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号飞船发生泄露事件,俄美两家为救援差点翻脸,如今计划已敲定
距离联盟号飞船MS-22泄露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3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迎来了救援的最终拍板:2023年1月11日,俄航天集团宣布,“联盟MS-23”号飞船将于2月20日发射救援,但是过程十分曲折。

一个月前,MS-22飞船宇航员正准备出舱执行任务,却遭遇了冷却剂泄漏事件,幸好发现及时,没有造成进一步的风险。
事后,经过检查,发现MS-22飞船的服务舱散热器被“微陨石”撞出了一个小洞,44升冷却剂漏了个底朝天。
没有外部散热器,飞船舱内温度一度飙升到50摄氏度,宇航员撤退及时,没有进一步造成大的风险。
但是,没有服务舱的散热功能,三名宇航员面临着无法返回地球的危险之中,亟待救援。

一个月来,俄美两家航天部门反复磋商,硬是没管宇航员在太空没有备用飞船的各方面风险。
最终发现,MS-22在轨修复不可能,一场博弈悄然而生。要知道直接带着隐患让MS-22返回,宇航员有中暑,更或者生命安全的风险,更何况设备也难以承受高温。

而重新发射一艘联盟号飞船,俄罗斯就面临“血亏”的局面,就算MS-22不是按照提供给美国宇航员,最高8110万美元一个座位费报价算,发射一次也得耗费1.5亿美元。
即便是MS-22飞船在无人的状态下可以实施受控着落,可以拆一些零件使用,预计节约1000万美元,但是测控费用也得花500万美元。

算下来为了500万美元就要冒着返回失败的风险,俄航空估计是铁了心要彻查泄露的真正原因,可惜故障部位的返回舱已经无法回到地面。到底是人为还是微陨石撞击已经无从分辨。
美国航天方面,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也想过发射龙飞船去救援。但是,一来龙飞船虽然可以承载7个人,但是在轨的飞船却只能乘坐3个人,因为NASA基于安全考虑,没装那么多座位。二来,龙飞船的没有其他宇航员的定做的座椅以及舱内服。

只能提供临时避险,或者重新发射龙飞船。技术上基本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谁付钱。按照交叉合作原则,MS-22飞船运送一名美国宇航员,龙飞船运送一名俄罗斯宇航员。
但是谁的飞船出问题,毫无疑问就得谁花钱救援,要让俄罗斯掏3个宇航员的返回的座位费,要花2个多亿美元,这让俄罗斯怎么能忍?于是一顿争论不休的讨论,差点翻脸。

2022年12月商量了半个月也没有最终敲定方案,索性过了新年再说。这半个月,乘坐MS-22飞船的航天员着实不安心,好在2023年1月14日,俄罗斯最终确定了救援方案。
决定在2023年2月20日发射MS-23无人飞船,这期间将原来放在MS-22飞船的美国宇航员座位先搬到在轨的龙飞船,而俄罗斯的两名宇航员座位则放在原处。这意味着一旦有风险,“各找各妈,各回各家”。

即便是发射MS-23无人飞船,成本也被降到最低,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节约时间,这艘飞船将不安装座位,而是对接国际空间站之后,将三名宇航员的座位重新转移到舱内。
不论怎么说,三名宇航员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发射新飞船,回收旧飞船,俄罗斯航天将迎来密集任务,但愿等MS-22着陆之后不要发现是人为破坏,联盟MS-09不再重演,要不然这合作肯定是到头了。

还好,我们有自己的独立的空间站,并且已经与17个国家达成合作,未来也会有外国宇航员进入中国空间站,这样“合船漏,合马瘦”的状况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