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IMer心得 |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

2022-07-27 17:10 作者:BIM建模助手  | 我要投稿

  提到装配式,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建筑结构的预制化装配,与传统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具有施工方便、工期节省、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

  过去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电装配式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本次分享中,给大家分享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的预制化装配式应用。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简单介绍下,数字化装配式机电体系是应用BIM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装配式技术,对项目的机电设备、管线及其附件从设计到竣工交付全过程生产方式的数字化再造。

  通过多维数字可视化建模及优化,对构件进行可预制可运输式拆分,生成预制清单、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式安装;

  对参与方组织方式进行数字化再造,包括甲方(综合了业主、项目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咨询方、支吊架厂家、装配式机房队伍、预制厂家、施工队等。

  建筑机电施工现状:建筑机电安装主要由风、水、电三大专业组成。受施工条件、规范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现场施工精准度低,材料浪费,拆改返工等问题屡见不鲜,整体的工业化水平相对来说较低。

  解决方案:BIM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具有极大的价值已被各方认可,随着BIM技术的深入应用,结合现场施工的痛点,通过BIM三维可视化的技术,结合装配式技术,精准下料,工厂加工、现场管理,装配式模拟,装配式施工。

  从而在工期、安全、质量、成本、绿建等方面实现应用价值,实现高精准、信息化、集成管理的施工模式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体流程:

  机电装配式从设计到施工大概分为三步,具体为: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现场装配。

  一、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在整个流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模型精度、分段长度以及施工工艺在深化设计时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流程为:

  标准制定→图纸接收→模型创建→图纸问题报告→(循环解决)→初步管综方案→确定方案→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支吊架深化设计→现场勘测→一次二次洞口预留预埋→输出图纸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技术干货,赶紧上车

  技术实施要点:

  土建勘测:大家都知道装配式要求的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现场土建勘测与图模一致,梁、板、柱的施工偏差都会影响到装配的精度。所以最终在出量之前需保持现场土建施工与模型一致性。

  风管:

  在风管系统中需要考虑板材、保温、连接方式、分段长度等等因素。钢板厚度及法兰厚度参照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图:钢板厚度规范要求值

  图:法兰规格规范要求值

  分段长度:共板法兰预制长度1160mm,角钢法兰预制长度1240mm.按照标准段分段后,会发现存在很多风口与法兰存在冲突,需逐一修改风口位置或改变分段起止点,保证预制段可实施性、标准化。

  预制细节调整:当按照标准段预制后,风口与风管存在冲突碰撞,需按照实际情况调整风口位置或调整管段预制点。

  图:风口与法兰碰撞示意

  图:风口调整后示意

  管道:需要考虑材质、连接方式、保温、管材内外径等要求。以沟槽连接为例:

  预制长度:6m,机械三通断管方式为管道上开孔,使用机械三通连接,分段如下图,在机械连接位置不断开

  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机械三通开槽施工示意

  图:沟槽连接分段模型

  沟槽三通:Revit默认连接方式为端头连接,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滚槽宽度,参照国标《沟槽式管接头》(CJJ/T156-2001),如下图:

  图:开槽口示意

  图:尺寸规格表

  并且应用于Revit,修改连接件位置,保证明细表统计量准确,减少误差,如下图:

  图:Revit默认接管模式? ? ??图:实际施工接管模式

  根据上文提到的【机电管道】,咱们的建模助手中的【管线排布】也是极好用,成为你在繁杂的管线中的明灯,一键生成,超级方便。

  事不宜迟,赶紧送上操作步骤!

  【机电模块 → 管线排布】

  1.选择【管线排布】功能。

  2.排布预设置。

  3.选择参照构件。

  4. 框选需要排布的构件,点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会自动排除参照构件)。

  5.完成管线排布。

  建模助手【365年】还有机电,土建,出图,综合,施工,族库,有求必应等等模块。150+功能。

https://www.zhbim.com/?source=bilibili


BIMer心得 | BIM+机电装配式应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