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考模拟试卷(2)

2023-02-12 11:38 作者:Xavze  | 我要投稿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这一认识的依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②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也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②③应选。

①:说法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①不选。

④:说法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上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④不选。

故本题选B。

2.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    )

A.十八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答案】A

【解析】

A: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符合题意。

B: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B不符合题意。

C: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不符合题意。

D: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历史进程

主要内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7年党的十九大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①正确。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说法错误,排除。

③: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③说法错误,排除。

④: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中一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C.在深圳进行经济特区试点    

D.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C

【解析】

C:“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特区试点,故C正确。

A: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故A不符合题意。

B: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故B不符合题意。

D: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2020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浴血奋战,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开辟了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在于,首先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其次其世界意义是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由此可知①④应选。

②:说法错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不选。

③:说法错误,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不选。

故本题选B。

6.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市场经济 B.改革开放 C.党的领导 D.依法治国

【答案】B

【解析】

B正确,ACD错误。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故选:B。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③不符合题意。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具体要求,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        ”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C.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执政为民

【答案】C

【解析】

C: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鲜明主题,C符合题意。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不符合题意。

B: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B不符合题意。

D: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   )

A.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成功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成功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答案】C

【解析】

C:邓小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21世纪中叶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正确。

A: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错误。

B:科学发展观成功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错误。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D错误。

本题选C项。

10.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成果的是(   )

①明确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③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明确了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④应选。

①:明确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是邓小平理论,①不选。

②:与题意不符,②不选。

故本题选D。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人民奋力拼搏干出来的,是几代中国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丈量过来的。在新时代(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③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①:在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排除。

③:在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③错误,排除。

②④: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

B.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排除。

D: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

故本题选D。

1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伟大斗争

B.伟大梦想

C.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答案】C

【解析】

C: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习近平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的根本归宿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生态文明

【答案】C

【解析】

C: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够得到成功,C正确。

A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重要部分,但其不是最终的归宿,AB排除。

D:中国梦中没有明确涉及到生态文明,D排除。

本题选D项。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    )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共同繁荣

C.民族振兴、共同发展、人类幸福

D.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

【答案】A

【解析】

A: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A说法正确。

B:世界和平、共同繁荣,不是中国梦的本质,B说法错误。

C:共同发展、人类幸福,不是中国梦的本质,C说法错误。

D:世界和平,不是中国梦的本质,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意义非凡,值得关注,是指(    )

A.进行伟大事业、推进伟大斗争、实现伟大工程、完成伟大梦想

B.推进伟大斗争、进行伟大工程、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C.建设伟大梦想、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

D.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答案】D

【解析】

D: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是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D符合题意。

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本题选D。

17.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   )

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②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③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属于第二阶段的目标,①④排除。

②③: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到那时,我国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凝聚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载入我国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核心内容包含“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高理论成就

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①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其核心内容包含“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①④说法正确。

②: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②说法错误。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就,不能说最高,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①“十个明确” ②“十四个坚持”    ③中国梦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②:根据课本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选项内容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故③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0.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热播以来,引起广大观众强烈反响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下列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用典”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A.以百姓心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D.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B:对应错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应选。

ACD:ACD均对应正确,不选。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1)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是根本保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

⑤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三、材料分析题

22.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在扶贫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进步。例如: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当前,脱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1)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说明当前为什么要打好脱贫攻坚战。

【答案】(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打好脱贫攻坚战,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考模拟试卷(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