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客观看待两德统一后西德对原东德的政策?

2022-06-18 02:03 作者:千秋霜叶  | 我要投稿

1990年8月,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西德(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100页的统一合约。此前的5月18日东西两德已经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同年10月3日,东西德正式合并,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那么对于两德合并后西德政府的政策,如何客观看待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因为冷战期间激烈的意识形态冲突,两德统一后西德针对东德地区包括但不限于解散东德人民军的“清洗”是必然的,从个人或者小群体的角度当然可以进行谴责,但如果从西德(联邦德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当然是合理的

西德统一东德当然不是做慈善的,但是客观上来看,两德统一30年来差距确实有所缩小

统一初期,西德政府面临巨大的挑战,东德地区失去了苏东阵营的市场,其生产的工业品比质量又完全入不了西方的眼,如“卫星牌”小汽车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里积压如山,基本完全卖不出去,全东德50%的劳动力因为政权更迭下岗,另谋生计。截止1990年7月,东德工业就下滑了40%,1992年,东德总体经济产值沦落到只占西德的十二分之一。但是这一切的发生是否能怪到西德当局的头上呢?

实际上统一初期,不只是东德,全德地区的工业生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以数据为证

两德统一前后几年生铁产量,左为西德右为东德
原钢产量,同理

可以说,既然选择了统一,短期内的动荡和下滑基本就是必然的

实际上西德是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的呢,截止1994年,西德一共向东德输血5000亿马克,同时东德的私有化没有采取东欧其他国家那种向居民或职工无偿分配财产或折价优惠的私有化办法,而是一律出售给了私人。联邦政府为东德的私有化补贴了5000多亿马克,与东德全部国有企业的资产总值大体相当。

1990-1995年,东德居民收入提高了160%,全职工作者的月收入从1230马克提到3230马克,从统一前西部的30%提升到70%。再者统一前,1700万人口的东德,只有2万家商店,统一后三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5万家,商品多样性远比之前丰富。

此后联邦德国政府又通过使东德公民的个人存款可以按11的比率兑换成西德马克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动荡和财富贬值。

1993年起,德国又在西德的从业者中,按照收入的比例设立了“团结附加税”,用于东德地区的财政援助,虽然这笔每年约140亿欧元的税款时有被挪用的现象出现,但如今原东德地区的经济水平也确实已达到西德地区的70%-80%

但同时团结税的征收,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西德人看不起东德居民乃至整个东德甚至排斥踏上东部五州的土地

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上,西德政府也做出了努力

两德统一20年后,东部地区新修或翻新公路2万公里,新建铁路7000多公里

铁路客运量,统一前&统一后

仅统一后的头4年里,联邦政府就向东部地区投入400亿马克用于老化公路扩建修缮、通信现代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前后东德在用汽车数变化,空档为1990年

总而言之,虽然如今德国东部五州发展水平仍落后西德30个百分点,但较之冷战后期,这个差距实际上已经大大缩小了


如何客观看待两德统一后西德对原东德的政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