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灵魂理论目前研究内容总概

2023-10-27 17:51 作者:Mythovery  | 我要投稿

      在继续讲解灵魂理论的单个概念之前,应当把整体的总概说一下,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理解对应的内容。

1.灵魂理论(基础)

灵魂:将个体分为能以数值衡量的肉体部分与除肉体之外的非肉体部分,非肉体部分被称为灵魂。(理解误区:灵魂与肉体只是在概念上被分为两部分,本质上二者仍然是一体的。)

灵魂理论:研究灵魂的理论并构建的体系称为灵魂理论。

目前灵魂体系:

灵魂强度——能力

灵魂表现(非可视颜色)——性格

灵魂韧性——判断力

灵魂硬度——意志力

灵魂联系——羁绊

灵魂血肉——记忆

灵魂经脉——人性(对人而言)

……

对应概念在对应章节解释。

灵魂理论的意义:灵魂理论是一种哲学与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能理解一些特殊的事情的原因。绕过了当前时代对脑科学研究的局限性,类似于先借一辆车开着,并凭此推动如何造一辆车的研究。期望对脑科学有启示作用,不排除可作为人造人(生命,非人工智能)技术的参考的可能性。

灵魂的意义:灵魂类似于基因,尽可能地使自己传承下去是其存在的意义。


2.能力灵魂理论

能力灵魂理论:将能力作为灵魂强度的体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能力视为灵魂本身。

能力:利用智慧,肉体基础与工具所能完成的所有目标。

智慧:根源于记忆,能对对应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的能力,是能力的关键

工具:能力的物质化体现,是能力的根本。具有层递

层递性:工具必须制造于工具,并由制造关系确定其层级。例如原始的石头不能称为工具,当用石头制作工具时,其工具表现为智慧。以智慧作为工具制造的工具是初级工具,用初级工具制作的工具称为二级工具,以此类推。

能力是灵魂强度的原因:能力的强弱与灵魂的传播范围,传承概率与持续时间直接相关。

记忆:感知得到的事物映像。归纳总结道理的依据,是智慧,能力的基础,因此称为灵魂的血肉。


3.灵魂世界概念

灵魂世界:指灵魂层面间发生交互影响的地方。本质上是对现实物质世界以灵魂角度观察得到的一种映像。

事件因子:又称灵魂之风指在灵魂世界传播并会对灵魂造成影响的一种事物。在物质世界中表现为信息,感知信息便是灵魂被事件因子影响的过程。自然界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事件因子,由个体产生的事件因子会携带部分个体灵魂,个体间相互传递事件因子的过程则称为事件。

判断力:在事件因子的影响下,依然能维持正确的观点的程度,例如不人云亦云。

意志力:在剧烈事件因子的影响下,依然能维持稳定的情绪的程度,例如不紧张。


4.人性论

人性:指人在对应环境下为了生存而积累表现的性格,兽性同理

性格:对一个人的行事表现风格的总结。一般会随着与对方关系,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总结的人性特点:

适应性:指人会尽可能地逐渐适应所处的环境,并在适应后将其作为当前主观生活状态标准。

预测性:指人会尽可能地对事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反差性:指人的反应都是基于预测后或实际变化后与主观生活状况标准之间的反差。

反馈性:指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会因对其印象不同而发生改变。

……

主观生活状况:指一个人主观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事物与状态的价值。


5.情绪论

情绪:性格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对一个人的情绪变化观察并总结,可以了解其性格。情绪通常以神态与行为表现出来。

表现情绪的特点:“人性特点”

部分具体情绪的含义:

开心(快乐):预测中或实际上主观生活状态对于标准有了提升。

幸福:实际上主观生活状态的提升符合或超过了自己预测的期望。

绝望预测中或实际上主观生活状态不可避免地发生无法适应的骤降。

……

理论上所有情绪都可以凭人性特点表述出来。


6.感情论

羁绊:因关系紧密而产生,在灵魂世界中表现为连接两个或多个灵魂的事物。据此在一定情况下,可将连接起来的灵魂视为为一个灵魂。连接方式因关系与地位的不同,分为线条连接(友情),融合连接(爱情)与包裹连接(亲情)。以亲情为例,能力(灵魂)大的父母会将能力(灵魂)小的子女包裹起来,随着儿女逐渐长大,灵魂会逐渐脱离父母,直至成人独立,此时亲情是线条连接;当父母老了,灵魂变小,子女也应该将父母包裹起来照顾。


7.灵魂世界应用

能力层级:能力具有层级的类别,能力越大,灵魂越大,受到灵魂之风的影响越大,困难也就越大。能力大的一方相对能力小的一方地位更高,是社会中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资本阶级的能力差距主要来源于名为“金钱”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没有金钱的概念,个人的能力差距则趋于平衡,也就没有了阶级。

幸运:在灵魂世界中表现为接受灵魂之风轻柔平和。灵魂之风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若来得迅猛,会使得生活状态变化激烈,从而造成情绪的大喜大悲,没有足够时间适应环境,也就变得不幸。

灵魂理论目前研究内容总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