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新型干法水泥》考点总结
1、简述立磨的工作原理。
答: 主要工作部分为磨盘及磨辊。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磨盘转动,磨辊在磨盘上绕自身轴心滚动。物料通过锁风 喂料装置经下料溜管落到磨盘中央,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形成环形料床,并被钳入磨辊与磨盘之间,受到挤压作用而 被粉碎,并由于相对滑动产生剪切力,使物料被磨细。立磨上部带有选粉设备,从下部侧面通入热空气,对物料进行烘干。在磨盘的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被粉磨的物 料从磨盘边缘溢出,被高速气流扬起到分离器进行分级,粗粉返回磨盘再次受到粉磨,细粉则被气流带到磨外。没有被热空气带起的粗颗粒物料,溢出磨盘后被斗式提升机重新喂入选粉机,再次挤压粉磨。
2、试述预热器的工作原理。
水泥生料粉C1 筒和C2 筒间的联接管道加入,加入的生料进入联接管道内后马上被髙度分散在上升的气流中,从而被携带到C1 筒内,在旋风筒内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进行气固分离后,废气被排走,而生料粉被再一次加到C2 筒 和C3 筒之间的联接管道内,然后再一次被携带到C2 筒内进行气固分离。这样依次类推,生料粉依次通过各级旋风 筒及其联接管道。生料粉每和上升的气流接触一次,就经过一次剧烈的热交换,从而生料粉被一次一次地预热升温, 气体(废气)则被一次一次地冷却降温。
3、试述如何提髙旋风预热器的热效率。
答:要保持及提髙旋风预热器的髙效率,必须强化旋风筒的三个功能,即悬浮、换热和分离。使物料在上升管道内均匀、迅速地分散、悬浮,是良好换热的前提;管道内的气固相换热,换热面积影响最大,改善料粉的悬浮分散有利于快速换热。物料与气体完成热交换后,必须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物料向高温区(下一级预热器、分解炉或回转窑)运动, 进行进一步的预热、分解或煅烧。否则,物料将随气流一起流向低温区,使预热效果降低甚至起不到预热作用。
4.预分解窑系统发生结皮、堵塞原因及预防措施?

5.水泥熟料冷却机的作用是什么?
(1)降低熟料温度,回收热量、节省能源。由回转窑出来的熟料,温度约为1200°C 左右,经冷却后,降至60〜80°C, 被高温加热的气体,可作为二次风送入窑内燃料燃烧,改善火焰燃烧条件,也可作为三次风送入分解炉,在与窑气混合 后,供燃料燃烧,此外还可作为烘干磨或烘干机的热源。
(2)髙温熟料经冷却后,有利输送与储存。
(3)经急冷后的熟料,易磨性得到改善,有利粉磨。
(4)急冷的熟料,其矿物晶体的发育受阻,有利于水泥强度的发挥,提髙了抗硫酸盐溶液侵蚀的能力,有利镁含量较高的水泥成品的安定性。
6.影响回转窑火焰形状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影响因素是煤粉燃烧速度和窑内气流运动速度。包括:①煤粉质量及其用量;②喷煤嘴位置及形状;③一次风 的风量、风速、风温;④窑尾排风及二次风的影响;⑤窑内温度、生料和空气量的影响;⑥窑内物料成分合理时火焰形状良好
7.

8球磨机是如何进行工作?
当磨机回转时,研磨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筒体衬板表面,随筒体一起回转;被带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其本身的 重力作用被抛落,对物料进行冲击;同时,研磨体有滚动和滑动现象,对物料进行研磨。
基础必背
1、试述水泥预分解窑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悬浮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高效冷却机(篦冷机)
2、分解炉选用哪几种主要的流体力学效应?
旋流效应、喷腾效应、流态化效应、悬浮效应
3.分解炉应具备哪些功能?
(1)燃烧;(2)分解;(3)换热;(4)气固分散(离)
4.蓖冷机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
(1)热效率;(2)冷却效率
5.辊压机工作原理是:高压挤压
6.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的核心技术是: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
7.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是:平铺直取,预均化堆场的型式有:圆形,矩形。
8.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生料制备,熟练燃烧,水泥制成。即“两磨一烧”。
9.球磨机结构:筒体,衬板,隔仓板,轴承,进卸料装置和传动装置。
衬板作用:1)保护筒体免受冲击和研磨;2)调整研磨体的运动状态。
隔仓板作用:1)分隔研磨体;2)筛析物料;3)控制物料和气流在磨内的流速。
10.影响预热器热效率的因素?(详细见下图)
(1)预热器分离效率(对换热效率的影响,以下几条同省略);(2)各级旋风筒分离效率;(3)固气比;(4)预热器级数。

故障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