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酉阳杂俎》:一本比《聊斋》更诡异的奇书

2023-06-12 10:38 作者:云书网  | 我要投稿


许多年以前,一位唐朝名士写了本体积庞大的百科全书,这书说来古怪,记载了诸多没头没尾的奇闻异事,比如:

孔雀听到雷声就会怀孕;
龙血落入地下就变成了琥珀;
颇梨(玻璃)是千年冰,玛瑙是鬼的血;
狒狒,饮其血可以见鬼。力负千斤,状如猕猴。能作人言,如鸟声,发极长,可为头髲。

看起来似乎像本唐朝版《神奇动物在哪里》,如此妖冶的一本书,它的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01
唐代博物学家

文学家兼半吊子官员

《酉阳杂俎》的作者叫段成式,贵族出身,祖上是唐朝开国大臣段志玄,外祖父武元衡、父亲段文昌都曾经官至宰相,妥妥的官N代。这位段公子凭着老爸的后台硬,没有经过科举就当了文官,历任校书郎、尚书郎、吉州刺史、太常少卿、江州刺史等。

晚年为了打发时间而编写了这部《酉阳杂俎》。因为年轻时四处为官,遍游全国,他又爱藏书、交友,书中的故事千奇百怪,有八卦轶闻,也有诡异传说,有听自他人之口,也有深夜点烛时,肆意想象撞击现实的奇异回响。


灿若繁星的唐代文学史,是李白,杜甫的天下,在诗歌一统的朝代,谁又会在意一本志怪小说?谁又会想到繁盛、灿烂、华丽的大唐下面,还有另一个阴风习习、鬼魅出没的世界?


02

1000多年前的

猪八戒和外星人


比起段成式,如今短视频博主的那点儿吸粉伎俩,简直没眼看。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段成式写出的报道,不仅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还擅长营造氛围,令人读起来欲罢不能。遇见了外星人。有郑、王两个秀才结伴出游,在游览嵩山时迷路了。结果遇到一个白衣人,他们前去问路,白衣人说,跟我走就行了。于是一行三人结伴而行,途中大家无聊开始侃大山,经过交谈得知,白衣人居然是外星人,是“修理月球”的人。

而且白衣人还饶有兴趣的,给两个书生“科普”了许多月球知识,“你们可知月亮是七宝合成的吗?月亮是球体,表面阴暗部分,是因为其本身凹凸不平,反射了太阳光的缘故。月球上有八万两千户维修工,我就是其中之一。”如此阵仗,俨然一个高速运转的大型月球空间站,唐朝的科幻小说家,就想到在月球建站了。厉害了



猪头怪物唐代贞元(785-805)年间,某日,宣州突然天雷滚滚,大雨倾盆。雷雨天本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这一天的雷雨与往常相比大不一样。有人亲眼目睹,伴随着电闪雷鸣、急风暴雨,从乌云深处坠下来一个“怪物”。

这个怪物的长相奇绝独特,世所罕见。头部形态如猪,手脚各只有两指。手里紧紧抓着一条赤色的蛇,并啃咬着这条蛇。天空忽明忽暗,不一会儿,天暗了下来,猪首“怪物”不知去向。

当时的人把这怪异的一幕画下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或许这个故事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由来吧。

以上两个故事都出自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酉阳是地名,在湖南沅陵,也叫小酉山,据说山上有个大洞穴,里面放上几千卷书都没问题。杂俎,杂就不说了,啥都有。俎,狭义是说菜板儿,广义是祭祀、宴席时候盛放的菜肴的食器,“杂俎”就相当于告诉读者什么内容都有的意思



03
那为何,《酉阳杂俎》

不如《聊斋志异》有名呢?


在古代的志怪小说中,《聊斋志异》可谓鼎鼎大名。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聊斋志异》中很多故事原型其实都来源于《酉阳杂俎》的记载。

比如,《聊斋志异》中有《蝎王》的故事,讲的是:明代时,彭宏将军率军队征伐流寇,进入四川的一个寺庙,奇怪的是进去后就头疼,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像琵琶那样大的蝎子从天花板上慢慢爬下,士卒们惊得一哄而散。彭宏便命令放火烧了那座寺院。《酉阳杂俎》中则有“安邑县北门县人云:‘有一蝎如琵琶大’”的记载。

《酉阳杂俎》属于随笔杂记,作者段成式性格潇洒,有什么就写什么。然而这样难免碎片化。


《聊斋志异》比《酉阳杂俎》晚了一千年左右,阅读难度大大降低,基本都是由短小故事组成,可读性却很强。也就是说,《酉阳杂俎》追求的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凡事都要考虑历史,这其实是一种束缚。蒲松龄则压根儿就没这个考虑,只追求文学性和叙事性,对于百姓们来说,毫无疑问,《聊斋志异》接受起来则方便。


然而,这并不能抹杀《酉阳杂俎》,因为它能:“可劝可戒,可喜可愕”,“可以稽典故,可以广闻见,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它是古人丰富想象力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一部潜藏于中国历史深处的诡异奇书,这是实至名归的。如果你对怪力乱神有兴趣,《酉阳杂俎》更是不可错过的夏日清凉合集。
段成式不劝人向善、不讲大道理、不铺垫男情女爱,只给读者直接的心灵震颤和鸡皮疙瘩。

《酉阳杂俎》:一本比《聊斋》更诡异的奇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