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驱的纯电车都不是好东西?这种尬黑文章切勿踩一捧一!

2023-02-16 16:56 作者:Xcience  | 我要投稿


中国人最懂新能源?

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停售新燃油车议案,最近在全球范围内传得沸沸扬扬,再次肯定了新能源车在未来必然是主流,其实别说到2035年那么长远,现在走到马路边,满大街的网约车出租车,车头尽是挂着“养眼”的绿牌。

全球的汽车市场,可以分为中国、欧洲、北美“三大战区”,不说还以为是最近热播剧《三体》的作战中心,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也和小说不谋而合,是中国。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去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首次突破千万,中国占据649万台,大幅超越欧洲的247万和北美洲的103万的销量,虽说欧美也在努力发展,但论保有量、国家推广力度、周边配套成熟度,我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可能只有挪威敢说第三。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懂新能源车的人群。

懂王袭来

然而新能源浪潮的冲击,让很多潜藏在砂砾之下的古旧思想随着这股浪潮浮于水面,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懂新能源。

叉哥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开篇戏谑批判某些前驱纯电车不能漂移,连五菱宏光Mini ev都不如,然后斩钉截铁地论证:凡是用前驱的纯电动车,都不是“好东西”,尤其是新势力。这文章比《三体》更为吸引我的原因是,它竟由虎嗅汽车组撰出,实在让人怀疑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

前驱或者后驱,没必要踩一捧一

先不说买车是不是为了天天原地漂移,我其实同意笔者前半部分的论据:第一,前驱车在操控性上不如后驱或四驱车更受追捧;第二,前驱车让人减少了汽车“豪华”方面的联想。从技术角度看,前驱的出现全因简化结构、增加空间、是“降本增效”的产物,操控上存在转向不足的问题,但这两点完全是建立于新能源车出现之前的燃油车年代,实属固化思想

前驱后驱,它只是一种驱动形式,它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产品经理。自从雪铁龙在1934年生产了第一台前驱车,驱动形式已经不是一款车基调的决定性因素。就像一台发动机一样,够重要吧?通过不同的调教,它也可以提供运动或者豪华等不同的用车需求。

纯电车的前后配重

Fast forward,我们来到新能源时代之后,刀片电池、4680、CTP、CTC技术层出不穷,电池的放置也比起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的放置更为灵活,摆脱了这两大件的束缚,解放了汽车前/后驱的设定。反常识的是:纯电动车的电池组一般都放在底盘中间,所以前后配重非常均衡

纯电动车有的是后置电机,有的是前后电机,但比较常见的是前置电机。其实前置电机车型的车头并不是很重,因为电机的重量比较轻,和庞大的电池组相比,电机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前驱纯电车因半轴不等长,车辆出现“扭力转向”、车头过重,出现“转向不足”这些属于燃油车时代的问题则不复存在。

因为纯电动汽车的重心更低,可以提高转弯速度和稳定性,一些高性能的纯电动汽车甚至比传统的内燃机有更好的操控性。

一款汽车采用不同的驱动模式,是通过该车的机械结构、不同的电池包放置位置、用车取向等等非常多因素所决定,汽车设计与制造并非抱着一块键盘过家家。如今采用前驱的设定,也不是一句“落后”就能盖棺定论的。一辆车好与不好,是消费者掏出真金白银去评的。“电车后驱,不值吹嘘;电车前驱,容易捐躯;电车四驱,才是刚需。”这种落后的论调放到现在,只不过又是一种二极管思维罢了。



前驱的纯电车都不是好东西?这种尬黑文章切勿踩一捧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