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OCG恐龙族发展史与收藏鉴赏第七期 实际705
官方宣布2011年4月11日 动画版《游戏王ZEXAL》即将开播

2011年6月3日 STARTER DECK(2011)发售 超量时代开始

大师规则2制定STARTER DECK(2011)的商品名称是“游戏王ZEXALOCG STARTER DECK 2011”,这标志着游戏王OCG的商品名称变为“游戯王ゼアルOCG(游戏王ZEXALOCG)”。
在这一天,大师规则2实行。除新增超量召唤相关内容外,其最大的变化是【怪物的召唤·特殊召唤·反转召唤成功的时点,不能发动起动效果】。这是减少特例的“趋于统一的修订”。但是对于从前以在这个时点发动起动效果为代表的优先权规则来说,这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了更多的误解。

官方发布超量卡片概念预告图片 ,将会在决斗始动2011STARTER DECK(2011) 发售的红莲恐龙和硬邦邦岩铁 。
恐龙族第一张超量怪兽诞生
红莲恐龙【罕见度 面闪SR】
恐龙族 XYZ 效果 炎属性 3阶 攻击力2000 防御力1900
3星怪兽×2
效果:这张卡战斗破坏对方怪兽送去墓地时,把这张卡1个XYZ素材取除才能发动。给与对方基本分1000分伤害。
简评:拥有战破 追加伤害的能力,2000的攻击力虽然低了点 但是在与同为炎属性的朱罗纪卡组里还是会有不错的发挥的,同样可以使用救援兔拉两个3星的下级怪兽进行超量召唤。同时这张卡在2011世界冠军赛优胜牌组【代行天使】中被冠军选手Takashi Ogawa使用。虽然决赛并未登场,但是作为初始的超量卡片在赛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动画登场于游戏王ZEXAL第一集 校园里的同学进行决斗的过场 游码围观

【怪兽登场于游戏王ZEXAL第五集 表里德之助VS糖果售货员,通过陷阱卡「ウラトラC」牛头人了糖果售货员的王牌怪兽,并使用红莲恐龙反杀糖果售货员。】
硬邦邦岩铁【罕见度 面闪SR】
岩石族 XYZ 效果 炎属性 2阶 攻击力500 防御力1800
2星怪兽×2
效果:场上的这张卡被破坏的场合,可以作为代替把这张卡1个XYZ素材取除。只要这张卡在场上表侧表示存在,自己场上的怪兽的攻击力·守备力上升这张卡的XYZ素材数量×200的数值。
简评:拥有豪华防御能力的超量怪兽 ,看似数值较低 但是能阻挡来自敌人的三次攻击 同时二阶的优势让他与代行天使有不错的配合,可以通过神圣球体超量召唤。这张卡同样与红莲恐龙在2011世界冠军赛优胜牌组【代行天使】中被冠军选手Takashi Ogawa使用 ,决赛阶段有极强的发挥 为主人抵挡多次致命伤害 撑到激流葬的发动克敌制胜。

关于这两张卡的设计说说我自己的猜测和考据
红莲恐龙从巨大的熔岩爆炸中冲了出来 与同时登场的硬邦邦岩铁呼应,说来两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地质学 是岩铁与熔岩的关系。
铁质岩(ferruginous rock)含大量铁矿物的沉积岩,若其中铁矿物含量很高达到工业品位时,即为沉积铁矿。铁质沉积岩中常见的铁矿物包括赤铁矿、针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赤铁矿是前寒武纪和显生宙铁质岩的重要组分。针铁矿是中生代铁质岩的主要组分,磁铁矿在前寒武纪铁质岩中大量存在,常与燧石呈纹层状互层;铁的碳酸盐主要以菱铁矿形式出现,在一些非海相的富含有机质的泥岩中,尤其是煤系中,菱铁矿常呈结核体或放射状球粒结构的菱铁矿产出;铁的硫化物包括黄铁矿和白铁矿。湖沼相铁质岩:产于某些中、高纬度的沼泽与湖泊中,矿石的结构有鲕状、结核状、球粒状、疏松土状等。矿石成分以针铁矿常见,其次是菱铁矿、蓝铁矿。古代的湖沼相铁矿常与含煤地层共生,矿石成分以菱铁矿为主。
【游戏王2011世界大赛】 日本选手Takashi Ogawa选手夺冠

详细过程可以看B站这个解说 因为当时真的都是靠观众录下视频,没有更加清晰的画面我保证油管都没有

使用卡组 代行天使卡表:

同时トーナメントパック2011 Vol.1 超传导恐兽被选入2011年世界大会比赛预热专用包 第一次进行复刻 获得【罕见度 NPR平爆】

几乎同时 2011年中旬首先祝贺这一年 KONAMI官网发布游戏王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新的消截止2011年3月底,游戏王卡在全世界共卖出了25175567833张,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更新了游戏王OCG保持的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集换卡牌游戏的世界纪录。
2011年7月16日PHOTON ShocKWAVE706银河眼光子龙登场!

恐龙族第二个系列エヴォル进化登场 一个横跨7期到8期的系列 是超量时代恐龙族的标致之一

进化系列由爬虫类族 恐龙族 龙族构成。主题是描绘现代基因工程复活古生物突变的进化,进化系列的卡片有一个共有的细节,卡图里布满了0和1的二进制代码也可能有其他隐喻。

首先科普一下进化虫系列的由来
我们总是说两栖动物是爬行动物的祖先,证据何在呢?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就是中间类型——蜥螈的发现。
二叠纪主要四足动物演化关系。离片椎类构成了非羊膜四足动物的主体,很可能还是现代两栖类的祖先(当然有争议);壳椎类早早地走上了特化之路,为凶猛蛮霸的史前世界增添了一丝古怪滑稽。最终,羊膜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胜出,引领地球生命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最早的蜥螈出现在石炭纪。蜥螈头骨的特征与两栖类相似,但又具有很多爬行类的特征,例如脊椎的神经弧宽大,间椎体退化,肩带中的间锁骨有一个长的中央骨干,肠骨扩张,具有两个荐椎,趾骨排列特征也与早期爬行类相似。由于形态上的这些进步性,故蜥螈被认为是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过渡的中间类型动物。

