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自述(下)

别怕,别给“我”机会就好?
人类愈来愈恐慌了,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
为啥对付我这么难呢?当然是因为我很温柔的啦。被我接触过的人类,好多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跟健康人类一样一样的,这些人类带着我四处浪,让我见识大千世界的美丽,也认识越来越多的人类;有些人类有轻微的感冒症状,这些人类特别坚韧,以为稍微坚持坚持就没事了,他们继续工作、聚会,直到我在他们的身体中肆意侵略,让他们的肺不胜重荷;还有一类人对我特别敏感,一见钟情,最终归于我的怀抱。当然人类的智慧是不容小视的,我被围追截堵,也有一点狼狈了呢。不过,千万别给我机会哦,因为我有保护色, 现在的核酸检测假阴性问题让我一次又一次成了漏网之鱼。那么是技术不过关还是我太狡猾?
其实“我”也害怕?
核酸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深度测序的宏基因组测序(mNGS),我的堂兄SARS病毒品远高于我,那时人类可没有这么先进的技术,而我一露面就被一览无余。这种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步骤较多,周期较长,对操作者的要求也高,病人可等不了这么久,用作诊断不太合适。
检测流程如下▼

而核酸定量检测技术(RT-PCR)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灵敏性、检测限都非常棒,用作诊断更具实操性。更何况我的序列早就公布于世,设计引物或者探针都非常的方便。可惜检测难点不在于此,关键在于我的载量很低,跟宿主的核酸量相比就像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水中,可想而知检测的准确性和难度如何。在平常的核酸定量中Ct≥35,可信度降低,结果供参考;而在检测我的时候,有的检测试剂盒约定Ct≤38,则为阳性,有试剂盒约定不大于40为阳性。检测为阳性,可以确诊,可是检测为阴性就不一定是真的阴性哦。
RT-PCR与mNGS原理对比示意图▼

如何得到“我”?
不管哪种核酸检测方法,采集标本是关键的关键。怎么有效得到我去研究呢,请看:
A、鼻拭子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鼻拭子标本,用无菌植绒拭子采样,将拭子贴鼻孔壁慢慢转动进入病人一鼻孔内,至鼻腭处,然后边擦拭边旋转慢慢取出。以同一拭子擦拭另一鼻孔;迅速将纤维拭子放入装有2ml裂解液(与核酸提取试剂盒中裂解液相同)并贴有条形码的标本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无菌拭子杆,旋紧管盖并用封口膜封闭。
B、咽拭子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用无菌植绒拭子采样,适度用力拭抹咽后壁部位,应避免触及舌部;迅速将无菌纤维拭子放入装有2ml裂解液并贴有条形码的标本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拭子杆,旋紧管盖并用封口膜封闭。
C、痰液标本
收集深部咳嗽痰液或抽吸痰于一次性无菌旋盖采样杯中,采样杯预先贴好条码,采样杯中装入2ml生理盐水。
D、肺泡灌洗液(BALF)
由临床医生无菌操作下吸取10ml~20ml BALF(≥5 ml)到贴有条形码并带螺帽无菌容器中。
E、粪便标本
如患者发病早期出现腹泻症状,则留取粪便标本3-5g(黄豆大小),标本收集于含2ml生理盐水并贴有条形码的带螺帽标本采集管中。
F、血液标本
使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釆血管采集血液标本2-4ml。
咽拭子和鼻咽拭子可直接用于核酸提取,当实验室条件不够时可增加病毒灭活步骤。血液标本,需要取血浆提取核酸。对痰液、肺泡灌洗液和大便标本应充分振荡混匀后进行病毒灭活(水浴箱预热至56℃,将需要灭活的标本从密封袋中取出,放入水浴锅中的试管架上,标本盖上搁置重物防止标本采集管漂浮。每隔10min将标本摇匀一次,灭活时间40min) 痰液或肺泡灌洗液中如果有浓痰无法吸样时,可尝试进行液化处理,在灭活标本中加入4倍体积4% NaOH,室温放置10min, 1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后加入生理盐水悬浮,1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后再用生理盐水悬浮,12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后留约200μL用于核酸提取。
切记,切记,这样来收集我可以提高检测成功率哦。
而核酸提取等后续的检测都有对应的商品化试剂盒。似乎并不复杂,对吧?
听说“坦白从宽”?
为什么我这么坦白呢?因为精通核酸检测的大部分专业人员被迫隔离而停工,或者由于没有专业的防护实验室而无法开展检测。而医护人员更精通治病救人,在核酸检测方面略逊一筹。我在细胞内的繁殖速度超快,不易被消灭;一旦我被脱去外衣(提取成RNA)后变得极其脆弱,很容易被环境中的RNA酶降解。含量低稳定性差,被检测为阴性就太理所当然了。
但我似乎也不能高兴的太早了,听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文献中,已经给出感染后抗体的变化规律(包括IgM和IgG)。虽然抗体的生产比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难多了,但现在全球都在加紧研发进度,攻克难题指日可待。待那时我可能会潜伏起来,等待新的机会……
END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源自欧易生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