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准噶尔覆灭后, 其属地划分的类宗教标准【小孙说历史】

2023-06-30 20:16 作者:小孙说历史  | 我要投稿

在准噶尔覆灭后, 准噶尔汗国故地一分为三回部科布多乌梁海

乌梁海之于蒙古, 如女真之于辽 、蒙古之于女真 。如果再有草原帝国的驰骋空间,大概率会是乌梁海人,这是最后一批可能走向内亚深处的牧民和猎人。 但世界已然大不同, 他们就被淹没在了全球西方化的历史之中。

乌梁海人,大体是准噶尔控制下的说突厥语的臣民。 在清代已经包括了阿尔泰人图瓦人、 哈卡斯人、一部分雅库特人等等、 也包括一部分加入卫拉特的布里亚特人。 如果说历史上的斡朗改、兀良哈这一系列名称还仅包括图瓦相关人群, 那到了这个时代,乌梁海的外延已经扩大了不少。

西部的阿尔泰人是钦察语族;北部和东部的哈卡斯人、 图瓦人、 雅库特人是西伯利亚语族; 这些人是后期准噶尔汗国军队的主力来源之一。 很多人背井离乡被迫做了半奴隶半雇佣兵性质的军人 ,他们与清的接触, 正是通过准噶尔。 在这种军民一体加入准噶尔体制之前 ,他们是信萨满教的。 而通过与喇嘛教的准噶尔的接触, 大量图瓦人与哈卡斯人接受了喇嘛教,富裕柯尔克孜人就是这种典型。在清看来,他们是第三方战俘, 分化和迁徙, 让他们来到了遥远的黑龙江。



也就是准噶尔汗国是有三个大的宗教区域: 极北的萨满教区域、北部的喇嘛教区域与南部的回部伊斯兰教区域

19世纪中后期新疆、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虽然宗教形势更加复杂了一些, 但大体还是保留着准噶尔汗国时期的分布。 当然图瓦人还是有相当比例皈依了喇嘛教。

我讲这部分内容,是让大家对那时的行政划分有个更明确的认识。 在准噶尔被灭国后,清并不是按突厥语系和蒙古语系划分了政区。 而是因文化接触有异和统治者驱动不同,形成了三个宗教区域, 进而慢慢演变为政区。 进入当代,这个划分在我国和蒙古国境内仍然有效。 但是俄罗斯的相关人群多数已经成为东正教徒。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 英日法美等国家的伤害, 比较容易被时间冲淡于无形。 因为我们无法一代代精确记录并传承这些历史。 唯有我们海棠叶上的那位老大哥,才是趁你病要你命,给我们带来可以呈现在地图上的、让人人有所感的、有形损失的祸首。


准噶尔覆灭后, 其属地划分的类宗教标准【小孙说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