在现生动物中,物种丰富多彩,爬行动物只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并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不占优势。可是在遥远的中生代,爬行动物统治着这个世界,那是一个爬行动物的鼎盛时代。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和最原始的爬行动物是二叠纪早期的杯龙类。从这个基干出发,很快便爆发式地向各个进化方向分化开来,其原因是爬行类进化出对当时陆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三叠纪初至白垩纪末的中生代,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几乎占领了地球上所有的陆地生态环境;并且,其中的一些类群还重新回到水域;还有一支爬行动物则飞上了天空。因此说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
“爬行形类”的动物也兼具“两栖类”和“爬行类(Reptile)”的特征。它们的外形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第一张登场的卡片
进化虫·桥蜥Evoltile Gephyro【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桥坚蜥目Gephyrostegus
爬虫类族 效果 炎属性炎 1星级 攻击力200 防御力400
效果:这张卡被战斗破坏送去墓地时,可以选择自己墓地存在的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被动出进化龙,前提是墓地里要有进化龙才行。效果非常被动。

卡片原型:Gephyrostegidae桥坚蜥目的Gephyrostegus。体长大约10厘米至20厘米,化石出土于捷克共和国,大约可追溯到3.1亿年前(石炭纪早期)
最初被认为是一种seymouriamorph看,现在它已属于Gephyrostegidae科,以及Bruktererpeton属。
Gephyrostegus的骨骼显示出对陆地生物的某些适应性变化(例如,在骨的特殊化过程中),但它还保留了水生非羊膜四足动物的某些特征,例如较大的头骨和椎骨元素的松散附着,使其总体上不如羊膜动物适应陆地环境。Gephyrostegus可能在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陆地上度过,但可以认为它保留了水生繁殖习性。

进化虫·西洛仙蜥Evoltile Westlo【罕见度 银字R】设计原型:西洛仙蜥Westlothiana
爬虫类族 反转 效果 炎属性 3星级 攻击力700 防御力1900
效果:反转:从自己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1900的防御力属于高防的下级怪兽 同时拥有不错的检索能力 卡组检索永远不亏。但同样因为是反转效果发动 略显被动。

卡片原型:西洛仙蜥Westlothiana 曾经被认为是最早的羊膜类生活于石炭纪早期, 后来被认为较接近于两栖类,而非羊膜动物。但都没有定论 目前存疑。
化石出土于苏格兰的西洛锡安区 所以命名为西洛仙蜥
西洛仙蜥是一种结合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过渡形式,最初是根据头骨,肱骨和椎骨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一种相似之处。与羊膜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相关联的特征包括未融合的踝骨,缺乏牙本质的迷路正牙学折叠,缺乏耳廓切迹和通常较小的头骨。后来由于缺乏可诊断的特征而被置于羊膜冠的外面,现在被认为是属于羊膜茎,接近于十二指肠变体或脂质体。然而,其精确的亲和力仍不确定,并且冠群性状的缺失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不是羊膜,尽管它是茎群羊膜。它们是小型陆生动物(总长20厘米)。细长的身体和小腿可能像石龙一样适合挖洞。

进化虫·半甲齿龟Evoltile Odonto【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
爬虫类族 效果 炎属性 2星级 攻击力500 防御力1200
效果:这张卡召唤成功时,可以从手卡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手卡拉怪 有点小手亏,但相对其他两个进化虫显得更加主动 。当年打牌的时候我也是经常使用半甲齿龟的和下一期要出的多样进化配合 多样进化的检索效果保证补充手牌的进化虫或进化龙,使得齿龟能够放心使用 。

卡片原型:齿龟科(Odontochelyidae)的半甲齿龟(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齿龟科顾名思义上下颌具有牙齿,而现代乌龟的颌部已演化出角质构成的喙嘴。 而半甲齿龟只有腹部具有甲壳,背部无壳。半甲齿龟的肋骨宽广,类似现代乌龟的胚胎。
化石发现于中国贵州省,年代属于三叠纪,约2亿2000万年前。半甲齿龟的生存年代,早于同为三叠纪晚期,陆生的原颌龟(Proganochelys)。原本以为是最古老的乌龟,但在2015年6月24日,德国斯图加特州立自然博物馆发表声明:考古人员在巴符州小城费尔贝格发掘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龟化石,科学家们称其为“祖龟”,距今有2.4亿年历史。
但半甲齿龟的发现为龟类演化提出了一条可能的线路 科学家据此推测,乌龟的腹甲是由腹肋演化而成;而特化的脊椎与加宽的肋骨逐渐连在一起,演化出背甲。

半甲齿龟除了嘴部的牙齿、缺乏背甲以外,半甲齿龟还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它们的脊椎与肋骨的接触面,不同于后来的乌龟。同时,半甲齿龟的颅骨比例也不同于后来的乌龟,其眼睛之前的部分较长。尾椎的横突并没有愈合,与后来的乌龟不同。肩胛骨缺乏肩峰突(Acromion Processes)。
半甲齿龟的化石发现于海相沉积层,该地层还发现牙形石、菊石等化石,因此它们可能是水生爬行动物。由于半甲齿龟只有腹部具有甲壳,科学家也推测最早期的乌龟是水生爬行动物,而腹甲可以防御腹部遭到其他水生动物攻击。
中国始喙龟(Eorhynchochelys sinensis)

