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柜,冷通道热通道机房,服务器机柜电流兼容性

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柜,壹品科技冷通道热通道机房,服务器机柜电流兼容性
随着电子电气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 电磁环境愈来愈复杂。 高频开关电源等通信电源设 备只有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才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不但自身可以正常工作, 而且不骚 扰别的设备正常运行。通信电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用 YD/T1983-1998 等标准来规范。
(1) 基本概念
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的定义是: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 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它有两方面的 含义, 一方面任何设备不应骚扰别的设备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对外来的骚扰有抵御能力, 即 电磁兼容性包含电磁骚扰和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两个方面。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的定义为: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 统性能降低或者对生物或非生物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这种电磁现象对外界形成干扰, 就通信领域而言, 可能造成通信质量降低甚至通信失效等不良后果, 因此电磁骚扰的产生必 须受到限制,使通信设备与系统以及其他电子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Immunity to a Disturbance)或简称抗扰度(Immunity),定义 为装置、 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性能的能力。 抗扰度又称抗扰性。 任何通信设备与 电子电气设备都要有适当的抗扰度,才能在愈来愈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在 电磁兼容性文献 中还常见到另外两个名词 , 即 电磁干扰 (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和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MS),电磁敏感 度又称电磁敏感性。 电磁干扰的定义是: 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过去术语 “电磁骚扰”和 “电磁干扰”常混用, 但它们的定义是不同的, 两者是因果关
系, 骚扰(Disturbance) 是起因, 干扰 (Interference) 是后果。 抗扰度 (Immunity) 与敏 感度 (Susceptibility)是相反的关系:灵敏度愈高,则抗扰度愈低;反之,灵敏度愈低, 则抗干扰度愈高。
电磁骚扰根据能量传输方式不同,分为传导骚扰 (Conducted Disturbance) 和辐射骚 扰(RadiatedDisturbance)。 前者是通过端子和导线向外传递能量的电磁骚扰, 后者是以电 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能量的电磁骚扰。
电磁骚扰用电平来度量, 以分贝 (dB) 及其参量的单位来表示。 传导骚扰一般用电压(以 µV 为单位) 作参量, 辐射骚扰用离骚扰源一定距离 (如 10m 或 3m) 的电场强度 (以 µV/m 为 单位)或磁场强度(以 µA/m 为单位)作参量,通常以 1µV 或 1µV/m 为 0dB,表达为 0dB (µV) 或 0dB (µV/m)。传导骚扰电平 D=20lgU, 单位为 dB (µV),例如传导骚扰电压 U=5mV, 传导骚扰电平就是 74dB (µV)。辐射骚扰用电场强度 (E) 作参量时, 其骚扰电平 D=20lgE, 单位为 dB(µV/m)。
(2) 电磁骚扰限值
电磁骚扰限值方面的标准很多, 有国际标准、 地区标准和各国的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是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下属的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 (CISPR) 制定的 CISPR22 《信息 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这个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设备在 0.15~1000MHz
频率范围内的电磁骚扰限值。 地区标准有欧洲电工委员会的 EN55022 标准 (是 CISPR22 的等同转化)。国家标准有美国的 FCC-15J、 英国的 BS6527、 德国的 VDE0878 等; 我国的国 家标准 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等同 CISPR22:1997 (第三版) 。此外,原信息产业部于 1998 年发布了通信行业标准 YD/T983-1998《通信电源 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电磁兼容性标准在电磁骚扰限值要求中,都有 A、B 两个等级。其中 B 级要求较高, 适用于居住区和商业区等生活环境; A 级要求较低, 适用于生活环境以外的场所。 电磁骚扰 限值通常用准峰值和平均值来表达, 准峰值是指骚扰包络经具有规定时间常数的检波器检波 后的值, 与施加的脉冲重复率有关, 脉冲重复率增加则检波后的量值增大 (趋向于峰值但小 于峰值),它用准峰值检波测试仪测量;平均值是指骚扰包络的平均值,用平均值检波测试 仪测量。
根据 GB9254-1998 和 YD/T983-1998 的规定, 通信电源设备 (TPE) 通过电源线的传导 骚扰, 应满足表 2.3-3 或表 2.3-4 的限值要求, 准峰值与平均值限值应同时满足; 通过空 间的辐射骚扰,应满足表 2.3-5 或表 2.3-6 的限制要求。

(1)在衔接频率点应采用较低的电阻。
(2)当出现外界骚扰时,可能需要采取附加措施(从略)。
通信行业标准 YD/T1051-2000 中规定,进入通信网的整流设备、逆变设备、交流不间 断电源设备、直流-直流变换器设备和太阳电池控制器设备的传导骚扰限值与辐射骚扰限值, 应符合 YD/T983-1998 中 A 级 TPE 的限值,即表 2.3-4 和表 2.3-6 的限值。
1)谐波电流限值
整流器和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的输入端子与电网相连,它们作为骚扰源不可避 免地对电网产生骚扰,其骚扰形式除无线电频率骚扰外,还有输入电流中的谐波分量骚扰。 如果谐波电流幅度大, 将会造成电网电压畸变, 从而降低电网质量, 甚至影响电网上其他电 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 对整流器等通信电源设备产生的输入电流中的谐波, 必须有所限 制。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公布的标准 IEC61000-3-2 及 IEC61000-3-4,分别对每相输入电流 不大于 16A 及 16A 以上的设备提出了谐波电流限值的要求。对于 16A 以下的设备,用各次 谐波电流的最大允许值来进行限制,如表 2.3-7 所示;当多台设备(例如多个模块)装于一 个机架中时, 仍按各台设备分别接入电网来考核。而对于 16A 以上设备,则用谐波系数(In/I1 ) 作限值标准,如表 2.3-8 所示;当多台设备(例如多个模块)装于一个机架中时,作为一个 整体按限值标准考核。 在 YD/T983-1998 中也对每相输入电流不大于 16A 的通信电源设备 (TPE)规定了谐波电流限值,与 IEC610000-3-2 相同。
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柜,冷通道热通道机房,服务器机柜电流兼容性
此外, YD/T983-1998 中对每相输入电流不大于 16A 的通信电源还规定了电压起伏和闪 烁限值,与 IEC610000-3-3 相同。
2) 抗扰度要求
通信电源设备 (TPE) 的抗扰度,是从高频开关电源等通信电源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运 行上着眼的。 TPE 应具有抗射频电磁场辐射、 抗静电放电、 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抗浪 涌冲击、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等抗扰能力。在 IEC610000-4、 GB/T17626 和 YD/T983-1998 等标准中,对各项抗扰度的测试作了规定, 并给出了判定准则。 判定准则分 A、B、C 三个等级:A 级是在测试期间和测试后,TPE 应正常工作,输出电压 应符合正常工作范围, 不应产生报警、 误报警或误显示; B 级是在测试后, TPE 应能正常工 作, 输出电压应立即符合正常工作范围, 不应产生报警、 误报警或误显示; C 级是允许监视 和报警功能丧失, 但在测试后, TPE 所有的功能应恢复正常,输出电压应符合正常工作范围。 对 TPE 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抗扰度要求
高频开关整流器等通信电源设备, 既是电磁骚扰源, 又是电磁骚扰的承受者。 为了确保 通信电源系统稳定、 可靠、 安全地供电及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电源设备具有良好的电 磁兼容性, 其电磁骚扰、 谐波电流和抗扰度等都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某种型号的产品电 磁兼容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由专门机构抽样检验来认定。
电磁兼容性的三大要素是骚扰源、 耦合通路和敏感体。 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方法, 主 要有屏蔽、接地、滤波,以及改进和创新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