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分析49中事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1_05_13_590495.shtml,阅读49中的新闻后,忙里偷闲做一个综合的信息整理,把新闻中提供的信息、人物采访和证据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得出以下时间轴,并在关键处做了标注:
事件来龙去脉生命终结前一年小林相关事件
初、高中新生入校时(2020年4月20日),学校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小林作为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A0状态评估正常】
2020年4月-5月,记录空白期,【A1异化开端】母亲反馈小林性格开朗,周末她接回家时一般都是有说有笑的【A2家庭和睦】,而一些学生在警方调查中反映小林平时性格相对内向【A3性格内向】;高一住校,学习成绩优异【A4成绩优秀】,学校与他人关系不错,未发现其受到体罚、辱骂、校园欺凌的情况;
(2020年)去年6月,小林和好友在QQ聊天中写道【A5好友知心】“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A6"虚我"成型】
生命终结前一周小林活动轨迹和状态
2020年7月-2021年4月,记录空白期【B0异化持续】
我(小林的母亲)上周末(2021年5月2日)去接孩子,孩子还主动跟我说这次考试考得不好【B1向家人求助失败】,我问他考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B2考试失利】,他说是没休息好【B3精神偏离日常】,其实题目他都会做,还让我放心,这又不是高考,高考他会考好的。
(2021年)今年5月(2-8日之间),他用QQ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B4向朋友求助失败】中有自我贬低的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B5自我否定外显化】
生命终结前后3小时小林活动轨迹和状态
两小时前(2021年5月9日16时左右):母亲从学校离开时,孩子笑着跟她说‘拜拜’【C1过渡礼仪1】
半小时前(2021年5月9日18时24分53秒):小林进入学校负一楼水泵房,停留约12分钟;期间在水泵房内进行数次割左手腕,手腕上出现明显伤痕,割腕中间表现出垂头、摇脑、情绪低落;【C2过渡礼仪2】几分钟后(2021年5月9日18时39分44秒)小林出现在实验楼5楼走廊尽头【C3过渡礼仪3】
生命终结之时(2021年5月9日18时49分28秒):死者小林在监控显示坠楼而亡【C4属性质变】,遗体右臂处有一把美工刀,随身物品中有一张亲手写给一位女生的纸条【C5过渡礼仪4】
关键名词解释
A0状态评估正常
虽然学校承认在“成都49中学在学生心理关爱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但为小林做的心理状态评估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判定应该是无误的。依据是随后警察同志展示的证据中,小林自我存在价值态度出现动摇的情况最早是出现在开学后的两个月,也就是2020年6月即【A3】,在A1之前是没有出现类似言论和行为的。因此小林状态开始发生变化是在A2阶段。
A1异化开端
2020年4月-5月,为证据和记录空白期,也就是开学后两月发生的事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处于青春发育期荷尔蒙旺盛的小林从初中生过渡到了高中生,开始体验住校生活,对他来说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同时也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然而发生了一件对他来说重要的事情,虽然没有记录,但能对成绩优秀,家庭和睦,校内社交正常的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情,只能是恋爱或情感问题了。这点从【C5】可以推断出。
A3性格内向+A2家庭和睦+A5朋友知心+A4成绩优秀=存在形态
这几个关键词实际是小林生存在世上面对的四种关系,分别是:自我,家庭,社交,社会。这四个关系的范围是从小到大扩展的,这也是小林面对的全部,四层世界。
A6"虚我"成型