但就在2018年贵州关岭发现早期龟类化石中国始喙龟(Eorhynchochelys sinensis) 这个发现让龟类的演化又更加扑朔迷离
2015年前后,李淳课题组又对另一件早先发现的来自贵州关岭的龟类化石展开研究。这件被称为中国始喙龟的化石,体长超2米,躯干短,肋骨加宽;背甲腹甲均未形成;首次出现了角质喙,但上下颌后部仍保留有牙齿,呈现牙齿退化、角质喙产生的过渡状态。其完整的骨架化石保存于距今约2.28亿年的三叠纪晚期海相泥灰岩中。随后,由该课题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学者组成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全部重要原始龟类化石材料,确定了中国始喙龟介于罗氏祖龟和半甲齿龟之间,弥补了该类群系统发育中“缺失的一环”。研究者认为,尽管中国始喙龟的完整骨架化石保存于海相地层,但其骨骼结构显示它并非长期生活在海洋中,很可能是在海滨近岸河口地带水、陆两栖生活,有掘穴习性 。

长期以来,龟类的化石代表稀少,尤其是关于甲壳形成和牙齿消失的化石证据特别缺乏。发育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纷纷致力于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但是成果有限,只能各说各话。这让龟类的演化研究陷入僵局。中国始喙龟的发现让我们有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了更多的疑问 。只能说龟类演化还需要我们人类慢慢的拼凑出这个拼图.
进化龙·火山齿龙Evolsaur Vulcano【罕见度 银字R】设计原型:Vulcanodon
恐龙族 效果 炎属性 4星级 攻击力1200 防御力1000
效果:这张卡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成功时,可以选择自己墓地存在的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特殊召唤。这个效果特殊召唤的怪兽不能攻击宣言。
简评:【非火山字段】看起来会是不错的展开【确实也是最优选择】,这里选择依靠齿龟登场 就能达成拉怪出进化帝的单卡展开【不过墓地里要有进化龙哦】。

卡片原型:Vulcanodon火山齿龙属 是种早期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侏㑩纪早期的非洲南部。火山齿龙是草食性恐龙,身长约6.5公尺,前肢第一指有大型指爪。火山齿龙的化石发现于罗德西亚(目前是辛巴威)的一处火山灰。而在该发现处附近,发现了数颗短刃状牙齿,曾被归类于火山齿龙,使火山齿龙最初被认为是种杂食性的原蜥脚类恐龙。这些牙齿最近被发现可能属于兽脚亚目的未鉴定属,该兽脚类恐龙可能以火山齿龙为食。火山齿龙可能是基础蜥脚形亚目与蜥脚下目之间的遗失环节。随者塔邹达龙的发现,塔邹达龙、火山齿龙都被归类于火山齿龙科。
模式种是卡里巴火山齿龙(V. karibaenis),由约翰尼斯堡金山大学的Michael A. Raath在1972年正式叙述、命名。

进化龙·角鼻龙Evolsaur Cerato【罕见度 面闪SR】设计原型:Ceratosaurus
恐龙族 效果 炎属性 4星级 攻击力1900 防御力1400
效果:这张卡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成功时,这张卡的攻击力上升200。那之后,这张卡战斗破坏对方怪兽的场合,可以从自己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加入手卡。
简评:齿龟检索4星怪兽里非常不错的2100点攻击力, 拥有战斗破坏对方怪兽时检索进化虫补充手牌的能力【这当然是理想方案】。

卡片原型:角鼻龙属(学名:Ceratosaurus)又名刺龙或角冠龙,生存与晚侏罗纪的中大型掠食性恐龙,它的特征是大型的嘴部、像短刃的牙齿、鼻端的一个尖角、及眼睛上的一对小角。它的前肢短而强壮,前肢有4指,荐骨及骨盆均固定在一起,就像现今鸟类的综荐骨在它的背部中间有一小列骨头的突起,科学的说法叫做皮内成骨( Osteoderms)角鼻龙的化石在北美洲的莫里逊组、坦尚尼亚、葡萄牙的劳尔哈组(Lourinhã Formation)被发现,美国东部和欧洲西南部是角鼻龙化石的多发地。角鼻龙在19世纪被描述为非常致命的一种代表性肉食性恐龙,广泛被当时的欧洲列强所建的博物馆所青睐,但是这个地位到了20世纪逐渐被打破,电影文化繁盛的美国产暴龙成为了现代人们对肉食恐龙的想像代表。角鼻龙和异特龙两者的生活时间和狩猎范围大部分重合,因此它们是统一生态系之下的竞争性掠食者,但是异特龙最终存活的时间较长。

进化龙·梁龙Evolsaur Diplo【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Diplodocus
恐龙族 效果 炎属性 4星级 攻击力1600 防御力800
效果:这张卡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成功时,选择对方场上存在的1张魔法·陷阱卡破坏。
简评:拥有一定的解场效果骗骗对面魔陷, 还是不错的。可惜第一弹的进化虫不是很给力。但不代表以后不行 期待【10期什么的强化吧~不是说不提以后的事情吗!?】

卡片原型:梁龙属(学名:Diplodoc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梁龙是辨识度最高的恐龙之一,有着巨大的体型,长颈及尾巴,及强壮的四肢。很多年来,它曾被一般大众认为是最长的恐龙
它的第一副化石是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属名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于1877年所命名,是从古希腊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双”)及“δοκός”(意即“横梁”)衍生的新拉丁语而来。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期这类恐龙在侏罗纪时期数量非常巨大,我们在欧洲、北美洲、非洲、亚洲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多集中在北美。梁龙是在莫里逊组上层的最为常见化石之一,莫里逊组上层的地质时代可追溯至启莫里阶至提通阶,约1亿5500万至1亿4800万年前;梁龙的生存年代,可缩小至1亿5400万到1亿5200万年前

进化帝·半鸟龙Evolzar Laggia 【罕见度 金字UR 立体UTR】设计原型:Unenlagia
龙族 XYZ 效果 炎属性 4阶级 攻击力2400 防御力2000
恐龙族4星怪兽×2
效果:①:可以把这张卡2个XYZ素材取除,以下效果发动。
●魔法·陷阱卡发动时才能发动。那个发动无效并破坏。
●自己或者对方把怪兽召唤·特殊召唤之际才能发动。那个无效,那些怪兽破坏。
简评:进化帝·半鸟龙又被玩家称做【神宣龙】导游进化兔龙卡组因此卡而诞生, 围绕展开召唤进化帝半鸟龙 使用「氢素龙」「朱罗纪瓜巴龙」「救援兔」(拉「剑角龙」或「打喷嚏的河马兽」)的效果更容易集齐素材来召唤。 这个拥有神宣效果的卡片所诞生的恐龙族第二个主流卡组 帮助恐龙族再次回到游戏王的主流圈子中。因为拥有与神之宣告相似的效果 也被戏称为神宣龙 是进化的三大王牌之一 虽然进化成为龙族怪兽 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依靠恐龙族的恐龙族卡片 。

