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观察 91:“蝴蝶70周年限量”起飞记
黑马君被打脸了,而且还啪啪作响。蝴蝶70周年限量上市隔天,价格就涨了一倍。超过了原先笔者的预测。这里头,有故事,亦有人心······

“努力”的接棒,抑或接盘
5月1日正式发售的蝴蝶70周年限量— “努力”,在隔天,或者说其实当天就涨了一倍。这是何等的盛况。我见过吉村限量从2K到4K,见过特注Vis从一千多到如今的七八千,却从未见过这么短时间,立马涨了一倍的。(市场默认目前价格大概2500元。)70周年限量的定价确实不高,还真真切切挂了个限量号(虽然有台版、日本和大陆行货,还有OS之类的海外版区分)。千年杉的手柄和金色标牌都恰到好处地推波助澜。以致于笔者想问问经销商“能不能匀一支卖给俺”,都觉得是挡人财路,不敢问起。
这里头,有了金标Vis的前车之鉴,炒作自然是情理之中。击鼓传花成了一种默契,大家都理所应当地将其视为理财产品。只是疯狂依然出乎黑马君意料,每个看起来一般的编号都似乎被赋予了特殊解读,可以狂欢。
至于性能嘛,这种桧木面材、外置ALC和阿尤斯芯的组合本来就有力量放大感。小力量有点不走,力量后又喷弹。同样结构下的莫扎特和莫比乌斯,你也都能发现这些踪影。是否适合具体个人,可能更纯粹看你喜欢忠实些还是喷弹些的手感。
不过,笔者还是加钱换了一把新的吉村真晴限量。当然,俺依然期待评测“努力”(如果能借到一支二手的话)。

替代品的必要性
有球友问及,在买不到金标Vis的情况下,有没啥代替品?选一支轻透些的Vis,或者直接拿支弧线能力饱满的林高远ALC,也是一种办法吧。之前我们谈过选择“市售版”底板的一个优点在于:容易找到替代品。无论特注还是限量,毕竟都是有限的。一块底板打到老,实在是不合时宜、不切实际。
黑马君换一支新的吉村也是因为:对比了下新开封的那支,旧的吉村虽然加转能力依然强悍,弹性比起很多市售版依旧突出。但声音不如新板高亮。发力的集中程度减弱。原来容易“鞭打”出长弧线,打久了后,球没有原来那么顶了。
旧板并非寿命已尽,只是性能难免有些下降。你继续用个十年八载,板子也不一定会断。这视乎你的要求。有长时间撞击的损伤(小马哥劝俺在防对手爆冲时,不要往前顶,这样很伤板子),亦有无机胶水以及南方潮湿天气的影响。板子受潮,没有足够时间风干后,难免不够脆爽。
这也难怪田志希曾经晒出那么多金标Vis,都是要自己打的。而刚交手过的乒校妹子(水平接近)说她半年换一块狂飚龙5X。因为新的弹性更好,支撑更强。

高密德套风
去年年底,我们说过高密外套重新“启航”。Victas的VJ>07到V>03,捷沃换了新代理后再度推出的葡萄450和475,都是力图在保持原来高密套胶速度优势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吃球能力。无独有偶,优拉也推出了高密海绵的雷鸣CMD。而银河也将在这个月推出传说“最优秀德套风格”的月亮速度53亚洲。
近中台快速攻防转换是技战术的潮流趋势。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些许枯燥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打法风格;另一方面,不得不感慨:简洁高速不仅使得底板类型趋于统一,同时,也让高密套胶们重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