“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这句话里虽然没有包含主体(你/我/他),但体现了小林对自我存在价值态度已经有了动摇,直接原因应该是【C5】相关的与异性的情感问题。推测是性格内向的小林这时在情感上遭遇了挫折,负面情感得不到有效宣泄,进而产生了动摇。
A阶段综述
A阶段为异化量变阶段,这种变化是不可见的,我们只有通过已有的资料进行演绎和推理。性格内向的小林高一入学住校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住校不久后遭遇情感问题,处于青春发育的他,自身意志不愿意面对痛苦时,不自觉在精神中制造出一个“虚我”来保护自我免受伤害。这个“虚我”可以短暂替代自我来抑制小林的感官体验到的痛苦。
现实的"虚我"是广泛存在的,譬如:小明打破了花瓶,妈妈问是谁打破的,小明撒谎说是小刚打破了。撒谎时的小明就是受“虚我”支配的,有了"虚我"的防御可以免受妈妈的斥责,随着"虚我"的泛用最终会导致"狼来了"。如果用蚕来做比喻的话,A阶段小林的“虚我”已经由蚕子成长到成虫,从无到有的阶段。
B0异化持续
2020年7月-2021年4月,这段近一年的时间内同样是没有有关小林异常言论和行为的记录,而小林从高一升到高二,一切如常。然而4-5月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是危险的时段,尤其对有抑郁症的人群是病发诱导自杀的高峰期,张国荣哥哥也就是四月一日终结了自己。所以这个时段也是容易引起情感波动的特殊时段。
B3精神偏离日常+B1向家人求助失败+B4向朋友求助失败+B2考试失利=自我异化形态
【B1向家人求助失败】“孩子还主动跟我说这次考试考得不好”,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一般会下意识对身边亲近的人进行形象管理,报喜不报忧是其中手段之一。而孩子这次主动找母亲说成绩下降的事情,还中途主动安慰母亲说成绩下降本身不是问题,可见“没休息好”的原因才是真正问题,而孩子的本意是在间接向家人求助,呼唤家人对其关注进而帮助他减轻痛苦。让人惋惜的是,十分疼爱孩子的母亲没有进一步进行追问下去,否则通过家人合理的引导和疏通负面情绪,可以有效缓解甚至逆转自我异化的进程。
【B3精神偏离日常】“没休息好”,表明小林的精神痛苦靠自身的力量已经压制不住了,影响到了其日常行为的状态,降低了其工作学习的效率。这种症状患有心理问题的症状之一,统称为精神偏离日常。如果身边的人处于这种状态的,是需要留心和警惕的的。
【B2考试失利】一次考试失利对一个一项成绩优秀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个偶然,然而对处于情感困惑期的小林却是个痛快的信号。如果说情感上的失利在事业或学业上取得弥补,这是一个平衡状态。但精神偏离日常的小林很大部分精力耗费在应对内心的痛苦上,自然考试会出现意外。虽然这是一个偶然,但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他来说这是个特别的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其痛苦。
【B4向朋友求助失败】由于错过B1的救赎机会,所以转向朋友求助,表现形式为主动转发含有自我否定的自己QQ聊天记录。然而可惜的是,他的朋友可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果此时向师长反馈小林异常迹象的话,或许还有最后的一线挽回的机会。
B5自我否定外显化
这时的小林已经把自我否定的意愿强烈得而且明显得向外投射,自我异化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阶段,"虚我"不仅突破了语言上的不自觉,夺取了语言的控制权,进而还在日常精神状态上争夺控制权。小林的自我变得越来越模糊。
B阶段综述
B阶段为异化部分质变阶段,也就是"虚我"和自我的形态变化的阶段;如果说A阶段的"虚我"是成虫的话,B阶段的"虚我"完成吐丝结茧,一步一步夺取了自我在意识上的控制权。而自我在逐渐强大的"虚我"的束缚下进一步地退缩化为宛如蛹的他物。
反观A阶段的存在形态:A3性格内向+A2家庭和睦+A5若干好友+A4学习成绩优秀,B阶段的异化形态:B3精神偏离日常+B1向家人求助失败+B4向朋友求助失败+B2考试失利,对比可以感受得到小林的四层世界接近崩溃,他得不到任何的帮助。或许处于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词能确切形容他此时的心境:绝望。
C阶段综述——过渡礼仪