UTR版本

卡片原型:半鸟属(属名:Unenlagia,意为「一半的鸟」)又名若鸟龙,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美洲,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内乌肯省中部山区。半鸟属于驰龙科的半鸟亚科,是群奇特、极度类似鸟类、生存于冈瓦那大陆的动物;半鸟与鹫龙、内乌肯盗龙有接近亲缘关系(它们可能与半鸟是同一种动物)。彼得·马克维奇等人在2005年提出可飞行的胁空鸟龙也属于半鸟亚科,这意味者不能飞行的半鸟是从类似胁空鸟龙的祖先演化而来,有可能它们在演化过程中失去飞行能力,或者是多个物种个别演化出飞行能力。

1997年,两位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费南多·诺瓦斯(Fernando Novas)与巴布罗·普埃塔(Pablo Puerta)首次正式发表半鸟属以及模式种科马约半鸟(U. comahuensis )。属名由拉丁化马普切语的unen (一半的)和lag (鸟)拼写而成,形容半鸟在生理构造上和现生鸟类的相似度,在当时是前所未见的;种名的Comahue 则是来自过去马普切人对半鸟的发现地——西北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称呼。诺瓦斯和普埃塔发现半鸟的骨盆区域非常类似早期鸟类始祖鸟。半鸟的肩带也显示出拍打的适应演化。半鸟身长2公尺,可能太大以致于不能飞行;因此不管半鸟是从飞行的祖先演化而来,或者胁空鸟龙是从独立于始祖鸟的驰龙类演化而来,都显示该时代的鸟类有过演化辐射。半鸟属目前有两个种。第二个物种是培氏半鸟(U. paynemili),于2004年由古生物学家乔治·加沃(Jorge O. Calvo)等人命名及描述,体型略小于科马约半鸟。

进化的宿命【罕见度 平卡N】
永续魔法
效果:自己的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把怪兽特殊召唤成功时,对方不能把魔法·陷阱·效果怪兽的效果发动。
简评:为进化系列特招保驾护航 。

进化的奇迹【罕见度 平卡N】
速攻魔法
效果:选择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的1只怪兽发动。这个回合,选择的怪兽不会被战斗以及卡的效果破坏。
简评:只能保护通过进化虫效果特殊召唤出来的进化龙。

通向进化的吊桥【罕见度 平卡N】
通常陷阱
效果:自己场上存在的怪兽被选择作为攻击对象时才能发动。选择自己墓地存在的1只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特殊召唤,把攻击对象转移为那只怪兽进行伤害计算。
简评:防战破的同时 如果能拉桥蜥 那就非常不错了。

2011年10月15日デュエリストパック - 遊馬編 -
这是第12个决斗者包,也是动画版ZEXAL第一个决斗者包。
其LOGO上的文字从以往的DUELIST PACK改为デュエリストパック。
收录了ZEXAL主人公九十九游马使用或持有的卡。

官方预告 将会收录动画中登场的恐龙族NO.61火山恐龙和 NO.19急冻龙, 但是并不会对这两张怪兽下召唤素材恐龙进行O化

火山恐龙和急冻龙的设计源于日本特摄片的《电光超人古利特》冰火恐龙 怪兽造型而并非传统恐龙。 火山恐龙是楼主我最喜欢的恐龙族王牌恐龙族第一张NO怪兽!。

No.61 火山恐龙【罕见度 金字UR】
恐龙族 XYZ 效果 炎属性 5阶 攻击力2500 防御力1000
5星怪兽×2
效果:1回合1次,把这张卡1个XYZ素材取除,选择对方场上表侧表示存在的1只怪兽才能发动。选择的对方怪兽破坏,给与对方基本分破坏的怪兽的原本攻击力数值的伤害。这个效果发动的回合,这张卡不能向对方玩家直接攻击。
简评:来自光星界的NO怪兽火山恐龙。效果非常的强力,拥有1回合1次的破坏对方怪兽并给予其原本攻击力数值的LP伤害的效果。 可以说是NO卡里少有的强力范用卡, R5卡组范用受到好评和电子龙卡组相性不错。唯一可惜的地方是恐龙族本家并没有适合召唤火山恐龙R5怪兽,因为动画里那些LV5的恐龙族怪兽卡片还未O化 所以在本家卡组内不是很适应。

额外说明:选择「无限恐龙」作为对象的场合,由于「无限恐龙」的原本攻击力为「?」所以被破坏时不会给与伤害。同时可以选择原本攻击力为0的怪兽作为对象时 破坏也不会给与伤害。

No.19 冷冻龙【罕见度 金字UR】
恐龙族 XYZ 效果 水属性 5阶 攻击力2000 防御力2500
5星怪兽×2
效果:自己的XYZ怪兽把XYZ素材取除来让效果发动的场合,取除的1个XYZ素材可以从这张卡取除。这个效果1回合只能适用1次。
简评:和火山恐龙遥相呼应,原本设计就是为了给其他超量怪兽当素材供给的辅助卡片,但是可惜本身是R5卡片召唤难度过大实用性并不强 。


