,废土游民都最好远远地避开,因为不管是谁都不会单独地把这种珍贵而强大的武器部署在废土上。




激光加特林:

与它的前辈L30相比,这款武器有着不下于它的射速,并且由背负式的电池包提供了远超前者的持续射击能力。在大战爆发前它的早期型号已经开始入役,并迅速地在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军火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过说真的,将这把武器称为“加特林”其实并不那么的准确,因为事实上它根本没有会绕着一根轴欢快地旋转的枪管——虽然它的三个发射口的确是呈圆周阵列布置的没错。之所以看起来依旧像是一把加特林机枪在开火,是因为它的三个发射口会依次轮流发射激光束以便更好的散热,这样的设计省却了许多维护活动部件的麻烦。在熟练射手的操控下,这种激光加特林机枪甚至可以在地面上对正在空中飞行的飞鸟直升机构成威胁。

利用轻质材料为武器减重永远是受到武器操作者欢迎的,而增强武器威力的改进受到的欢迎程度则远在此之上




 

当然,不论是L30系列或是净水器大战时流行的型号,它们都几乎要求一套与其余武器全然不互通的维护保养体系来支持其正常运作,比起技术本就相通的AEP/R系列武器而言,激光加特林的存在对后勤系统才算是更大的考验。因此在枪身部分与AE系列激光武器有所互通的激光加特林型号的出现无疑让后勤人员大松了一口气。

比起前述的那种伪“加特林”激光枪,该型号激光加特林算是名副其实,在开火的时候它的四个枪身会在电机带动下绕轴转动,并依次在指定位置激发(在必要的时候射手还可以选择一次性激发一对激光的开火模式以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更强的近距离压制火力)。

在目前制约这种武器广泛使用的最大原因大概就是它所使用的能量源核融合核心在废土上十分稀少而且昂贵。以至于在当下仅有屈指可数的数个组织能够较无顾忌地允许自己的武装力量携带这种装备。

如前所述,想要对激光加特林进行改进的时候,直接照着AE系列激光武器的改进来更换中间的枪身就好


 


充能步枪:

充能步枪是第一种被开发出来的“弹药无限”的武器,作为此类型武器的第一个版本,它的很多方面都不怎么理想,比如有限的弹匣容量和低效率的内置型微型聚变反应堆。该反应堆在使用时启动,并陆续地为这把武器的每一发射击进行充能,从启动到完全充能需要大约七秒种的时间,换言之这是一把需要提前握在手中预热才能保证随时能够开火的武器,而且威力还特别的低……


第二种“无限弹药”的武器是充能手枪,和通常的印象“步枪的威力大过手枪”相反,它是一把比它的前辈强力得多的武器,而且加地小巧。与它的前辈相比,充能手枪的弹匣容量更高,内置的微型反应堆的效率更高,威力也更加强大。不过,在使用之前必须先行预热充能这一点还是一样的。

 

 

 

激光火铳:

在你开口问任何问题之前,我得先说一句:“不,这把武器不是通过手摇给激光发射器充的电。”但凡学习过一点点有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人就该明白,要是打算用这种方式让这支激光枪积累起足以把肉体烧灼的灰飞烟灭的光束能量无异于计算抽多少个大嘴巴子才可以让人就地飞升。事实上,这把武器的能量来源依旧是常见于各式能量武器上的微型核融电池,而手摇只不过是为了给击发机构充能。大约义勇军的人不知如何搞到了一批激光步枪的枪身组件,然而却没有足够的技术补齐其它的部分,只能土法上马勉强凑个齐全。这支武器的单发威力是可以信赖的,然而其过大的重量和发射前必须临时手动摇动手柄为击发机构充能这一点还是严重地限制了其实战的发挥。

从外观上看来,这把武器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意味,它几乎融合了高科技与垃圾,科幻与古典等等所有互相矛盾的外观元素:23世纪的激光发射元件后面连接着20世纪的手摇发动机,前面用一根木棍捆扎着二级光学聚焦组件,而所有的这一切又都被固定在一个颇有19世纪燧发枪风格的枪托上,扳机护圈样式直接模仿美国独立战争中大名鼎鼎的肯塔基来复枪……这支武器的外观足以逼死强迫症,结构可以气疯兄弟会的文书,但无论如何,只要看到了它,波士顿的废土游民就知道“有求必应”的义勇军已经应邀而至。


大名鼎鼎的肯塔基来复枪(或者叫宾夕法尼亚来福枪)


废土通行证——你需要一把武器(激光武器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