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科技创新 应用跨端融合驱动强芯铸魂新进程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向“强”转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的潜力,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
强芯铸魂 支撑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意见》明确提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完善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支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长期以来面临“缺芯少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发展难题,其中,“芯”指芯片,“魂”指操作系统,它们构成了信息产业的底座,并承载了丰富的应用生态。比如,电脑桌面端生态基本为x86+Windows所主导,移动端生态则为ARM+Android所引领。
近年来,随着“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简称“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信创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以高端通用芯片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国产软硬件生态环境日渐完善,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建立,有力支撑了信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产信息技术在技术成熟度、生态完整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应用市场规模一时也难以抗衡,全产业自主可控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关键性技术研发,一方面加快“强芯铸魂”进程,加大国产芯片、操作系统以及高端软件的优质供给,另一方面补齐应用短板,促进芯片、基础软件、整机、应用软件等信创链条的良性兼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供给引领需求 应用迁移丰富国产生态
针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供求关系,《意见》要求: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
构筑丰富、完善的软件应用生态是打通信创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当前信创体系虽初具规模,仍缺乏足够的应用及客群支撑。比如,在应用规模上,国产平台虽实现了对常用应用的覆盖,但仍与安卓、Windows平台相差甚远;在用户体量上,国产平台的用户多是党政军企等机构,在大众市场未有效打开局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实现国产基础软硬件设施从“可用”转为“好用”,不断赢得大众用户的支持,离不开更加丰富易用的应用环境。比较理想的破局方法是,在现有国产平台应用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全流程的迁移和适配服务,将海量应用从安卓和Windows平台迁移到国产平台,以优质的平台供给支撑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建设,以优良生态吸引更多用户纷至沓来。
在应用迁移过程中,迁移成本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为保证海量应用的兼容与好用,往往需要较高的迁移成本和技术门槛。为此,国内众多企业都在为降本增效默默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并涌现出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其中,北京麟卓以非虚拟化技术改进应用迁移的方式,交出了一份令行业广泛认可的答卷。

作为非虚拟化跨端融合技术的践行者和领跑者,北京麟卓致力于丰富国产平台应用生态、打造国产平台开发生态、完善国产平台硬件生态。北京麟卓推出的国内首个移动应用兼容运行环境——麟卓卓懿移动应用兼容运行环境,率先采用创新的非虚拟化技术,有效规避了传统虚拟化迁移带来的性能损耗,支持包括主流应用软件在内的10万+应用从安卓向国产平台无缝迁移;麟卓卓懿Windows应用迁移开发平台提供多个支撑开发工具,支持大型专业行业软件从Windows向国产平台迁移。同时,麟卓卓懿系列产品拥有良好的兼容适配设计,可全面兼容ARM和x86架构,与飞腾/鲲鹏/海思麒麟/海光/兆芯等多种国产处理器完美兼容,广泛适配麒麟、红旗、统信、中科方德等各大国产Linux主流发行版,确保经过迁移的安卓及Windows应用能够高效运行,让用户在国产平台按需灵活选择各类应用、获得一流的应用使用体验。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芯铸魂,科技先行。北京麟卓作为国产应用生态的使能者,运用非虚拟化应用迁移技术,以更优的供给、更高的性能、更完善的应用体验,助力信创产业扩充生态,助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让用户畅享更高的应用生产力。在北京麟卓等国产化力量的努力和支持下,一个不断完善的国产应用生态环境,必将吸引更多B端和C端客户转向国产平台,共同开创信息技术产业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