动画登场于 《游戏王ZEXAL》11-12集中。持有者是陆王。动画里的“火山恐龙”没有效果使用次数,而且使用完后也没有攻击限制,十分暴力的一张卡。动画里的“No.61 火山恐龙”(21张)11~12话,组队对,陆王&海王VS九十九游马&神代凌牙。陆王使用「No.61 火山恐龙」的效果先后破坏掉凌牙的「潜航母舰航空鲨」和游马的「刷拉拉骑士」。之后海王使用「No.19 冰冻龙」的动画效果给「No.61 火山恐龙」恢复2个XYZ素材。陆王使用「No.61 火山恐龙」的效果先后破坏掉凌牙的「黑鳍条枪兵」和游马的「No.39 希望皇霍普」,游马使用「伤害瘦身」效果使得伤害减半。最后,游马使用魔法卡「装甲XYZ」效果把「No.39 希望皇霍普」装备到「黑鳍条枪兵」,「黑鳍条枪兵」战破「No.61 火山恐龙」。 陆王、海王落败。「No.61 火山恐龙」被星光回收。


动画中冰火恐龙系列未O化恐龙族卡片:很可惜这个这个冰火LV5的恐龙族系列并未得到O化 ,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得到O化吧。 了结我心中的遗憾。

最后附上官方的设计草稿

2011年11月19日 ORDER OF CHAOS【707】

进化系列第二弹,第二位进化帝 进化帝·索德斯龙登场。第二弹的新卡登场无疑是一个重大强化,至少让第一弹的进化系列看起来没有那么滑稽了

进化虫·侧喙头蜥Evoltile Pleuro【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Pleurosauridae
爬虫类族 效果 炎属性 1星级 攻击力200 防御力200
效果:这张卡在自己场上被破坏送去墓地的场合,可以从手卡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更加被动的效果以及从手牌拉怪。感觉是吸收了半甲齿龟和桥蜥的效果。

卡片原型:腹躯龙科(学名:Pleurosauridae)是一类已灭绝的海洋爬行动物,隶属于喙头目。Pleurosauridae化石是在索伦霍芬石灰岩 德国成巴伐利亚,和 法国坎朱埃发现的。它有两个物种goldfussi和ginsburgi ,腹躯龙科是少数人所知的其中之一水生蝶形虫 它的身体大约有1.5米(4.9英尺)长像蛇那样细长,拥有最多可达57节的脊椎骨,拉长水动力流线型,四肢相对较短,尾巴有力。它可以快速地游泳,它的纤细的身体像蛇 同时短小的四肢可能对游泳没有任何帮助,鼻孔放在头上,离眼睛很近。
它们生活于Toarcian(早侏罗世)至Tithonian(晚侏罗世)。腹躯龙逐渐适应了水生生活方式,半水生腹躯龙的专业性不如全水生腹躯龙。至少前者的寿命比现代的楔齿蜥要短得多

进化虫·羊膜祖蜥 Evoltile Casinerio【罕见度 银字R】设计原型:我们共同的祖先Casineria
爬虫类族 效果 炎属性 3星级 攻击力1600 防御力400
效果:这张卡战斗破坏对方怪兽的战斗阶段结束时,把这张卡解放才能发动。从卡组把2只恐龙族·炎属性·6星以下的同名怪兽特殊召唤。这个效果特殊召唤的怪兽的效果无效化,结束阶段时从游戏中除外。
简评: 效果要在第二阶段发动 ,如果战破成功会是强力的检索效果【快拿我的月镜盾来啊 醒醒这是7期你的月镜盾要9期呢】。虽然效果检索的卡片效果会被无效化 ,但是因为是第二阶段本身就是作为素材使用所以影响不大。

怀着激动的心情像各位介绍这张卡的卡片原型:请允许我介绍, 可以说他代表了全部飞禽走兽包括我们人类 我们的一切是基于他的演化而诞生的 他是我们共同的始祖, 这只怪兽不是一般的存在 如果说他是游戏王中最伟大的怪兽也没有问题。他是第一个羊膜动物是 Casineria kiddi ,生存于3亿4000万年前,属于爬行形类(Reptiliomorpha),外表类似小型蜥蜴。它们的蛋很小且覆盖者膜,没有像现代羊膜动物那样坚硬的壳。虽然某些现代两栖类在陆地上产卵,它们缺乏更进化的特征如 羊膜,没有特别保护,这样的卵通常是体外受精的结果。他是如今动物界哺乳类爬行类的万物始祖。

在1866年,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羊膜动物(Amniota)分类单元 ,对合弓类动物(哺乳类与似哺乳爬行动物)与蜥形类(含爬行动物、鸟类)作出新的分类,以羊膜作为鉴定特征。但是,羊膜很难在化石化过程中保存下来,必须藉由其他骨骼特征,来判断史前动物在哪个时期远离水边生存,是否成为羊膜动物。国内的学者多对这个分类方式抱有疑问,相关的学术文章也几乎没有被翻译过来,因此不少在国外被定义为羊膜动物的物种,例如这张卡的原型「Casineria kiddi」,都没有中文对应的名称。

1992年,一位业余化石收藏家在苏格兰奶酪湾的岸边发现了这种四条腿生物的残余物。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化石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在爱丁堡,研究人员专注于其他项目。由楼板及对板组成(压缩化石)在单一的部分骨骼中,化石的分类名称为NMS G.1993.54.1。1997年左右,工作开始从周围的基质中暴露出化石的其余部分。这项研究表明,这种动物可能生活在一个比先前所了解的干燥得多的环境中。调查结果首次在1999年四月八日发表自然杂志
进化龙·双腔龙Evolsaur Elias【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Amphicoelias
恐龙族 效果 炎属性 6星级 攻击力100 防御力2400
效果:这张卡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成功时,可以从手卡把1只恐龙族·炎属性·6星以下的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一带一 用于R6超量使用不错的素材。

卡片原型:双腔龙属(学名:Amphicoelia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恐龙的一个属。双腔龙的学名是由古希腊文的“amphi”(意即“两面”)及“koilos”(意即“空腔”或“空洞”)而来,所以中文翻译为双腔龙。根据唯一的骨头化石,长度估计约达40-60米,而体重可能约为122公吨,可比现今最重的动物蓝鲸。但在1870年代描述这种恐龙后不久,这块唯一的骨头就遗失了,存有的证据就只有一些插图及纪录。双腔龙的化石,都发现于莫里逊组的第6地层带.
2018年肯尼斯·卡本特(Kenneth Carpenter)将易碎双腔龙(A. fragillimus)命名为新属极巨龙属,并将其分类为雷巴齐斯龙科。

