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就加入?Stellantis集团出资15亿欧元,入股零跑汽车
10月26日,从Stellantis集团官方处获悉,Stellantis集团将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成为零跑汽车的一个重要股东。同时,Stellantis集团将超过零跑汽车创始人、CEO官朱江明的8.1%持股,成为零跑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此外,通过本次交易,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还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公司,该公司除了负责大中华地区销售外,还将会涉足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场开展出口和销售业务,并且在当地进行制造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并扩张零跑汽车产品在全球的销售,其中将首先从欧洲市场开始。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海外生产和销售的部分,是完全由Stellantis集团来进行主导,这一点和我们见到的蔚来、领克等品牌的海外销售模式都有所不同。
打不过就加入
最近几年,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正在呈现出强势的爆发之势。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以增长9.8%收尾,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是车市整体能够呈现正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达567.4万辆,同比增长90%,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比上一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
2022年国内销量前十的新能源车型中,除特斯拉旗下的ModelY和Model3上榜之外,剩余的八款产品,全部都是自主车型。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数据中,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10车型的合计销售数据达到222.1万辆,在新能源市场整体销量中的占比高达四成。
进入2023年之后,虽然不少主流的合资品牌都在加速自身的电动化转型,但自主为主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大格局,依旧在延续。2023年9月,国内新能源销量前十车企中,九家都是自主车企。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国内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33.9%,较2022年9月29.3%的渗透率,提升4.5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49.9%,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8%。
近期,我们一直都在说,电动化的新时代中,主流合资品牌已经成为了追赶者,而且从当前的形势看,越追被拉开的距离反而是越大了。从整体的进度上看,我们确实可以说目前还是国内新能源车的初期培育阶段,市场格局并没有完全定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释放。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众自主新能源品牌已经确立了市场先发优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最核心的领域,中国品牌都已经成为外资品牌的学习对象,甚至,不少外资车企,都有了加入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借鸡下蛋”的想法。
在Stellantis入股零跑之前,外资汽车品牌合作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戏码”,近期已经上演过多次。
2022年10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旗下CARIAD公司将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将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次合作中,大众方面总投资达到24亿欧元,其中10亿美元是对地平线的直接投资,大众在新合资企业中持有60%的股份。
2023年7月,大众汽车集团再次出手,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技术框架协议,大众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电动车,专供中国市场,以补充大众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新车计划于2026年推向市场。
几乎是同一时间,奥迪品牌要在中国购买电动车平台的消息,也是水落石出,奥迪选择与上汽集团旗下智己品牌合作,将基于智己的800V平台打造两款电动轿车。此外,上汽和奥迪还将开发一个新的联合技术平台,基于该平台的电动车型最早会在2027年上市。
当然,在更早之前,沃尔沃和极星就已经在使用吉利汽车的SEA浩瀚纯电架构,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也同样已经持续多年,应用了比亚迪技术的丰田电动车——bZ3,更是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投放市场。
很显然,随着中国企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开始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走上一条电动化转型的捷径,但对中国企业而言,在当前阶段选择与外资合作,所追求的目标,可能就不尽相同了。
Stellantis迈向全球
据悉,Stellantis集团希望能通过新能源的发展,来帮助Stellantis实现“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的电气化目标,同时预计“零跑国际”合资公司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对外出口业务。同时,Stellantis集团将在零跑汽车董事会拥有2个席位,并由Stellantis集团委任零跑国际的首席执行官。
具体来看下,Stellantis集团成立于2021年年初,由前标致雪铁龙集团和前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合并而来,目前拥有14个标志性汽车品牌。在2022年的时候,其在全球范围内共销售汽车超过600万辆,实现净营收1796亿欧元,净利润168亿欧元;而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营收984亿欧元、净利润109亿欧元,并以其14.4%的调整后经营利润率,持续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利润率最高的企业之一。
再一方面,Stellantis集团计划在未来10年时间,在电气化领域投资500多亿欧元,以实现其在“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中的电气化目标,其中包括在欧洲售出的所有乘用车均为纯电动汽车,以及在美国售出的乘用车及轻型卡车中有50%为纯电动汽车,而Stellantis需要获得400GWh的电池容量储备。
那么,此次与零跑的合作,则能帮助其快速有效达成这一目标,而且根据Stellantis集团透露,除了当下与零跑进行战略合作外,后续还将会与其他品牌在中国实施轻资产商业模式。
其实,从这次双方的合作来看,当下的零跑汽车已经将要从自主品牌转为合资品牌,这也并不算件坏事。一方面,有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能让零跑汽车在技术方面有着更好的创新;而另一方面,说明了自主品牌,特别是新势力品牌,在全球市场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而海外企业想要涉足国内市场,或者是新势力领域,基本上都需要通过与国内车企进行合作。
不过,目前也只是处于合作的初步阶段,后续还要看下,在合作之后零跑会为我们带来哪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在市场中又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同时,下一个达成合作的,又将会是哪家新势力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