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wheels】的士速递
本期带来:

Cockney CabⅡ,& Time Attaxi.
虽然没有某辆法国标志,但这两辆HW出品的的士同样不容小觑。

体型相对庞大,但舒适灵巧的老款英伦黑出租,让HW改造成了Cockney CabⅡ

最开始我认为,Cockney一词是致意这一车型的起源名Hackney carriage(出租马车);但之后仅翻译该词时,我发现HW可能并不需要如此深思熟虑——它的意思就是“伦敦人的”,直接明了。
有二必有一,至少在HW是这样。所以自然需要了解一下一代目Cockney Cab:

HW对一代目Cockney Cab的改装就是最“基础”的Hot Rod风格,大小轮+机增直排引擎。
全金属车体,搭配红线轮毂、金属漆面、蓝色玻璃件,老合金小车生涩而扎实的特性在这辆车上展露无遗。

它的独特之处是完全开放的驾驶舱左半部分,而这与它的原型密不可分
一代目Cockney Cab的原型就是下面这辆车,Austin FX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后复苏的伦敦经济迫切需要一辆新的出租车,而战前的车型都已不再生产。于是,战前依靠Low Loader这款车取得绝对优势的奥斯汀公司,于1948年推出了FX3。
它的驾驶舱左侧完全开放甚至还多出一部分平台,个人认为是放置大件行李所用。

Austin FX3这款车被认为是奠定了传统伦敦出租车的外观的历史车型。在此后70余年里,历代伦敦出租车的大体造型都与它相近

Ps:吉利的TX5在前两年由MBX完成小车化,我也在之前的专栏中对它(更多是从模具角度)做了一些介绍,并表达了我的个人看法↓


据可查证资料,一代目Cockney Cab仅在1971年生产发售;
而05年开始发售的二代目,生命则延续至今,已然成为不太出名的近现代经典模具之一。

二代目Cockney Cab基于我们印象最深的1958 Austin FX4,可以看到HW甚至不担心保留原车保险杠对车辆性能产生的影响。
尽管引擎被移至中后部,但小车在当时没有中网刻画这点让我不太满意。

这辆出自06年"Chrome Burnerz"普卡系列的英伦出租的表现的确切合主题,塑料外壳饰以全方面镀铬,车身两侧与车顶还有不列颠国旗与火焰的巧妙组合拉花。
掌握原车神韵的同时,削低的车顶与超宽直径的后轮让HW和Hot Rod的狂野夸张尽情展现。
(青蓝色排气管给人希望,但可惜它实际只是另一个镀铬塑料件)

意想不到的独立部件在车顶
因为造型,它的顶灯在这里还恰好能充当中后置引擎的进气口
不过在首版上,HW还是想让它表现得正常一点

首版对顶灯有涂橙处理,营造正常出租运营的感觉,但之后就放弃了。

车尾,由合金底盘件延伸做出的牌照位因HW的一点刻画,而达到了模具设计与仿真表现双赢的结果

上面刻有"HR 2 GUV",个人认为是拟音"Here to go";另一个车牌版本则是"LIV 2 GUV(Leave to go)",也是一个有趣的彩蛋。

从车底看,合金底盘部件被同色塑料包围得严严实实,最大程度减少小车碰撞对合金部件漆面的影响(

后续: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这款模具在此后接受了两次改动
08年,独立顶灯被取消;

15年,排气管与玻璃件合为一体,为此车体分件,而底部外沿套件由合金底盘表现

虽然部件减少,但同时它终于有了中网刻画,而且分件让这个刷色的表现还不错,我也是在当年入手了它。
HW小车继承与发展的标准案例之一,我很满意,而本期这款刷色的表现更是惊艳。


二代目Cockney Cab承载着不列颠的骄傲和HW继往开来的使命,而2016上市的Time Attaxi,对我们的意义更为重要。

即使经过重度改装,但它鲜艳的红色与侧门的“的士”字样,依然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其原型——香港的丰田皇冠出租车。


HW这次选用,同时也是曝光度最高的红色出租,正规名为“市区出租车”。在三种/色出租车中,它的服务范围最广,而收费也最高。
除此以外,还有绿色的新界出租车↓

以及服务范围最小的蓝色大屿山出租车↓

Ps:上面这三张图中,贴在车头或保险杠上的绿色半圆标明了此车的乘坐上限。新界和大屿山出租车都标着"5",而这辆标着"4"的市区出租车则是1984年至90年代初zf容许引入的4座位出租车。相较五座出租车,四座车占路面较少,速度较快,节省燃油,较环保——但实际性价比不如五座。所以如今能让它们复出的,只有新尾气排放标准了。
如果想感受64比例标准港风出租,此前多美卡TLV一次满足系列自然是最优选择↓


但HW毕竟是HW,它想的不仅是把香港出租做成小比例玩具,它要让这辆车成为狂野的速度机器。

车头就是惊喜。
拆除那些已显陈旧的部件,加强梁与硕大的油冷器直接暴露在外;引擎盖上同样如此表现的是玻璃件延伸的两台空滤,它与左侧的“子弹式赛车镜”形成了奇妙的观感平衡。

紧凑利落的套件刻画是整体观感的加分项,而设计师在零件规则范围内,用设计完成了它作为玩具令人无法抗拒的一个卖点:可开的右后门。

没错,即使外观如此个性,但它依然没有忘记自己尚有本职工作,(原本)舒适的后座依然欢迎乘客。


这样的车尾套件,我在此前从未见过,同样还有它C柱上的翼片。
实际空动效果不知,但它们真是太酷了。

看过Time Attaxi,不得不说到晚一年上市的Time Shifter

简单来说,Time Shifter就是前者的瓦罐版本——可能用"Delivery"表达的型号更准确些。

它的首版是略显深沉的哑光蓝,但这套涂装很有可能就限制了它之后的发挥,我们在下面的图片中能很直观地看到。

Time Shifter对车头稍作调整,还是加装了头灯

我当时入手这款刷色应该是很期待橙红色漆面的表现,但到手后发现并没有预期中油亮的珠光效果,这套充满速度感的披萨主题涂装还是做出了一些慰藉。
而透过暗色透明天窗,本应让人高兴的车内刻画在刷色里却无比尴尬

整套样式繁杂精细的多幅轮毂平放在储物室内,令人哭笑不得。

尾门和排气管由半透明件表现,套件主体仍照搬Time Attaxi。

如果对这两款硬核改装小车感兴趣,它们在20年双车进入Id系列应该更令你振奋——即使难以真正发挥芯片的作用,超宝同款漆面处理工艺仍能看作提升外观表现的亮点。




尾语:本人主要展示风火轮普卡级,另略有涉及火柴盒及其他品牌的小比例车;小车专栏随缘后半夜更新,同各位分享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