易碎双腔龙是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所聘请的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在1877年所挖掘的。Luca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卡农城北方的花园公园发现这个部分脊椎(神经弓及神经棘),接近发现圆顶龙的矿场。这个部分脊椎的保存状况很差,但却异常的大,高度有1.5米高,估计完整的脊椎可达2.7米高。他在1878年把这个标本运送给科普,而科普以此作为新种易碎双腔龙的正模标本(编号AMNH 5777),并于同年8月公布。

它的种名是由古希腊文的“fragillimus”而来,意为“非常易碎”,意指神经弓的椎板非常薄。从科普发掘时的纪录得知,这个标本从发现圆顶龙的矿场南面的山上被发现。科普指该位置是属于达科他组(Dakota Formation),年代为白垩纪中期,而在同一地层的圆顶龙则是属于莫里逊组(Morrison Formation),年代可追溯至晚侏罗纪的提通阶。一块巨大的股骨化石也在附近被发现,被推论可能也是属于易碎双腔龙。
进化龙·依潘龙Evolsaur Terias【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Epanterias
恐龙族 效果 炎属性 6星级 攻击力2400 防御力600
效果:这张卡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成功时,这张卡的攻击力下降500。
简评:素材

卡片原型:依潘龙属(Epanterias)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阶/提通阶。依潘龙是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在1878年命名,模式种是合依潘龙(E. amplexus)。

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罗、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发现依潘龙的化石来自于莫里逊组的较高地层,而脆弱异特龙的化石来自于较低地层,两者可能生存于不同时代。但他们也提出依潘龙的正模标本缺少可供鉴定的特征,因此状态是个疑名。【百科里的数据略显卫星】
进化帝·索德斯龙Evolzar Solda【罕见度 金字UR 立体UTR】设计原型:Sordes
龙族 XYZ 效果 炎属性 6阶 攻击力2600 防御力1000
恐龙族6星怪兽×2
效果:持有XYZ素材的这张卡不会被卡的效果破坏。对方对怪兽的特殊召唤成功时,可以通过把这张卡1个XYZ素材取除,那些怪兽破坏。
简评:相对而言 这次的大哥6阶并不是很活跃, 因为对于恐龙来说召唤R6有点难度,不过能封锁对方特招。如果是R4就非常恨了【我想吃屁】。

UTR版本

卡片原型:索德斯龙属(Sordes)又名粗颌翼龙、毛鬼翼龙或索德斯翼龙,是种小型、原始翼龙类,生存于侏㑩纪晚期的哈萨克,属于翼手龙形态类。
正模标本(编号PIN 2585/3)是一个被压碎、大制完整的骨骼,位于一块石板。副模标本(编号PIN 2470/1)是一个相当完整的骨骼。化石发现于哈萨克南部的卡拉套(Karatau),地质年代为侏㑩纪晚期的牛津阶到启莫里阶。在1971年,苏联古生物学家Aleksandr Grigorevich Sharov将这个化石叙述、命名。模式种是多毛索德斯龙(S. pilosus),属名在拉丁文意思为「恶魔」 ,种名则意为「多毛的」。
索德斯龙的化石

當索德斯龍的化石被發現時,古生物學家發現岩石上的身體部份,有微小、密集的毛與翼膜壓痕。索德斯的毛壓痕分成兩種:兩翼外側的毛較長、接近身體的毛較短。這證實了翼龍類可能覆蓋者一層毛的理論。索德斯龍的毛可能作為隔離用,顯示翼龍類可能是溫血動物,並在飛行時提供氣動性作用。但古生物學家困惑為何在德國發現的保存最好翼龍類化石,身上並沒有毛。在90年代,翼龍類專家大衛·安文(David Unwin)曾提出不同理論,這些毛壓痕其實是翼膜的強韌纖維痕跡。在2003年,當地又發現6個索德斯龍標本。大衛·安文改變其理論,這些痕跡應該是毛髮痕跡。

索德斯龍翼展長約63公分(2呎)。牠有修長、非圓形的頭部,頜部長而尖狀。頭顱骨長度約8公分。牠的牙齒長而傾斜、牙齒間距離寬。牠們眼睛小,但鼻孔大,可能為了尋找獵物的氣味。牠有厚而結實的頸部。尾巴長、呈鞭索狀,佔了身長一半以上。尾端有修長結狀物。不像大部分的翼龍類,牠頭上並沒有冠飾。索德斯龍的翼膜延展到腿上,兩腿間有翼膜。喙嘴翼龍科是小型翼龍類,身長約30公分到90公分。牠們的牙齒很小,所以索德斯龍與其他喙嘴翼龍科動物可能是以昆蟲與兩棲類為食。

索德斯龙通常被归类于喙嘴翼龙科,喙嘴翼龙科是最早期的翼龙类之一,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侏㑩纪早期。根据大卫·安文的分类法,索德斯龙属于喙嘴翼龙科的掘颌龙亚科。而吕君昌等人的分类法,认为索德斯龙的演化位置比较原始,不属于喙嘴翼龙科。
原初之液【罕见度 平卡N】
永续魔法
效果:1回合1次,自己的主要阶段时才能发动。让手卡最多2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回到卡组洗切,并从卡组抽出回去数量的卡。「原初之液」在自己场上只能有1张表侧表示存在。
简评:我们一般称为洗手液 换卡 防止进化龙导致卡手的发生。

强制进化【罕见度 银字R】
通常魔法
效果:把自己场上1只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解放发动。从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特殊召唤。这个效果特殊召唤的怪兽变成当作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使用。
简评:与进化虫·始祖蛇有不错的配合 进行双重特招检索 。同时有效的回避了进化虫效果触发的不利条件【比如要被对方战破才能发动】,是非常实用的进化卡组 让进化系列的做场速度得到了提速 。

