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拳
三体式
此式系形意拳之基础,为各拳之起点。其主要在两足不可双重。单重又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之谓。主要者注重后足,前足可虚、可实,力起于足跟即呼吸以踵之意。身体要三折,其它塌腰、顶头、蹬足、开胸、实腹俱不可用拙力,尤不可强制呼吸而运气,内家拳之拳乃用后天之形(即姿势之正确)养先天之气(养字要注意),所谓尚气者无力,养气折纯刚是也(要义详《形意拳学》)。
注意:三体式为形意拳之根本,务要详视学者身体有无斜倚,说明其三折、开裆、合膝、足跟外扭、肩肘松垂之法。手执张开,食指直立,手掌微向里合,目注视食指梢。
劈拳
第一动作:
左手下落时,胳膊不可曲回,亦不可故意伸直。落至小腹处,两手同时握拳,左手如托下颏,与左足同时向前,起躜手高不过眉,低不过口,左足落地,足尖向外侧前进,远近以右足前进不费力为度。
注意:左手向上起躜时,右肩不可向前,左足前进时,右足不可提起,身微斜而面正,由前面视之,左拳对鼻。
第二动作
右手与右足同时向前,手随行,随翻足,头微向上抬,落时足跟先着地,仍成三体式。
注意:右手出时肩不可向前,手不可先翻,不可伸至极度而后翻,身体不可先高后低。
向后转
收式
与前进同,惟若在手与回身,出右手时,由前或后视之同在一线上为要,收式左足极力前进,右足随即跟步。有欲习崩拳先练步之意,不可忽之。
崩拳:(学者闻预令即将两手握拳,其它仍如三体式)
第一动作
左足前进,右拳从左拳上少许打出,左拳拉回,右足跟步,手足要一致。
第二动作
同上,惟旧法左首张开,似握右胳膊向前俟,右手退后,方握拳打出,此系实用于发之意。学者不可不知。
注意:出拳时肘靠胁,肩不可先向前,前拳是否心平,后手是否在心下脐上,倘发现身向后仰是塌腰不缩腿根,前扑是缩腿根不塌腰所致,两足相距四寸许,姿势如三体式,惟步小耳。
向后转
第一动作
左足须向前进,再勾回身向右转,右手躜出如劈拳之第一动作,右足提起,膝距右肘二寸许,左腿勿立直。
第二动作
出左手若劈拳第二动作,落右足跟,左足在足尖着地。
注意:两手张开若劈拳势,虽不动要用意向前推,左膝抵住右膝曲处,两腿蹬力,身无高起,重心在左腿,右腿若实若虚。
收势
收势于练习时,似不重要,然寓有进退之意,故亦应同一注意。
注意:形意拳以劈崩形拳为各形出手方发之基础,故练习时亦以此二拳为最难,其它姿势用握拳以崩拳为本,学者于此二拳时时自习,则其它各形自然正确而事半功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