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不是实心铸铁
最近我又看到有人说我国工程机械已经世界第一了。然而我并不认同。你要说我国盾构机造桥机世界第一我绝对信,但是起重机,
尤其是全地面起重机,我有理由反驳。

国内目前宣传得最火的就是徐工,尤其是那两个全地面起重机型号被吹得神乎其神。
我们先看徐工xca1200的数据:

基本臂最大力矩35280。
再看1600的:

基本臂最大力矩为31360。
LTM11200最大力矩为1200*2.5*9.8=29400(单位一致)。
力矩确实比11200大。
再看距离:




能看出来是谁高吧?
11200的主臂最长100m,最高到104m,而1200的主臂最长100m;1200和1600主臂的最大高度都没有超过11200.
如果加上副臂,11200远超过另外两个型号。
本来我还想翻翻徐工的技术手册,但是:


这两种型号都没有利勃海尔给的那种详细文件。
那我们看个案例吧:
这是徐工官网上的:

跨度16m,高90m,78.5m主臂加25.5m延伸臂。
然而11200也有这种工况:


吨位相差并不多。
还有一个1600140m吊装风电的案例:


这次比11200强不少:




1600在140m高度吊起了90吨的机舱,大约是11200最大起吊能力的4倍。
实际上1200跟1600是两种不同特长的起重机,而11200则是整合了各种特点。
真正胜于11200的也许只有140m风电吊装,
也就这一项真正拿的出手了。

回归标题,为什么我说起重机不是实心铸铁?
你把11200伸缩臂钢板的面积算出来再用吨位除以密度除以这个面积
你就会发现:把这个厚度加上一倍也能原形状塞进去。
如果你还有空闲估算其他种类的吊臂管壁厚度,再观察各种吊臂折断后的截面你就会发现
起重机的钢板并没有那么厚。
所以徐工可以非常方便地加厚。
极端一点,加厚到极致直接用实心,铸一个100m长的铁柱子也能有高度,
但有意思吗?
超起油缸为什么细长?为什么短粗?







如果这算巧合,
那么,支腿转台结构尺寸一致也算巧合吗?
上车回转半径一致也算巧合?
说难听点,这种设计甚至就是找最新的模板套上,达不到要求的就加厚或者找个别的结构拼起来,硬塞出一个个畸形,然后研究人工智能发动机底盘?
但是造起重机的不是造发动机的
也不是造卡车的
更不是写程序的。
这些是很重要,但是不是起重机所特有的,也不是其根本所在。
然后你再看到有关政治建设的各种辣眼睛操作。。
诸位自己体会吧。

还有人说:“人家的吊车卖一亿,我们卖几千万,我们的便宜。”
对此我只想说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是缺失的。
中国抄袭似乎像德国制造一样成为了我们的固有印象。
但是德国制造的美名在逐渐瓦解,我们什么时候能甩掉“抄袭”的帽子?
纵使我们赢了,通过打价格战,通过抄袭,终究是无耻的,就像美国对中国的很多做法一样无耻。
尤其是我被不由分说地成为“慕洋犬”时,我更想说对方是“碍国者”。
(好在近一两年没人这么说过)
当然,如果非要说我慕洋,这个视频送给你:

我不需要证明我有多爱国,因为我根本不慕洋。

工程机械不配拥有审美吗?
我认为,绝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