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3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5)
被推翻了的剥削阶级为什么还会有力量进行反抗和复辟活动呢?这是因为:剥削阶级被打倒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保留着某些财产、保留着某种知识上和技术上的优势;剥削阶级的世界观,剥削阶级的政治影响还会长期存在;小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还会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国际上帝国主义还存在。帝国主义绝不甘心社会主义的胜利,它们时刻企图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破坏、颠覆活动,与国内反动剥削阶级对社会主义的反抗,是互相支持的。由于上述这些情况,过渡时期就不能不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有时还是很尖锐的阶级斗争。所以,无产阶级专政是必不可少的。
无产阶级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实行国家领导的政权,而坚持无产阶级和劳动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没有无产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巩固联盟,也就没有巩固的无产阶级专政。工农两个阶级在所有的国家中都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也主要是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除了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外,还存在着劳动人民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这两个联盟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后一个联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无党派进步人士等等,它团结了劳动人民以外的一切人民的力量,动员他们来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事业服务,帮助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改造。这对于巩固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很重要的。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人民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战斗的联盟。专政是对付敌人,对付国内外反动派的武器。对人民自己,对联盟内部,则不能实行专政,而只能实行民主。对于反动派的专政必须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产阶级专政之所以强有力,所以能够战胜国内外的强大敌人,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正因为它一方面是劳动群众对反动剥削阶级的专政、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而另一方面又对于广大人民实现了任何资产阶级民主所不能实现的民主,因而它能够充分发挥千百万劳动人民以及一切社会进步力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他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能够战胜一切的伟大力量。教员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1]
社会主义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民主所不能比拟的。资产阶级民主是供极少数人享受的民主,供富人享受的民主,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根本没有什么政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由于它是对绝大多数人、对劳动群众和一切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们的民主,所以它标志着民主、自由的空前巨大的扩展。它从政治上和物质上保证一切劳动群众的民主权利,也保证除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民享有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权利。在中国,各民主党派、民族资产阶级、宗教集团都享有民主权利,他们的代表人物还参加了政权机构。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方面,一方面是共产党被公认为领导党,另一方面,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
注:
[1]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