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开车的男人有很多,会弹它的却很少|张智和都塔尔



大家好,我是旅行者乐队的主唱兼弹拨乐手张智,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都塔尔,刚刚我用它演奏了新疆传统维吾尔族民歌《塔里木河》。
很多人看到这样乐器就想的它是大号的冬不拉,但实际上冬不拉和它完全是两种乐器,也是两种演奏风格,这个乐器一响起来以后,就可以想起骆驼和沙漠。冬不拉一弹它的音色就感觉像回到草原。


都塔尔是在新疆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族民族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du”是“二”,“tar”是“弦”,意为两条琴弦的乐器。
它的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制作材料多采用经过自然干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背板特别华丽,用白牛骨,黑牛角,或者塑料片做了很多阿拉伯、波斯风格的小图案,非常精美。

相传在远古时期,以游牧为生的维吾尔族牧人,主要饮食以黄羊为主,吃完羊后他们就把肠子挂在树上,经太阳晒干的黄羊肠子被风一吹,会发出一种呜呜的声音,这种现象被当地人发现后,人们就有意识的把风干了的羊肠子挂在挖空的木头上,用它来制作乐器,都塔尔的雏形就这么诞生了。
后来就经过叶尔羌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的多年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的这种都塔尔的形状。
许多周边国家都有相同类似的乐器,比如新疆萨塔尔、弹拨尔与波斯的dutār、setār、ṭanbūr,它们都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也都是经过这种历史变迁,文化的融合演变出来的。


这个乐器一弹就自带风沙,演奏时可以盘膝而坐或坐在椅上,右手弹、拔、双弹拔、扫、轮、滚都可以,不同地区的艺人都有独特的创造。
比起冬不拉用作独奏乐器,都塔尔大部分应用于弹唱,以节奏型为主。特别是下面这根弦用的次数特别多,上面这根大部分弹奏根音,可以产生低音持续音与旋律音之间各种呼应。

我一直特别喜欢都塔尔,买过将近快10把,但是一直没有学会,是偶然一次机会才领悟的。那次是我们去南疆采风的时候,一天下午,有位老人拿了3块石头,搓一种节奏型,另外有都塔尔配和着律动。这种滚动的节奏型律动让我找到了感觉,好像忽然就学会了都塔尔。

还记得十年前有个冬天,我本来准备去新疆驾校学车,去的当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5G时代到来了,车子都可以无人驾驶,再学车的话就非常的多余。”又转念一想,我便恍然大悟:“会开车的男人非常的多,但是会弹都塔尔的男人却很少!”
于是我没有学车,去买了这把都塔尔,这是维吾尔族最常见的一种乐器,享有“维吾尔族乐器之母”的称誉,几乎家家都挂着都塔尔在葡萄架下呀、在篝火边,他们婚丧嫁娶都会弹都塔尔。

以前住青旅的时候,我见过两个贩卖羊皮的哈萨克人,喝醉了酒来到我们住的地方,他进来以后看到我的都塔尔,说想要弹一下——结果发现是个演奏高手,于是我给他拿了一瓶“伊犁老窖”,他弹唱了一晚上,另一个跳了一晚上,刚才我弹的《塔里木河》,就是那天听他弹以后,就决定学习的曲子。

都塔尔有那种特殊的中亚音符,音律也非常华丽,变奏也特别多,它大部分作为弹唱乐器使用,像王洛宾的《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最先都是维吾尔族民歌,后来才填的词。不像冬不拉,冬不拉里面很多歌词都是即兴在唱。此外,都塔尔涉猎也范围也非常广泛,比如独奏曲、维吾尔族民歌、古典套曲“木卡姆”里面,它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乐器。
弹拨乐都是相通的,都塔尔和用吉他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我在创作的时候,使用都塔尔会扩展我很多的音乐思路。
讲者|张智

自幼在天山南北大漠四处迁徙生活,受当地多民族纯天然的艺术熏陶,成长为优秀的作曲家,擅长即兴作曲,早期创作大量乡村民谣和迷幻摇滚乐的动机。2010年加入旅行者乐团,成为乐队主唱及主创之一。
与旅行者乐团录制发行个人原创作品专辑《尼勒克小镇》《巴克图口岸》,以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理念,多次获得华语音乐大奖。
《尼勒克小镇》获得华语音乐传媒最佳国语新人,入围最佳民谣,年度最佳唱片专辑《巴克图口岸》获 2014 阿比鹿最佳世界音乐奖年度华语音乐传媒十大国语唱片最佳民谣歌曲最佳编曲。2019 年发行最新专辑沙与微尘入围南方音乐盛典最佳民谣专辑。
参考资料
[1]夏凡,付晓东.多元与独特——新疆都塔尔音律形态研究[J].中国音乐,2018,No.152(04):37-45.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18.04.005.
[2]阿丽叶·吐尔迪. 维吾尔族乐器都塔尔的制作工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3]黄适远.都塔尔:维吾尔族乐器之母[J].演艺科技,2012,No.77(12):46-48.
[4]本文资料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策划制作
策划:unintended小米 朱芳琼
导演:杨建华
监制:老猫(鼓童)
视觉:杨建华
摄影:李柯
文辑:旷四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