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控制使用长输出线时的传导 EMI(下)

2022-10-14 09:42 作者:MPS芯源系统  | 我要投稿

简介

本文为分析并改善长线负载下过高传导 EMI问题系列文章之下篇。上篇回顾了共模 (CM) EMI 模型,并讨论了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的影响;中篇利用一系列公式证实了传输线理论;下篇将重点介绍三种降噪方法 。

降噪方法

基于噪声模型,有多种方法可用于降噪,如下所述:

  • 减小高频噪声源,如降低开关波形斜率

  • 通过抖频降低高频噪声

  • 布线时,尽量减小 dV/dt 节点和 dI/dt 环路的面积

  • 在环路中添加共模 (CM) 滤波器,或在输出线上添加卡扣式铁氧体滤波器(也称为磁环)

  • 调整输出线长度以避开敏感频段

  • 添加屏蔽罩以解决近场耦合问题

在这些通用的降噪方法中,本文将侧重于探讨最后三种适用于长线负载的方法。

输出侧加磁环

第一种降噪方法是在输出侧(靠近电路板的一端)添加一个卡扣式铁氧体滤波器。图 1 对用与不用卡扣式铁氧体滤波器时的输出线对地阻抗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添加卡扣式铁氧体滤波器后,对地阻抗明显增大,磁环有效地抑制了高频的谐振峰。

图 1:带卡扣式铁氧体滤波器时的接地阻抗

图 2 显示了输出线的传导 EMI测试结果。可见,添加卡扣式铁氧体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抑制高频谐振峰值。

图 2:输出线有无磁环时的传导EMI测试结果

调整输出线长度

第二种降噪方法是改变输出线的长度来调整谐振峰的位置。如图3所示,当线长为1.2m时,3/4λ对应的谐振峰值超过108MHz,避开了FM波段(76MHz至108MHz)。由此可见,改变线长能够降低噪声。我们对2m 和 1.2m 的线长及其传导 EMI 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后者的谐振峰值出现在 53MHz 左右。

图 3:传导 EMI 测试结果比较(2m 和 1.2m 输出线)

添加屏蔽罩

添加屏蔽罩可以消除输出线和测试板之间的近场耦合,从而降低 EMI。屏蔽罩可以由金属制成,需覆盖电路中的dV/dt 节点和 dI/dt 环路,然后将屏蔽罩靠近噪声源接地。

图 4 说明了接地对于电场耦合的效果。当dv/dt节点被屏蔽后,原来直接对参考地对输出线的杂散电容Cswp和CCou变成了其对屏蔽罩的杂散电容Cswp1和CCou1。当屏蔽罩接地的时候,噪声电流直接流回噪声源的地,不会经过LISN,因此也就没有共模噪声了。

如果屏蔽罩不接地,噪声电流仍会流向参考地,但这不会降低 EMI,因为屏蔽罩仍存在来自参考地和输出线的杂散电容。

图 4:接地屏蔽罩对电场耦合的影响

图 5 说明了接地对于高频磁场耦合的效果。当di/dt 节点被屏蔽后,在理想情况下(屏蔽罩与di/dt环路的耦合非常好,高频时屏蔽罩的阻抗基本为感性),屏蔽罩可以产生一个涡流抵消原来di/dt环路对外界的影响。解耦后,如图17右侧所示,原来磁场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源可以被屏蔽罩抵消。

继续阅读 >>>请复制下方链接进入MPS官网查看:

https://www.monolithicpower.cn/202210_6

如何控制使用长输出线时的传导 EMI(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