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人?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

2023-02-06 09:0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人?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人?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对此也不作分析,下面我们就看两个事例,让朋友们自己思考,得出答案: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被检查出患上了膀胱癌,由于特殊原因,拒绝入院手术,而是通过一位老中医,用中药偏方,治愈了癌症,且终生没有复发。 在黄维的女儿黄慧南的回忆录《我的父亲黄维》一书中,记录了此事的过程。黄维于1975年得到特赦,一年以后妻子去世,不久,在女儿黄慧南即将结婚时,黄维被查出得了膀胱癌。 院方要他立即接受手术。“而他一定要我在他手术前去登记结婚,好像是说我是他最后的牵挂;我坚决不同意,坚持说等他动完手术之后才去,我们俩僵持着。这时候有人介绍一位老中医,也不知道怎么,吃了中药,逃过了手术。一直到他去世,膀胱癌也不见了。” 黄维于1989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85岁。通过此书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依靠中医药完全是可以治愈癌症的。遗憾的是,书中没有留下那位老中医的名字,更没有留下药方。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正规大医院治疗膀胱癌的方法,依旧是电切, 加放疗化疗,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膀胱癌是个复发率很高的病症,据了解,有很多病人在短短一年内,甚至数月内,已经做了两三次手术,医生形容就像割韭菜,他们只管切,不能保证再长。 即使是放疗化疗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使得许多病人不得不寻求中医的帮助,希望从从本质上调理,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迄今为止,西医对癌症的病源和病因尚不明确,而中医则认为癌症属于性阴,质寒,是由于气血两虚,正气不足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讲气为血帅,气滞则形成血淤,血淤则生垢,进而湿积,痰结,形成局部的细胞变异。所以中医对癌症的治疗多从扶正祛邪,疏通气血下手,再辅以化结散淤,目的是从源头上解决癌症复发的可能。 然而如今正规的中医院,都是中西医结合,对癌症的治疗,都是以西医为主要手段,中药只是作为辅助治疗,甚至只是心里安慰的措施,令人失望。 据媒体报道,1988年,家住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古伦村,时年73岁的老人姚艮平,因腹痛被检查出肝癌,在西安住了40天医院。 医生说老人的肝脏即使切去三分之二,也难以根除病灶。于是她没敢动手术而回家静养。在吃了附近村子一位老中医开的30几副中药后,竟然慢慢地痊愈了。那么,为什么在正规的大医院,包括正规的中医院都无法治愈的绝症,往往是被民间不知名的老中医治好了呢?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无奈。 和西医不同的是,中医特别讲究传承,是师父带徒弟,有些还是家传。由于过去一刀切地把名中医纳入医院编制,统一管理,而正规的医院又都是由西医主导,中医在治疗上就不免束手束脚,长此以往,导致了传承的断代。 黄维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用中医治愈了癌症。姚艮平老人也是幸运的,因为特殊的机缘,靠村子附近的老中医恢复了健康。可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西医不能根治癌症,要找到一位靠谱的中医,又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说那种文化最能代表中华文明,我想只能是中医了。一项位于四大发明之外,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各种思想,注重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相结合,以望闻问切为手段,追根求源的博大精深文化。 西医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们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只注重这个脏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忽视人是一个整体,忽视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脏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关连的。 因此,西医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黄疸指数过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一遇到心脏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术搭桥、置放心脏瓣膜、安人工支架…… 这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中国有句老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脏器? 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落后地区,许多长寿村,他们根本就没有医疗科技的进步,医疗品质的提升,更没有健康检查,却能比我们活得更健康、长寿,为什么呢?检查到肺癌?西医没有药,也没方法治疗(只有的手术,放射线、化疗),只是增加心理的负担,加速死亡,中医的辨证论治,把咳嗽治好后,活到一百岁也不知道自己有肺癌,何乐而不为呢?

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人?中医和西医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