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班《你的名字。》重映观影&一日游:游记
スパークル (origin ver.)【火花】本来有更好的嵌入办法但是出了故障
这一刻即将来到
昨天为止只是序章的序章
所以统统跳过吧
这一刻一锤定音
带着经验与知识
以及早已锈迹斑斑的勇气
我最后孤注一掷
奔向不远处的你

夜空被乌云遮蔽,道路上了无人迹,几盏路灯发着些许光芒,努力照亮着主干道——这是每一个早起赶飞机的人都会看到的东西,包括我。(呃,乌云例外)
这件顶着压力谋划了一个多月的计划,终于成真了。
天知道在我四月末一次无意的检索中发现君名重映的事实后有多激动;在发现只在布里斯班的一家电影院有重映后有多失落;在认清现实之后,又怎么抓住机会完成说服的,当然,我全额自费。
但重要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即将到来的事情。
虽然,由于档期关系,我是在期末考在这个周五结束了四场、下周还剩三场的这么一个星期日这么来上一次旅行的,冒着第二天一早连考的数学与理化合卷状态不佳甚至缺考的风险;也正是因此,我的旅行日程规划不得不显得有那么略微的一点局促,几乎可以说是坐飞机去——看电影——坐飞机回。
但此时,我是心潮澎湃的,心里充斥着对即将开始的一天的憧憬。
与其于为了墨尔本不上映而怨天尤人,为什么不像是朝圣一般,趁着这次千载难逢、不容错过的机会,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尝试一下呢,对吧——我是抱着这般心态出发的。
谁能说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呢。

坐上飞机的时候,天边刚刚泛起了鱼肚白。记得这好像是曾经某些情况下泷睡觉的时间(比如说通宵画画,笑),现在三叶可不会让他再那样了。这么一想就不由得有些感怀,仿佛自己真的做了很多事情,把泷三的命运给扭转了似的。虽然,一切不过都是一个妄想,原本的时间线他们过的也不差就是了,不就是忘记彼此嘛,这有什……么……


拜现代科技所赐,飞机速度很快,以早点十分钟的辉煌战绩抵达了布里斯班机场。随后,在一些导航引发的小问题之后(没事,你们想说我的设备差劲就说吧,我习惯了),我与同行的F(中国人)同学终于找到了导游同志,针厉害,虽然这家伙长得完全不像个学生,看到的时候我很有点发愣。导游自然是个戏称,针佬也是新海诚的粉丝,资历很老的前辈了,坐标布里斯班的你的名字吧吧友+读者群群友(虽然不是读者),约好了来顺带见个面。


我们学校九年级的时候有组织过一次活动,名字叫做City Experience,城市体验(我们学校位于大墨尔本,也就是墨尔本的郊区)。这次活动准确来说就是每天去墨尔本CBD的各个或久负盛名或不为人知的角落,一连去上五天。这很类似我们一行三人接下来除去看电影之外的时间的度过方式:边在布里斯班的街巷间穿行,边交流着一些澳洲见闻、陈年旧事(真正关于君名的内容反而不多就是了),以及对路上所看到的东西进行评论。整个氛围都相当欢乐,如果要像三叶这个喜欢没事干给自己配背景音乐的家伙一样配个背景音乐的话,我认为可以用“飞騨探访”,相当应景。(你们的作者君不是乡巴佬!不要用“初至东京”!)有意思的是,虽然我一开始制定了完善的计划,但是实际玩起来完全没照着计划来(笑)。

虽然都是澳洲城市,布里斯班与墨尔本绝非千篇一律;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感觉中,布里斯班河比雅拉河沿岸远要更加富有生机。此外,沿岸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生物,使我顺带复习到了两天之后的生物考试的考点之一,第五章——进化论。(后来看完电影之后还有参观布里斯班博物馆,使我进一步在脑海中过了一下相关内容。)出于某些癖好,我还特意去感受了一下布里斯班的水,触感凉冽,仿佛井水——考虑到布里斯班仿佛春天一般的适宜气温,这种感觉可以说是很愉悦的。据导游同志所述,我们的行为被称作“City Walk”,专属于某些没事干的闲人,因为“布里斯班的娱乐手段很匮乏”。事实的确如此,一路上我们见到了一大堆中老年人,或坐或立或走;带着小孩的父母也有,相比之下,我们三人显得有些突兀了。其实这样走走对我们这种宅来说是大好事,今天的运动量顶我正常的一周运动量了(这还算上了在学校内部,以及上学——放学的通勤)。即使是现在,坐在返程的飞机上,我的双腿仍然发酸,可见我平时有多宅。



