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2重庆大学马克思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2022-04-30 10:44 作者:师兄帮  | 我要投稿

备考前:

首先看一下目标院校的真题,考不考时政,怎么考,难不难,题目是什么风格,喜欢考哪些章节,压不压分等等这些都是要关注的,还有学校的招生人数等基本信息,以决定你要不要考这所学校。

确定好学校后,大概看一下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在什么区间,自己要考多少分才能稳,定下分数目标后每一分要怎么来?每科要考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一定要自己心里有数,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打个比方,我考重庆大学,目标定在390分,那我英语要75,政治要75,两门专业课各120,英语客观题要达到50左右,阅读只能错4个以内,以此类推,要把每一分从哪里来自己安排好,想清楚,然后在备考过程中拿这个要求来约束自己,也是给自己立了一个旗在那里,不然容易迷茫、没动力。下面介绍一下我备考的全过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一、英语备考(英一70+)

6-12月一直坚持背单词,大概背了六七轮,只背了基础词和核心词,没有背超纲词。一定要反复背单词直到考试前一天,推荐《红宝书》和《恋恋有词》这两部单词书,第一轮可以用艾宾浩斯曲线背,可以用A4纸把单词英文抄下来,看着英文说中文,想不出来的做标记反复背。不建议用那种看图选词或者给几个中文意思让你选的APP来背单词,考试的时候可没有图或者中文提示。

6-8月:

第一轮阅读,先听了唐迟的阅读理论课,学习做阅读的方法,然后开始2010年-2018年真题一天一篇,先自己盲做,不查单词直接做,不控时间,做完后不对答案,把文中不会的单词全部查出来,在认识单词的情况下重新做一遍,然后对答案,最后听唐迟的逐篇讲解课。这个过程是为了锻炼阅读逻辑和做题思维。

基础不好且时间充裕的可以先听一下语法课给阅读打基础,推荐田静老师的长难句课,也有人推荐刘晓燕(她上课喜欢扯闲话,我听过一节就没跟了),这个看个人喜好选择,基础好的话可以不听。判断自己的语法基础好不好,可以尝试拿一个阅读里的长句子出来,查清楚陌生单词的意思后,看看自己能不能把这个句子正确断开并且理解意思。

阅读还是建议要听名师的阅读课,会有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比自己瞎琢磨好。基础好的推荐唐迟老师,基础不好推荐诘斌斌、田静老师或者其他的老师,这个要自己去尝试哪一个老师是最适合自己的,但是选定一个老师以后尽量不要随便换老师,要形成一种做题思维和习惯。

8-9月:

①2004-2009年阅读挑着做。因为我发现我的中心主旨题错得多,就去找了monkey老师的课来听,听说他讲中心主旨题比较好,所以听了一下他的中心主旨题做法后拿老卷子来练习。在一轮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总结,自己什么题容易错,为什么错,然后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②开始听唐静老师的翻译课,也推荐诘斌斌老师的翻译课,先听理论课,然后拿着真题自己先翻译,一定要动笔写,写完后听老师讲解。刚开始写得稀烂不要怕,但是一定要动手写,慢慢的就会了。

9月-10月:

①第二轮阅读,2010-2018年真题一天一篇,控制时间15分钟内做完,做得不好的再看一遍视频讲解。

②开始听完型课,听了易熙人老师的课,做完一篇后听讲解,大概在2014年为分界点,2014年前的完型特别难,2014年后难度直线下滑,所以2014年前的错得多没关系。也听过一点宋逸轩老师的完型课,比较投机取巧,没有广泛适用性,不推荐。

③每天写一个翻译句子,我第一轮和第二轮翻译练习是从1997年的真题开始的,所以可以练比较长的时间。

10月中下旬-11月中旬:

①开始听作文课。我自己不擅长写作文,所以比较早开始了,我听的是石雷鹏老师的课,适合写作基础差的人,跟着他的课动笔写,一定要自己动笔写,然后按着他的七步法背作文就可以了,我大概跟了12篇小作文,7篇大作文的课,后期就是背,偶尔模考自己写一下,总的来说是比较轻松的。

②11月初开始听新题型,跟的刘琦老师的课,同样听完理论课后自己做,按类型做,做一篇后听讲解。

③每天一篇阅读真题,保持手感。做得不好的文章再听一遍讲解,要做到完全掌握每一篇真题阅读的程度。

④每天一个翻译句子。

⑤完整模考2019年卷子。

11月中旬-12月中旬:

①每天背单词、一篇阅读,一个翻译句子(2010年-2018年的)

②完型和新题型每天间隔着做一篇

③作文每两天七步法默写一篇

④模考两次,2020年和2021年卷子(2021的卷子很难,早点模考,不然考前模考会影响心情)

12月中旬-考前:

