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拱卫洛阳的八关之首
每天行走在几千多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发现的一块石头,一根兽骨,一块砖头,一片瓦片,一棵树,一座桥,一个街道名字,都有可能代表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蕴藏着一个优美的故事。于是,就想着用文字视频照片把她保存下来。深度洛阳游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123篇。
1982年,中国第一部动作电影《少林寺》上演的时候,影院内外都是“人山人海”,老百姓都会看上个三五遍,电影《少林寺》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色。电影的原声歌曲《少林少林》《牧羊曲》优美动听,百听不厌,至今仍是老百姓喜爱的歌曲,大家仍能熟练的动情的完美的唱出来。电影《少林寺》以1毛钱的票价创造了1.6亿元的票房记录,近40年来没有超越。此后,千年古刹“少林寺”火了,有关少林寺的一切都火了。一直火到现在,少林寺成为全世界游客渴望游历的“景点”。电影结合少林寺内壁上的一幅画“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改编。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电影讲述了唐王李世民偷渡黄河,被王仁则的兵马所困,十三棍僧想方设法营救,反而殃及少林寺,展开了一场王仁则与少林寺一场大战。李世民被救出后,反过来攻打王仁则,王仁则被李世民俘虏,不久后,李家取得了天下,十三棍僧辞官不做。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今天要说的洛阳八关之首,“古轘辕関”。
轘辕(huán yuán)关洛阳八关之一,位于偃师与登封、巩义交界处的轘辕山上,也就是现在洛阳与郑州交界地带的“十八盘”,这个地方位于太室、少室两山之间,关处鄂岭坂。两侧山崖怪石嶙峋,山势雄伟险要,道路曲折盘旋,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是洛阳东南部的险关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5年,刘秀举行了登基大典,定都洛阳。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河南(治所洛阳)尹何进为大将军,在洛阳周围设置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轩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警卫京都安全。轘辕(huán yuán)关是古代洛阳通往豫东、豫南及荆楚、江浙一带的捷径要冲。如今的“古轘辕関”非常凄凉,属于两不管地带。关口上除了“古轘辕関”四个字在一个高约五米的拱门居中外,看不出此关有什么重要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历史文化价值。轘辕关上刺眼的现代建筑更是这个地方的历史氛围没有了。轘辕关是洛阳东南部的险关要道,是秦汉洛阳八大关之首,自古征战不断,就连现在的电脑游戏里,也是非常险恶的一战。轘辕关现存关门洞、火星洞、安阳宫、老君殿、万佛殿等建筑。在关楼及火星洞的东西两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当地民众集资建有安阳宫、老君殿、万佛殿等建筑十余间,均红砖墙、灰瓦顶。
如今此关只有了了的游人和当地农民干活时通行,几丛野花无言的伫立在古关口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熙熙攘攘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