接下来我们的导游同志展现出了他超过一个看过君名的导游的地方:不仅免人工费带我们逛街,甚至还带请客喝奶茶甚至请吃饭(我的天,这就是吧友热情好客的一面吗!),我统计了下,今天他为我们破费了一百刀还要多……哇我们每个人来回花费也才五百刀的说,怎么报答他……当然,澳洲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建国仅123年,是没有什么特色美食的,导游同志带我们去的是他位于购物中心楼上的宿舍楼下的一家中餐连锁。有意思的是,那里的卫生间居然需要服务员把钥匙拿给我们,因为它不对外……非常离谱。

由于导游同志先前15日看君名重映的时候即使提前了半个小时,场里面仍然已经坐了一半,最后更是干脆坐满了……我便提出提前一个小时前往电影院,最后的结果是提前了大半个小时。而很快我们便发现这是多虑了,因为想看的人很多都已经在15日看完了,18日这一班的人数量可以说是可怜,整个厅凑一起都凑不满二十个人。

没事,作为一个作者,为读者服务是基本操作。于是乎,我拿出了我那台同时开个QQ和微信都费劲的笔记本电脑,往座位前方的台子上一架(导游同志甚至还偷拍了张照片),再配上我写作时常见的君名——天气——铃芽OST外放,开启了其实并码不进去几个字的写作模式。不是因为别的,我这人写作的时候,不太喜欢别人看着,会感觉有些莫名的羞耻,思路也会因此受到局限。

更何况,那价值五百刀的电影离开始可是只剩半个小时了,为了它我可是一个月没看君名了。
屏幕亮起,广告开播,但是我不慌,因为我带了耳机……
漏,那刺耳的声音与刺眼的画面很难让人忽视它,我接下来的一刻钟就是在抬头与低头中度过的。要说码字,我这辈子最好的码字体验貌似都是在飞机上,毫无疑问,强制飞行模式是个好东西。至于电影院开始播放广告的时候继续执拗,这作用讲真不大。
在那纠结的一刻钟过完之后,终于,终于,正片来了。东宝熟悉的logo与黑白色的Comix依次浮现,简直要令人热泪盈眶了,除开我并没有这么做这回事,但整个观影中,我的心跳一直很快,这个我不撒谎。
我本很担心我在观影过程中会时不时提醒自己这次观影的价格,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的观影体验。事实证明,我的运气很不错,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电影院所给出的观影体验也的确是在我的破720P屏幕笔记本上所不能及的。当然不值五百刀(都够买台和我现在这台一样废物的新笔记本了),但电影院带来的是音效的全面升华,不论是音量、音色还是音质,都是如此。相较而论,画质上的进步倒是没那么明显,720P的小屏幕与电影院的大屏幕在我看来,似乎线条都很流畅。可能是我这人标准本就比常人低很多吧,由于看了几十次都是小屏幕的关系。至于字幕,我以前略微看过一点英文版字幕,对其水平有一个认知,况且中文版字幕我看着画面也算是能背出来了,这个对我问题不大;倒是苦了F,这家伙第一次看,再加上英语也不是那么好,于是:翻译字幕大量使用英文谚语所致需要文化背景;英语版字幕经常会有内容没翻译出来/用错颜色(把绿色字幕的歌词放成白色的普通字幕);因为信息密度不够很多时候被迫只放普通字幕,歌词或文本翻译只能在人物不说话的时候放;翻译不准确。这四条,说实话,让我很担忧他的观影体验。关于英文版字幕的吐槽可以专门写个两千字,这里放下不表。
带着一颗疲惫但兴奋的脑袋回首望去,如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的确是野田洋次郎的配乐了。如上文所述,电影院带来的最多的是音效上的升华。在其他方面没有过多进步的时候,配乐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体验,更好地做到了在高潮处引人入情。当然,我就不能跟在家里似的跟着唱起来了(笑)。如果放的是交响乐版配乐,效果也许会更好呢,虽然听说交响乐版会喧宾夺主。此外,英语版的片源并不会把主题曲改成英语版,也给了我一点小小的意外,虽然我知道英语版主题曲都是在电影下映之后才出的,但现在可不是重映了吗?