什么是过渡礼仪?这个词来自于法国作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在1909年出版的《过渡礼仪》一书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阅读,此处不做展开描述。过渡礼仪的大致意思是:一个体若想要从一世界过渡到另一世界,必须要经过一个中间阶段。正是由于为了确保中间阶段的过渡,礼仪的方法遵循着即使不完全相同,但也相似的进程。 在半文明社会中尤为如此,过渡礼仪的功能便是减弱其害处。
为何小林在结束自己生命前会做C1-C5的事情,这些事情自然按照常理是无法推测的,如果按照"过渡礼仪"的角度来看,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以下是具体分析:
【C1过渡礼仪1】"母亲从学校离开时,孩子笑着跟她说‘拜拜’"。有自杀倾向的个体一般会向亲人进行具有暗示性的告别,小林是笑着跟母亲告别的,跟之后的C2状态完全是判若两人,这里可以判断是C1过渡礼仪1是向家人告别……
【C5过渡礼仪4】随身物品中有一张亲手写给一位女生的纸条;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在结束自身生命前会梳理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这个致死随身携带的且亲手写的纸条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可以推断小林曾今因为情感问题而陷入麻烦的。推测纸条可能是C1之后C3之前写好的,也可能是C1之前写好的。所以C5过渡礼仪4是向好友告别……
【C2过渡礼仪2】"期间在水泵房内进行数次割左手腕,手腕上出现明显伤痕,割腕中间表现出垂头、摇脑、情绪低落",这段情节的确十分血腥而且让人心疼,但更多的却是让人不解,为何小林会进行数次割腕?心理异常状态下的行为很难用逻辑进行推断和解释,只能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如果说B阶段整体是"虚我"成虫吐丝结茧产生形态变化的阶段,那么C阶段的使命就是破茧而出,如果把小林的身体比喻成包裹"虚我"之蛹的蚕茧的话……如此C2过渡礼仪2是向自我告别并"割裂",过渡到新自我的仪式……
【C3过渡礼仪3】"几分钟后(2021年5月9日18时39分44秒)小林出现在实验楼5楼走廊尽头",期间在楼顶停留了十分钟左右,这停留的十分钟左右我们不知道小林做了什么,但这是他选择的终点即他的学校,所以C3过渡礼仪是向学校告别……
【C4属性质变】完成过渡礼仪的"虚我"已经彻底告别"旧"我,它要破蛹而出,由陆地行走爬行的"低等"生命"升华"为可以"飞翔"的"高级"存在……然而"虚我"一直在欺骗,到最后一刻还在欺骗着自己。注定不能存在这个现实世界的鬼魅,在它破茧而出在光明世界的一瞬间即意味着毁灭。那一刻它的确是飞翔在天空,从上向下急速坠落……然而现实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留下了痛苦的种子转移到真正爱他的人,关心他的人的心里悄然得生根发芽……
综上所述
提取上述描述的关键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小林由于遭遇情感问题后,连锁反应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由于在此一年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疏导,最终引导青春期精神分裂病发,而导致自我毁灭。我们上文的详细分析可以的出从以下的思考模型:

观察小林的存在形式:个人+家庭+朋友圈+社会
得出的小林的关系形态:性格内向+家庭和睦+若干好友+成绩优秀
推测的小林的动态形式:渴望爱情+需求关怀+寻求帮助+博取成就
综合处小林的系统模式:恋情破裂+沟通受阻+求助失败+考试失利
存在形式和关系形态是小林自我存在环节的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而动态形式和系统模式是认识小林自我到"虚我"蜕变的知性和理性两个层次。
结语
青春发育期是一个孩子敏感的年龄段,心理卫生健康是一件不亚于生命健康的重要事情。作为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情感更多一分关怀,作为有心人需要对身边朋友的出格言论多一分警觉,作为学校需要加群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多投入一分关注,这样或许能够多多少少推迟甚至避免下一个小林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