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了四季——苏联372工程自行火炮
上世纪70年代,苏联中央火炮设计局开始探索新一代自行火炮系统,希望借此解决人机工效低下和车内排烟问题,项目代号为“372工程”。
1976年,第一辆试验样车被制造出来,未通过测试环节,原因是372工程在开火时受力不均,车体震荡严重,极大降低了射击精度;

1980年,第二辆试验样车被制造出来,受力问题有所减轻,但整体性能与设计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研发工作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由于苏联高层将大部分资源划给2S19自行火炮项目,而且后者成功通过测试并开始量产,372工程项目最终下马。

在基本构型上,372工程基于T-72坦克底盘,采用了开放式遥控炮塔,火炮安装在环形炮塔座一侧,炮闩外露。车组乘员4人,通过车顶舱盖出入。

在火力配置上,372工程安装了一座旋转式遥控炮塔,搭载了一门152mm的2A33/37榴弹炮(备弹40发),可发射3OF25杀伤高爆榴弹、BP-540破甲弹和BR-540B风帽穿甲榴弹。主炮安装有炮口制退器,最大射程30km。
由于配备了试验型自动装弹机,射速为8发/分,提高了火力覆盖能力。
(主炮最大高低射界为+1°~+30°)

在装甲防护上,372工程为全钢焊接结构,车体正面能够抵御105mm的脱壳穿甲弹,炮塔则仅能防御12.7mm重机枪的直击。
在动力系统上,372工程采用了一台840匹马力的V-84涡轮增压柴油机,搭配7前1倒的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公路极速可达60km/h,越野性能良好。
整车战斗全重约为40吨,功重比约为21,加速性能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