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电影24:《灿烂人生》

2020-09-06 19:19 作者:热咖呀  | 我要投稿

用人生中的那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去绘制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没能投入感情之前,时间是那么漫长,一旦入情,一切都是那么匆忙。

 

一部长达6小时得到电影,挺磨人的,但却最大化的浓缩了短暂的一生。电影从1966年的罗马夏天开始,一开始我们并不了解这部电影,一个普通的家庭搬家,一切都是那么平常,而后随着从学业到就业,结婚生子,亲人们的离去,孩子长大,选择新的生活,人生的缩影就是那样的朴实无华。

 

正如电影名那样,灿烂人生,生而为人,(请暂时忽略WYY)那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灿烂的?电影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去诠释何为灿烂,它没有诺兰导演那样复杂的时间掌控,正序的时间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人生的递进,虽然最后电影没有直接为我们解释答案,但导演已经将他全部的建议归在了电影里,去发现吧,人生可没有定义,选择适合自己的,那就是灿烂的人生。

 

电影中出现了许多的人物,无论他们选择如何,都经历过青春和苦难,在千帆过尽的未来,他们都没有失去人性中的善良,这点是难能可贵的。这样充满美的电影如今只能存在于烂漫爱情电影中,而这样的电影一般都不具有好的评价,只因为味道单纯,而把这样的美好放在漫长的人生中,那就是真正的美。

 

电影中插入了许多的意大利的风景,那些风景是那么的迷人,使用柔光,不仅能衬托出美景的秀气,还能让观众产生浓烈的兴趣。我喜欢中国的壮美河山,但我也对异国的风光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真的很美。有时不由得会让人觉得我不是在看电影,而是一部风景纪录片,太多的镜头就像油画一样富有色彩,真是一种享受。在我看过的电影中,上一部有这种风格的电影是《白日梦想家》,两部电影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如果你把《白日梦想家》的思想转接到《灿烂人生》中,也未尝不可。

 

关于人物,是以尼古拉的视角去展示的,我觉得孩子的善良来源于长辈,无论是尼古拉的父母还是尼古拉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善良在不断的延续,传承。长辈的慈祥和年幼的单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成年人的责任不仅是养育,还有教会孩子们保留那些宝贵的美好。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大家庭中各成员的互帮互助的那种温情,低谷时能够互相安慰,在开心时能互相分享,超越友谊的真诚是亲情。抛弃物质之后我们能看到,能享受到的东西是极其稀缺的美好,我渴望过,但我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

 

这部电影是我在看完《美丽人生》之后朋友推荐的,两部电影中都能看到属于意式风格的幽默,这种幽默明显区别于美式幽默,在我看来,意式幽默更能直接的表达情感,抛弃战争的因素,我们更能发现意大利的香醇的风土人情。

 

我想再提及两个小细节,电影中出现过量张海报,一张应该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一张是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的海报,两张海报的出现不是偶然,都是在两种意见激烈碰撞时出现的,因为我并不了解那段历史,所以不敢乱说,但这传递了一个信息,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不单单关乎于个人,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国家和社会的变革。

 

无巧不成书,我最近在看一本名为《同理心》的书,书中又一个关键名词叫“共情”,具体内容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购买阅读。‘佐珍’的康复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我看到了她身上的‘共情’特征,这就很符合书中第167页和168页所描述的。在电影中精神病人是占一个比较大的部分的,这部分是很巧妙的一个部分,希望大家在观影时不要忽略这部分。

 

灿烂的人生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我们在不断的前行,不断的遇见新的人物,在缘分的安排下,我们就写完了自己的故事,享受当下,用一种美好去发现一种新的美好。


关于电影24:《灿烂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