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殿龙老师管理实学100招之德要配财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出自孔子《周易•系辞下》耳熟能详的古语告诫我们,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金钱、权力、声望这些福报。否则,德不配,,必定要承受灾祸。
如果把这句话用在企业家身上,也能给人以启发和昭示:
《财富》杂志有两个知名的排行榜,一个是以“利”为主的《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一个是以“义”为主的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耐人寻味的是,最受尊敬的企业名单,与全球500强的名单,一段时间竟然有非常大的重叠。苹果、通用电气、Google、丰田汽车、联邦快递等,全部都在全球500强之列。以“义”为主的最受尊敬的企业,与以“利”为主的全球500强的惊人重叠,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一个企业要赢得尊敬,不仅仅需要产品与企业的“硬实力”,更需要靠“软实力”——在社会责任、道德伦理、社会公益、造福公众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表率。全球500强的很多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地域、文化限制,被广泛地接受和推崇,就在于它们都能以一种超越国界、为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价值观与道德感来征服人心,而绝非仅仅靠企业本身或“实力”的力量。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和资本天然而正当的属性。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在于赚了多少钱,还在于他如何赚到这些钱,以及用这些钱去作什么。如果一个人靠坑蒙拐骗去赚钱,把钱用来吃喝嫖赌,甚至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惜搞乱社会,这样的人再有钱,也会被人遗忘或遗臭万年。
我经常举三个例子,希望大家思考。
迈克•泰森,曾获世界最年轻重量级拳击冠军,世界上最好的重量级拳击手之一,是我最喜欢的拳手,他的比赛,我几乎每场必看,他的勇于出击,精准进攻,战术组合等,都能给人以启示和动力;还有巴西著名球星、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迪尼奥,他们都是贫苦出身,都是依靠自己的刻苦和勤奋,步入事业巅峰,但,由于缺乏道德修养,从年入数亿到破产负债,最终银铛入狱,让人痛惜。

还有一个集体的例子:“美国肯塔基大学、匹兹堡大学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经济学家们搜集了从1993年到2002年间佛罗里达州35000名中奖者(中奖额最高为100万美元)的资料,结果发现,超过1900名中奖者在5年内破产。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每年高达75%,大约为同一研究期内其他人破产概率的两倍。
想想我们认识或熟悉的很多破产、失败的企业,大多原因并非“技”的问题,而是“德”出了问题,这些事例说明,德要配财,人有多高的品德,才有多大的财运!得财而富,德要配位,德财兼备,才算富贵;德不配位,富而不贵,得富丧德,终坠其位。我呼吁龙船世家的每一个企业家,都要在搞好企业发展经营盈利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心性、道德修养,以德获财,以德驭财,德财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