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乒乓球如何区分专业和业余?

2020-02-11 17:32 作者:-_知白守黑_-  | 我要投稿

       

图片来自百度林昀儒贴吧

       这半个月以来的经历太过于压抑,禁足在家中,实在万分无聊。但是在疫情面前,我们都应该为自己、为他人的安全着想,不要给医护人员和国家添乱。在1月过后没几天我就回家了,得益于我在广州的打球经历。回来这边打球之后,其实类似于砍瓜切菜。因为我以前打球的那些大人朋友如今都已经步入中年,并且球技也没有很明显提高,他们是志在娱乐!在这闲暇的时光里,我除了拼命写论文、改论文之外,还有些许空闲时间拿来吃鸡和看比赛,前不久的德国公开赛缓解了我在家无聊的情绪。在看到林昀儒匪夷所思的被水谷隼逆转和奥恰洛夫逆转樊振东之后,我脑子里蹦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打乒乓球怎样看一个人水平业余还是专业呢?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但是深究一下不是那么容易去想明白的。

图片来自搜狐

       为什么说从水平区分业余和专业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呢?那些打的好的,看姿势就很规范,还不是专业的吗?我这里先举一个例子——林明河,林教头如今沉迷教学,我在回家之前,天河的几次周赛林教头都没能最终折桂。林教头是广东业余乒乓球的一面标杆,自学成才,差点进入省队。但是就动作来说他确实是个业余的球手。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基础动作,比如拉球、攻球之类的,这些专业队和普通人教出来的动作不会差太多,最多是质量有区别,动作不会有太大区分。真正区分开业余和专业的是组合动作训练,也可以说衔接。王楚钦和沈鹏打完之后说沈鹏的球为“没路子”或者是“野路子”。其实说白了就是衔接和专业队的衔接方式不一样,在这种不一样的衔接方式下,催生了不一样的战术,专业队才会有点不适应。比如,专业队的基础过硬,正手冲一板过后,反手能在上手撕一板斜线;而业余的没这么强的能力,可能会选择别的技术,改变节奏或者加强旋转,这种改变就可能挑战到专业队的意识能力。

       我经常看到很多up发的视频上面有弹幕说这个专业、那个业余、这个厉害、那个一看就是练过的。其实我理解都是想评论一下乒乓球的水平如何而已,只是如果用水平来区分专业和业余其实有点混乱。因为业余界有很多接受过正规训练,但是在“路子”上没有专业队的那么高难度,不能因为看着动作规范就否定人家业余的努力。而有些是专业队的可能动作有点偏颇就觉得人家打的不好或者是业余,胜负容易分出,但是其中的落点、衔接转换、力量速度体现都是会有训练痕迹的。

       所以我的观点比较倾向于,区分一个人水平是不是专业,应该从他击球的“路子”上看,如果他的衔接有明显的战术套路预判和发力准备,比如推侧扑、拧拉接反撕等,且不看他的成功率,都能看出他是一个专业水平的人,因为训练是保证成功率关键,但是衔接中的那些发力和动作是骗不了人的。

       也许还要等到3月才能回学校,但是幸运的是论文查重过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毕业,进入社会。4月份会发售蝴蝶全新的D09C粘性套胶,我对它期待非常高,会第一时间买来尝试。反手的套胶不太想换,因为就目前来说,两面DNA打的很舒服,只是不断去调整直板打球的思维,对于器材来说其实已经没有更多要求。同时我也欢迎有同在广州的球友能够一起交流,很想见识更多的“路子”。

乒乓球如何区分专业和业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