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兔年新能源车市竞争凶猛,广汽埃安吹响反攻特斯拉“号角”

2023-02-01 20:38 作者:早懂车  | 我要投稿

2023年伊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毫不犹豫地迎来了更加激烈的淘汰赛阶段:国补取消、特斯拉发起“价格战”,新势力品牌遭遇困局,市场两极分化加剧,赢家通吃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面对“价格战”,唯有敢于出牌、能够出好牌的“选手”才能获得决赛“入场券”。

正因如此,继华为旗下AITO问界、小鹏汽车、福特电马等国内外品牌陆续跟进之后,春节长假刚过,身处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阵营的埃安也迅速发起了“反击”。

首当其冲的是推出了售价为14.98万元的新款AION S Plus70乐享版,新车综合工况续航里程510公里,全系标配的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双大屏、360度全景影像、隐藏式门把手、1.9平米超大全景天幕等舒享配置一个都不少。

作为在销量上少数能与特斯拉Model 3正面竞争的华系纯电轿车,AION S Plus去年售出了116,332辆(其中12月销量达13,832辆,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的12,539辆),此次价格下探,无疑进一步提升这款车圈“当红炸子鸡”的市场竞争力。

而埃安的第二个动作更是对特斯拉的直接回应:即日起推出5000元/台限时交付激励,以及3年0息、超低首付限时金融补贴两重大礼。前者主要面向AION Y 系列和AION S Plus(不含70乐享版)车型;金融补贴政策则是针对AION全系车型(不含AION S炫/魅)。

当然了,面对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并非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有能力跟进采用“以价换量”的打法,这也是由于大部分厂商(甚至包括许多传统汽车巨头)并不具备特斯拉的成本优势。

虽然在2017年至2022年间特斯拉电动车平均售价已减半,但特斯拉的营运利润率仍然持续提升,同期表现从大约-14%提高到17%。得益于引入更低成本车型、增建更高效的本土化工厂、降低车辆成本和经营杠杆等因素,特斯拉能够在平均售价整体下降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营运利润率的增长。

研发投入的回报反映在了制造和运营成本的降低上,加之以创新制造工艺实现降本增效,使得特斯拉拥有了在2023年一开年就在全球主要市场逆势打响“价格战”的底气,甚至还有继续下探的空间。据外媒分析,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每辆车的毛利润高达15,653美元,是大众汽车公司的两倍多,是丰田汽车公司的四倍(《日经新闻》则认为已高达八倍),是福特汽车的五倍,从而遥遥领先于大多数主要竞争对手(能够在这方面与之抗衡的也只有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

而对于一直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前三的埃安来说,这次之所以有底气以“双重大礼”吹响市场抢攻的号角,还是要归功于在广汽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埃安早已极具前瞻性地做好了准备。为了保证供应稳定、成本可控,埃安去年就在自主产业链方面,进行了大手笔布局:先是成立了能源科技公司、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和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随后与上游材料端头部供应商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等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打通了包括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

 


与此同时,自研电池、电驱工厂也于去年12月相继动工开建,并将于2023年实现自研电池、电驱量产。这也意味着,埃安在成本控制以及核心技术掌控上,将持续占据行业主动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埃安的大工业运营体系实力。

有了成本优势以后,埃安自然能够在产品布局方面多点开花。去年9月,埃安推出了Hyper昊铂高端品牌,旗下的高端产品Hyper SSR、Hyper GT也会在年内完成交付。随着埃安Hyper昊铂立专营渠道以及高端营销服务生态的建成,埃安已形成AION + Hyper双品牌矩阵,可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满足更多用户对高价值产品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IPO进程的积极推进、以及体系化布局的不断完善,埃安今年还将加速开启国际化战略(关于这中国品牌出海,《早懂车》今年也将重点跟进,敬请期待)。可以预见,埃安将会继续扩大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的头部地位,大胆冲击50万辆的销量目标。


兔年新能源车市竞争凶猛,广汽埃安吹响反攻特斯拉“号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