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身版枭龙,研发试飞费用也许不会超过15亿美元!

2021-07-28 00:17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前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谈到,虽然将军级轻型隐身机模型的推出,引发了全球战机市场的小规模骚动,但是因为出资方基本与负责研发的单位关系较远,而且在实际空军装备上,一直不是同一个体系。因此导致少量出资推出一个全尺寸模型是一回事;真正下决心完成设计和原型机的制造。最终完成试飞则完全是另外一个事情了。而将军轻型机之前,研发方本身在隐身机的设计和制造上并没有完成真正的突破。在整体隐身指标控制、机体超音速下的结构强度、弹舱的布局和强度、甚至配套的航电系统上,没有一个是彻底让人放心的。如果说已经拼尽全力的重型双发隐身机都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怎么就敢确信,可以立即把这些技术成功移植到一个单发乞丐版上去?实际在这个单发版本上,从最基本的气动外形,


隐身控制一直到弹舱,每个都是硬茬需要去从头啃。而苏57显然从一开始搞研发,到目前的状态,研发试飞费用最少百亿美元级别已经投入了。南亚某国早期投入的几十亿美元,最终连个水花都没看到。苏57心急火燎的对外推销,想早日收回研发成本,甚至仅仅部分收回研发成本都是最着急不过的。但是在几乎所有关键系统技术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单纯靠忽悠卖出去又谈何容易?那么在主版忽悠不成的情况下,换个超级简配版就能忽悠成功?恐怕仅仅研发试飞费用,又需要另外的50亿美元都打不住。海量投资是让任何战略投资方都需要认真考虑的。与之相反,隐身版枭龙从目前的枭龙BLOCK3开始进化,从全新外形设计到最终试飞成功,也许只需要15亿美元的投资就足够取得重大的成果。所谓的BLOCK3,


就是安装新型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和进一步改进升级的最新批次。其雷达对典型三代目标的探测距离很可能已经超过300公里;对苏57一类的探测距离也在200公里以上。因此单纯就机载雷达和航电来说,对比最新的隐身机已经几乎没有差距。需要全面升级的只是飞机平台本身。其实对隐身枭龙来说,并不需要特别大的内置弹舱。可以在腹部装备4枚先进中距弹,达到和F35A一样的空战挂载数量就完全足够。而隐身枭龙的隐身作战要求最多需要在前48小时。在密集的中距弹齐射,取得全面空战优势后,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采取野兽密集外挂模式。因此4枚中距弹的腹部内弹舱,对新枭龙的整体放大并不多。如果采用加力推力超过12吨级的WS19,推重比是完全足够的。单发隐身枭龙需要的所有配套技术,都已经提前成功验证过。直接移植的成本会大大降低。


假设隐身枭龙设计费和设备早期试验费用是3亿美元;原型机制造最多3000万美元一架的成本;制造6架左右的也不过2亿美元。全部试飞成本10亿美元,这样到试飞成功的综合成本也不到15亿。第一批次出口如果5000万美元一架,60架就可以收回所有投资。再出口就是纯利润。因此隐身枭龙才是未来全球真正性价比最高的轻型隐身机。


隐身版枭龙,研发试飞费用也许不会超过15亿美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