强制退化【罕见度 平卡N】
通常陷阱
效果:把自己场上1只4星以上的恐龙族怪兽解放发动。从自己的手卡·墓地把2只3星以下的爬虫类族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没有字段限制让这张卡可以为恐龙本家使用,与3期的超进化药有相反的作用。恐龙族与爬行类族友好邻邦的关系确立。

进化的分歧点【罕见度 平卡N】
通常陷阱
效果:选择自己场上1只爬虫类族怪兽发动。选择的怪兽破坏,从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里侧守备表示特殊召唤。
简评:与进化虫侧喙头蜥有不错的配合。跟我念: 炸虫拉龙拉虫 拉虫出龙炸虫【笑】。卡图里的阴影我至今没有找到原型希望能够看到更加官方的资料。

忍法 超变化之术【罕见度 平卡N】
永续陷阱
效果:选择自己场上1只名字带有「忍者」的怪兽和对方场上表侧表示存在的1只怪兽发动。选择的怪兽送去墓地,把1只那个等级合计以下的龙族·恐龙族·海龙族怪兽从自己卡组在自己场上特殊召唤。这张卡从场上离开时,那只怪兽从游戏中除外。

2012年01月24日 DT最后一章登场 「破滅の邪龍 ウロボロス!!」 标致指着DT正传在此完结。

虽然此后仍有外传 但是DT街机和DT卡片也即将停产 此生估计是无缘正统的DT新卡了。 在我看来我后面的DT剧情虽然精彩, 但是都是强行扩大世界观, 所谓的影依也只是对入魔的模仿而已并没有什么新鲜感, 不过还是要认同后面DT剧情加深了DT世界的深度。
恐龙族最后的一张DT卡片 ,可惜这一次已经不再是朱罗纪。 而是一个浓缩了整个朱罗纪痛苦 仇恨 怨念 ,诞生的丧尸龙 入魔炎精兽。
入魔炎精兽【DT卡片】【罕见度 平卡N】
恐龙族 效果 暗属性 4星级 攻击力1850 防御力950
效果:①:从自己墓地把1只怪兽除外才能发动。这张卡的攻击力直到对方回合结束时上升300。这个效果1回合可以使用最多2次。
简评:在下级怪里属于简单粗暴2450的打点, 虽然是入魔怪兽但是还是恐龙族而且可以通过化石调查拉出来,同时为恐龙族异次元流体系再添一员。

DT攻击招式:体内燃烧这永不熄灭的入魔之火 ,是朱罗纪巨神兽的丧尸形态 。技能是通过如同火山一样庞大且腐朽的身躯, 释放恐怖的地狱业火腐蚀范围内的所有敌人。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甚至会被同化为入魔的丧尸。
故事设定:
在【朱罗纪】与【魔轰神】的战争中 坐镇在火山口的「朱罗纪巨神兽」把体内的怒火化为火焰喷射出来,并借助火山喷发的能量突破大气层,化为熔岩包裹着的猛烈燃烧的巨大陨石——「朱罗纪流星兽」,向自己的巢穴坠落。坠落时产生的冲击和火焰把巢穴和巢穴里的【魔轰神】部队一并烧尽。
这样的自杀式攻击并没有彻底消灭魔轰神 残存的魔轰神和个别的朱罗纪残存选择了,逃离流星兽的冲击。但是朱罗纪部族已经灭族。
但是一切还没有结束, 时光飞逝时间来到DT2世代 入魔降临了 。入魔是以【侵入魔人】为宿主的思念体,【侵入魔人】通过捕食来强化体内的【入魔】。
在DT2世代中,【熔岩】【宝石骑士】【薰风】【遗式】4族联合击败了【侵入魔人】与【大日】后,和平不但没有来到,危机反而变本加厉。【遗式】把【熔岩】灭族了,并开始对【薰风】发动疯狂的战争。【遗式】的行为连温和的【宝石骑士】也被愤怒所支配 此刻DT进入了内战时期。

邪恶的力量怎能就此隐退 ,从【侵入魔人】的尸体上散发出的邪恶思念体——【入魔】,开始在这充满负面感情的地面世界 广泛地传播。这些入魔把侵蚀对象伸向了曾经在霞之谷大湿原上跟【异虫】和【魔轰神】奋战而死去的英雄们,本该就这样安息的侏罗纪英雄「朱罗纪巨兽龙」有因为入魔的侵蚀 死后的躯体变成一只丧尸暴龙 开始在DT世界的大陆上肆虐 有如瘟疫一般 他身上燃烧的正义火焰早已熄灭 而入魔的力量让他的身体燃烧起不甘和仇恨的业火 曾经的英雄变成恶魔的爪牙【入魔 炎精兽】诞生
2012年2月18日 GALACTIC OVERLORD銀河霸主708登场

是第七期最后的补充包。新的系列保镖、幻蝶刺客、圣刻登场。恐龙族方面 进化系列第三弹!对7期的进化系列进行简单的补充强化 ,所以这一次并没有进化帝登场【TCG方面: TCG首发了新的进化帝】

进化虫·兔鳄Evoltile Lagosucho【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lagosuchus
爬虫类族 效果 炎属性 3星级 攻击力1200 防御力500
效果:这张卡召唤成功时,可以从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龙」的怪兽送去墓地。此外,这张卡反转时,可以从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特殊召唤。
简评:终于能够堆墓的进化虫登场了 ,这样的话这张卡就可以与 进化虫·桥蜥 进行配合,同时也算是解决了前期火山齿龙检索的问题。间接盘活了进化虫的展开,是一张很不错的卡。

卡片原型:兔鳄属(Lagosuchus)是种生存于三叠纪的小型主龙类,生存年代相当于 2 亿 3500 万年前,发现于阿根廷拉里奥哈省 Rio Chanares 的 Chañares 组。它通常被认为与恐龙关系密切,可能是恐龙形态类(Dinosauromorpha)的一属。主流理论认为,兔鳄属下的某些物种是翼龙类的祖先。

