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杜鹃(布谷鸟)的故事

2020-11-22 17:31 作者:乐艺R  | 我要投稿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布谷、催归等等……古人写的关于杜鹃的诗句比比皆是,今天就来说一说关于杜鹃鸟的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子忽然从天上降落下来,落在蜀国东南的朱提,他的名字叫杜宇。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个名叫利的女子,也正从江源的井水里涌现出来。这天造地设的两个奇人两情相悦,便结为夫妻。杜宇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把郫地定为他的国都。


望帝当权的时候,很关心人民的生活,教导人民如何种植庄稼,时常叮嘱大家要抓紧天时季节,不要耽误了田里的生产。那时,蜀国的水灾时有发生,望帝虽然忧念人民身遭祸难,但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把水患根除。

有一年,忽然从江水里浮上来一具男尸。令大家惊奇的是,这具男尸竟然逆流朝上浮,而不是顺流往下淌,于是人们便把他打捞上来。更奇怪的是,刚刚打捞起来,尸首一碰到江岸的土地就复活了,他自说是楚国人,名叫鳖灵,不知怎么,一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中,便从楚国一直他到了这里。

望帝听说有这样的怪事,便叫人把鳖灵叫来相见,两人谈得很投机。望帝觉得鳖灵不但聪明和有智慧,而且很懂得水性,是个人才,便叫他做了蜀国的丞相。

鳖灵做宰相没有多久,一场洪水忽然暴发 巫山的峡谷过于狭窄,把长江的水流壅塞住了。望帝不能治,就叫宰相鳖灵去治理洪水。望帝对鳖灵说,你的妻儿我会好好照顾的,你就专心去治水吧。鳖灵在治水这件事上,果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带领人民凿开了巫山,使壅塞的水流通过巫峡,奔流到夔门以外的大江里去,将洪水的灾患平息了。

鳖灵治水归来,望帝念其治水有功,而自己又在鳖灵治水期间与其妻子私通,他感到十分惭愧,自认德行不如鳖灵,便自愿将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接受了王位,号称开明帝,又号丛帝。望帝本人却跑到西山隐居了。

望帝在西山隐居,时常隐约听到有女子呼唤自己的声音。原来是鳖灵的妻子仍对望帝念念不忘,每天都来到山下呼唤望帝的名字。望帝羞愧,自觉对不起鳖灵而闭门不出。痴情的鳖灵妻子每日如是,即使在望帝死后仍在山下不断地呼唤着望帝的名字。望帝不忍,他的魂灵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杜鹃鸟飞到山下对着鳖灵的妻子声声悲戚地不断地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直到它的口里流出鲜血……

故事改篇自《华阳国志•蜀志》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说完了故事的里的杜鹃,再说一下现实中卑鄙无耻、鹊巢占的杜鹃吧。

别被一些文人墨客的诗词所迷惑,杜鹃鸟其实是一种相当凶残的鸟类,鸟类中的败类,如果这些诗人深入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写出来的诗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有可能是技术不到位,也可能纯粹就是懒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杜鹃鸟是不会自己筑巢的。每年的繁殖季节,杜鹃妈妈就贼兮兮地到处飞来飞去,在树林里寻找已经筑巢并且产卵的其他鸟类,画眉、苇茑、黄鹂等都能被它看中。找到受害者以后,杜鹃就飞过去露出酷似猛禽鹞鹰(Accipiter nisus)的腹部白底褐色横纹,把正在孵卵的鸟妈妈吓跑,然后在它的巢内产下自己的卵。

因为杜鹃卵的样子和受害者卵的样子很相似,鸟妈妈回到家以后发现不了,就会把杜鹃卵和自己的卵宝宝一起孵化出来。如果小杜鹃先破壳出来,杜鹃妈妈就会趁着小鸟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把它的卵推出巢外摔碎,甚至如果有先孵化出来的幼鸟,也会被它推出去暗害掉。它的义父母丝毫没有察觉这个孩子和自己长得并不像,也没有察觉自己的孩子已经死去了,仍然会兢兢业业地每天觅食带回来给它吃。(可怜的鸟妈妈)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解释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说鸟类之所以给雏鸟喂食,是因为被雏鸟红色的鲜艳大嘴“诱惑”,而杜鹃宝宝的大嘴更大、更鲜艳,所以是一种超级刺激,类似于容易上瘾的强劲药物,让可怜的义父母们乐此不疲。有时候,杜鹃宝宝长得比养父母还要大很多,却仍然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它们的喂养,直到它学会飞行以后,才会离开这个抢来的家,再也不回来。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杜鹃的“巢寄生”行为,不过他们的理解和我们好像有点不一样,他们反而认为这是因为受了杜鹃前世的巨大恩惠,其他鸟类才会义务替它照看子女。比如杜甫的《杜鹃行》中说:“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参考资料:《一本不正经的博物志》


杜鹃(布谷鸟)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