①背一些作文主题词,看一下老师的押题,自己尝试着动笔写,再去背老师写的作文,建议作文跟的谁就去看谁的押题模板,每个老师的思维不同,看其他老师的押题模板会不习惯。

②模考2022真题卷。

③每天的单词和阅读不能拉下,要保持做题手感到考前。这时候的阅读可以反复做2019-2022的。

二、政治备考(80+)

政治不用太早开始,但是也不要相信10月开始搞政治的说法,我觉得6月份慢慢开始就比较合适。

先听徐涛的强化班录播课,听一节做一节肖1000。

听完一轮课后可以二刷甚至三刷肖1000(我刷了两遍),还有腿姐的30天70分的拔高题也可以做一下。

等各位名师的背诵手册出来后,每天抽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看背诵手册,不用背,反复看知识点就行,大题答题素材部分可以不背不看。

大概11月份会有腿姐的技巧班、徐涛刷题班之类的,我个人觉得没有太大作用,我不习惯腿姐的上课方式所以没看,但是很多学生说很厉害,这个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

11月份肖8出来后做肖8的选择,大题可以不管。反复刷肖8选择题,直到每一个题都掌握。还可以做一下腿姐四套卷、米鹏六套卷等做补充。

腿姐的时政课和时政总结可以听一下,不听课只看资料也行。

12月份肖4出来,先做选择题,反复做,也是要做到掌握到每个选项的知识点。背肖4大题,可以用一些机构做的简化版和梳理版,我用的研木易,确实比较好背,考前背了3遍。

政治跟着徐涛、腿姐、肖秀荣的节奏来完全可以,关键是要自己多刷题,反复做题,掌握每一个考点,就差不多了。

三、专业课(马原120+,思政120+)

专业课最开始的时候是相当痛苦的,这个对于跨考或者基础学习不系统的无解,只能硬抗。我整个五六月份对专业课都很迷茫,可以说真正开始搞专业课是6月底,我们这个专业不难,主要是内容繁杂,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心态要稳。这里谢谢学姐的帮助,跟着学的确省了很多时间~

两门专业课要先把书快速看一遍,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大概框架,这本书的行文脉络,每一章大概在讲什么,每个章节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个大致的印象。背之前看一下这个章节的框架,不要直接开始死背,不然脑子很难形成逻辑,背完后整本书串不起来。在背新的内容之前回顾一下前一天的内容,这个习惯在后面背书也要保持。

6月底真正开始背马原,用时一个月,背书过程中多思考每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用联想的方法将各个小点串起来。

8月初背完马原后开始背,同样也是先框架后小点,这本书比较好理解,但是内容非常多且杂,背的过程中也是要多思考逻辑关系,这本书在9月初背完。

也就是说第一遍背书一本书差不多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要自己规划好,比如马原7章内容,需要3天背完一章,思政14章内容,需要2天背完一章,自己要有这种规划。

9月开始,早上公共课,下午马原+思政第二遍,定下目标在1个月内完成,每天要背几章自己心里要有数。晚上背思修第一遍,一开始不知道有这本书,但是这本书还是比较好背的。2021版思修和2018版比,标题和结构改了,但是实质内容没有太多变化,重点也没怎么变。建议在这个期间抽点时间看一下毛概,虽然不考这本书,但是有些知识点还是会涉及到,比如今年的有个论述题是考了市场经济和共同富裕。

10月份,早上公共课,下午和晚上都背专业课,马原+思政第三遍,思修第二遍,目标20-25天完成。其实会比目标时间完成得更早一些,所以又多背了一遍。

11月10号左右背完马原+思政第四遍,思修第三遍。然后开始默写,背一章默写本章的重点内容,目标1个月完成。这个默写的环节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只有动笔了才知道自己有没有背下来。

在11月份的时候模考了一次,选了一年的真题,前一天把题目都背了一遍,第二天计时三小时模考,模考是为了卡时间,看自己做每个题型大概需要多久,还有看看自己的答题习惯怎么样,写字飘不飘之类的,所以模考是有必要的。

12月上旬的时候差不多默写了一遍,明显感觉对内容更熟悉了一些,我感觉我在默写完后有了质的飞跃,如果时间还算充裕的话,我建议可以尝试一下默写。

12月10号左右到考前,又把书背了两遍,背的过程中会随手写一下重要知识点的框架。

整个背书过程我大概背了六七遍吧,反正就是不停地重复背,一轮接着一轮不停地背,刚开始真的非常痛苦,但是到第三遍左右就可以越背越快,后期一星期一遍也是可以做到的。还有,背书的时候最好有答题思维,比如2021的专业课二考了道德论述题,一般论述题写1200-1500字差不多,而资料里这部分有好几千字,那你就要自己浓缩一下精华,适当取舍,这样可以稍微减轻一点背诵量。就给大家简单说这么多吧,大家可以加下重大马克思考研交流群:897039390,有机会我在群里给大家做答疑吧~


22重庆大学马克思考研上岸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