兔鳄是种体型小的主龙类,它的显著特征是细长的脚,与发展良好的脚掌,这是与恐龙共同拥有的特征。这可以证明兔鳄是种灵活的狩猎动物,意味着它可以利用速度来追赶它的猎物。它也可以用速度来逃离狩猎它的动物。

兔鳄被某些学者认为是疑名,而第二个种L. lilloensis 由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与安德烈·奥库契(Andrea Arcucci)于1994 年新建立为马拉鳄龙。

进化龙·达尔文翼龙Evolsaur Darwino【罕见度 平卡N】设计原型:Darwinopterus
恐龙族 效果 炎属性 5星级 攻击力2200 防御力700
效果:这张卡用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特殊召唤成功时,可以选择场上表侧表示存在的1只怪兽等级上升最多2星。
简评:这张卡隐藏了很多秘密 也许是一个未被开启的进化路线,在一个主打R6 R4的卡组里你个R5是干嘛的?,暗示能用来出R5的火山恐龙和急冻龙?,也许是对动画里那套R5恐龙族没有进行O化的补偿吧。但是或许进化系列还有不为人知的地方【暗示R5进化帝??】 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难道K社还本来设计了进化龙的暗线本该有个R5的进化帝?】如今8期即将完结恐怕是不会在有跟多进化帝登场了 TCG那几个进化系列估计是要等到后面才能O化了 。

卡片原型:达尔文翼龙属(Darwinopterus)是翼龙目悟空翼龙科的一属,生存于侏㑩纪晚期的中国。达尔文翼龙同时带有早期喙嘴翼龙类、后期翼手龙类的混合特征,有助于了解翼龙类演化发展的遗失环节。另外,达尔文翼龙被发现是两性异形动物。

化石发掘:目前已发现30到40个化石,都发现于中国辽宁省西部的髫髻山组,地质年代约1亿6100万到1亿6050万年前,相当于侏㑩纪中期。模式种是模块达尔文翼龙(D. modularis),是在2010年由翼龙类学家吕君昌、大卫·安文(David Unwin)等人所敘述、命名 。为纪念进化论奠基者达尔文(1809-1882)诞辰200周年和他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达尔文翼龙的研究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吕君昌博士特命名为模块达尔文翼龙以纪念这两大重要事件。
达尔文翼龙是种过渡物种,同时具有早期喙嘴翼龙类的原始特征,以及后期翼手龙类的进阶型特征。达尔文翼龙的发现,有助于解释翼龙类演化发展的遗失环节。属名意为「达尔文之翼」,是以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为名;种名则意为「模块」,因为它们代表翼龙类曾经历模块演化(Modular evolution,又名镶嵌演化)。
之后在2010年,汪筱林等人命名了第二个种,玲珑塔达尔文翼龙(D. linglongtaensis)。在2011年,吕君昌与其他研究人员命名了第三个种,粗齿达尔文翼龙(D. robustodens)。这三个种的化石都发现同一地层组

达尔文翼龙的最大特点,是同时带有喙嘴翼龙类的原始特征、以及翼手龙类的进阶型特征。达尔文翼龙的尾巴长、发达的第五脚趾等特征,类似早期喙嘴翼龙类。颈椎长、鼻孔和眶前孔合成为一个鼻眶前孔(Nasoantorbital fenestra),这些属于后期翼手龙类的特征;在早期喙嘴翼龙类,鼻孔、眶前孔是分离的。
与其他悟空翼龙科相比,达尔文翼龙的头颅骨后段/口鼻部比例较大,头颅骨后段较长,鼻骨薄,肠骨延长。达尔文翼龙的牙齿间隔宽,最大型牙齿位于口鼻部前端,牙齿外形成钉状。手掌骨头相当短,短于大腿的股骨。尾巴长,有超过20节尾椎,薄的骨质突延伸到前后节尾椎,因此达尔文翼龙的尾巴相当坚挺[6]。不同于其他悟空翼龙科,达尔文翼龙的头部有垂直薄头冠,边缘呈巨齿状。头冠的巨齿状边缘,可能生前覆盖者角质,因此头冠在生前的形状可能更大。
根据头颅骨外形、牙齿的形状,达尔文翼龙的标本可分成三种型态。吕君昌、大卫·安文等人在2010年命名的模块达尔文翼龙,头颅骨后段较长,牙齿间隔宽、外形呈钉状。玲珑塔达尔文翼龙的头颅骨较短、较高,牙齿较短、呈圆椎状。粗齿达尔文翼龙的牙齿非常粗壮。吕君昌等人同时提出一个理论,达尔文翼龙的三种不同型态牙齿,可能分别特化成以不同食物来源为食,显示达尔文翼龙的不同种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举例而言,粗齿达尔文翼龙的牙齿较粗壮,可能会以外壳坚硬的甲虫为食。

多样进化【罕见度 平卡N】
通常魔法
效果:从卡组把1只名字带有「进化虫」或者「进化龙」的怪兽加入手卡。「多样进化」在1回合只能发动1张。
简评:进化系列的化石调查检索卡,非常实用的进化系列检索。

进化的代偿【罕见度 平卡N】
永续魔法
效果:名字带有「进化虫」的怪兽的效果把怪兽特殊召唤的场合,可以选择场上1张卡破坏。这个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简评:效果类似于共鸣破。

第7期总结:
至此第七期正式结束 DT正传的时代在创星神登场后也正式结束了 。恐龙族进化系列除了TCG首发 还没O化以外基本上都登场了。七期恐龙族新增怪兽卡10张 超量卡3张 魔法卡6张 陷阱卡3张 导游兔恐龙盛行 让恐龙的玩法更加多元化。 同调的朱罗纪系列 超量的进化系列 共两个系列让玩家选择 可喜可贺!。

恐龙族目前怪兽总数 67张 额外怪兽融合卡3张 同调卡3张 超量卡3张 魔法卡13张 陷阱卡9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