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做的那项听力测试(ABR),结果怎么看?

导语
一些家长会在网上帮孩子咨询助听器,这种情况小编碰到多次:家长称我们家孩子xxdB,选配哪个助听器比较好?随后发过来一张ABR报告。仔细一看,ABR报告结果数值确实就是xxdB,如此解读,你中招了吗?
ABR是测什么的?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是通过头皮电极记录听神经和脑干通路对于瞬态声刺激信号的一系列短潜伏期听觉诱发反应,是用来诊断听神经和脑干病变的电生理测试方法。
ABR是一项客观测试,不需要受试者配合,在药物睡眠下也可进行,因此在婴幼儿及不能或不愿主动配合的受试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BR与其他测试相结合,可以鉴别听力损失的性质,客观评估听阈。

ABR“阈值”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份ABR报告中,除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和测试日期,还可以看到:
测试类型
根据刺激声的不同分为短声(click )ABR,短纯音(tone burst声)ABR和trip ABR。现临床大部分医院和机构都为clickABR。
v波潜伏期
经刺激后诱发的反应波通常在刺激后10ms内(婴幼儿的时间会长于10ms)出现,从颅骨表面记录到5~7个正相波,依次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即Ⅰ、Ⅱ、Ⅲ、Ⅳ、Ⅴ、Ⅵ和Ⅶ波,通过ABR的峰潜伏期和波间潜伏期的测定有助于对从听神经到脑干听觉通路的病变进行定位诊断。
ABR波形
随着刺激强度的减少,各波振幅减小,潜伏期延长,V波最后消失。
检测结果
由测试医师编辑,包括V波阈值,波形、潜伏期情况描述。
V波阈值
临床常以引出V波的最小声强度作为脑干听性反应的阈值,通过Ⅴ波的反应阈值测定可进行听力水平的客观评估。

精准验配,只有ABR报告够吗?
通过上述报告的解读,您应该已经知道是何种刺激声诱发的ABR以及对应的V波阈值。
先来说说最常见的clickABR,短声(click)频率特性差,能量主要集中在2~4KHz,故可粗略反映耳蜗2~4KHz的功能,无法获得受试者完整的听力情况。另外需注意的是ABR报告上的V波阈值要高于主观的纯音听阈阈值,根据校正值的不同,二者相差10~30dB左右。
一般而言,clickABRV波反应阈值≤35dB nHL被认为是ABR结果测试的正常范围。
短纯音(tone burst声)ABR和trip ABR具有频率特性,测试结果也需要减去校正值才能作为听阈阈值参考。
假设只有一个click ABR报告,那只能大概预估2~4KHz高频部分气导听力阈值,对于预估孩子整体听力情况或者助听器验配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可以加做ASSR测试(重度听力相关性更好)进行补充。在孩子状态好或者配合度高的时候,尽量进行行为测听,哪怕每次只能测出1~2个频率点,那也是值得的,它才是评估听力的金标准。

经过上述的探讨,您会看ABR报告了吗?本文比较浅显讲解了报告的解读,关于波形分辨、潜伏期的描述在此不作阐述。与各个听力测试相互印证一样,要想评估整个听力情况,单凭一份ABR报告也是不全面的。
声明:本文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为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能取代专业人员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诊断。
更多听力健康资讯请登录耳之家官网了解:https://www.earhome.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