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史话丨文天祥过南通如皋的诗作
【转载】发布时间:2020-06-25
强国号: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徐珣
《如皋县志》记载:“夫皋仅江淮弹丸方幅,乃两忠臣,一念恢复,一念勤王。”所谓“一念恢复”,系指岳飞任通泰镇抚使时,“驱逐金人,师出于皋”;而“一念勤王”,即指文天祥路过如皋,拯宋抗元的史实。

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文天祥应诏勤王,作为右丞相枢史,到敌营谈判而被扣。翌年幸从镇江逃脱,投奔淮东制置使兼扬州知州李庭芝。岂料,李误信谣传,以为文天祥来劝降,欲将其杀害。文无可奈何,化名刘洙,从高邮乘船途经泰州、海安,由如皋出海南下。
三月初十,船行至如皋戴庄虾子湾,写下七绝《过虾子湾》:“飘蓬一夜落天涯,潮溅青沙日未斜。好事官人无勾当,呼童上岸买青虾。”傍晚船抵如城,文天祥忽闻当地已被元军侵领,写下《过如皋》:“雄狐假虎之林皋,河水腥风接海涛。行客不知身世险,一窗春梦送轻舠。”待行至如城东南18里的宋家桥时,他脱险后上岸投宿到转水墩上的一户田姓农家,虽只有粗茶简饭款待,却倍觉民间温暖可亲,于是赋诗《宋家林》二首。其一:“一团荡漾水晶盘,四畔青天作护阑。着我扁舟无所碍,分明便作混沦看。”其二是:“水天一色玉皇明,便似乘槎上太清。我爱东坡南海句,兹游奇绝冠平生。”翌日天亮后,再登舟启航,行至东马塘,又作《过马塘》曰:“孤舟渐渐脱长淮,星斗当空月照怀。今夜分明栖海角,未应便道是天涯。”
岂知刚过了马塘,元军闻讯追至。幸亏渔民张阿松掩护,才得以南下。到了白蒲镇南,至通州。此际作《闻马》一诗:“过海安来奈若何,舟人去后马临河。若飞神物扶忠直,世上未应侥幸多。”

文天祥在通州住了几天,由杨思复用船送至石港(今五总)出海南下,入广东后起兵抗元,战败被俘,英勇就义。
文天祥过如皋的六首诗作,被收入《指南录》而流芳千秋。

如皋人民为怀念这位民族英雄,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定慧寺东侧建文丞相祠一所,并将他当年借宿的田家所在的转水墩命名为“丞相原”。万历四十八年,又在定慧寺西侧,再建二忠祠,将文天祥与岳飞并列为如皋人民心中崇拜的偶像。


作者单位:南通广播电视台报业中心
责任编辑:叶慧斌 朱贺 蒋志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