其他观众似乎还是有些缺乏耐心,甚至有几个一看到演职员表出现就走了,他们想必一定不是新观众了,知道没彩蛋;还有一大批看了三分钟后也退场了。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节省这五分钟。重映多难得啊?即使是正常人在家里吃完饭去赶一场电影,也不至于差这五分钟吧?是《没什么大不了》不好听了,还是工作人员赶人了?都没有吧?
就像以往一样,我一直等到了最后一刻才收电脑……啊,不对,才站起身。
之后的事情就是导游同志的自由发挥了,他提议去博物馆看看(是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我看着标本分析homologous structure和analogous structure的博物馆哈哈)。对此有些漫无目的的我并不介意,就像F一样。记得小学时我的课外知识比现在渊博多了,来了澳洲全都丢光了……不过在博物馆,还是能认出来好几种动植物的中文名字的,我才不说是借助了英文名提示呢。当然,也得知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以前我看到有纽约与伦敦在以每年20毫米的速度远离彼此,便以为这是所有大陆漂移的速度,结果澳大利亚的速度是50-70……期待看到它有生之年飘到南美洲()

因为一些速度上的误判以及自由发挥的弊端(以为有时间从而跑去吃“饥饿的杰克”(什么鬼名字),说来这样的一天是快餐当晚饭可真是很奇特的收尾),我们并没有按时赶到火车站……
啊……哈哈。

这里就不得不吹一下我那思维缜密的计划制定的时候的基础思想了。(要不要脸!)那就是,一切时间都可以挤占,但是必须保证可以按时赶上来回的飞机,期末缺考的代价过于沉重。
于是,我查清楚了通往机场的轻轨班列,并要求目标是至少有两班列车可以乘坐(错过后下一班是半个小时以后,那意味着被留在布里斯班),否则其他两位的意思似乎是赶那最后一班列车(实际上并不是,他们俩根本没查过时间,只是估计了一个数。那恰好是最后一班列车预定离站的时间。),那样我们人自然就没了。
所以,明明还有十分钟却慌里慌张的我,与跟导游同志道别之后不紧不慢赶上来的F,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实话,这是整场旅行中,我们状态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比他焦虑很多。(当然跟我主导这次旅行有很大关系)

不论怎么说,返程很顺利,除了我忘记外放BGM“飞騨探访”“图书馆”和“三叶的主题曲”,没能在场景上牵强附会一下以外,其他都好——在布里斯班机场我是这么想的。
剩下的是我上了飞机才想起来的事情:没在离开前来张合照,而且没给午饭来一张照片,亏大了(哭)
整个回程都是在一片漆黑中度过的,我喜欢在白天乘飞机,虽然F喜欢夜景。


总之,还是安稳落地啦!
希望大家能像作者君一样,去追逐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呀!
总有一天,你们也会变得幸福起来的哦!
作者君18/06/2023于墨尔本机场
后期配图于19/06/2023

今天考完数学的第二张卷子与理化合卷回来配图,感慨万千,这的确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旅行。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一是使人身心愉悦,二是使人对未来充满期望。这是我在谷歌上找到的第一个答案。
这次满足了这两个要求吗?
满足了的。
所以这就是旅行,甚至让我开阔眼界的,不只是这次旅行本身,而是很多很多其他的东西,还有一些结论的确认。
今天通过考试确认的事情就有,学习的努力绝非一日之功。在考试之前的一天去进行这么离谱的事情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发挥,朋友们倒有的是在考试前表示学习到凌晨、把CPU干烧了、一天时间学习了两个学期的知识的人,在考试后同样诉苦说什么物理部分的卷子是正常水平的想死化学部分就是超级想死啦,考完之后会收获一个刀枪不入的心态与屎一般的成绩啦。其实作者君当一个学渣会更符合你们的利益的,那样就不会有这个月的断更。但很不幸,君名把我从躺平的废物拽成了努力学习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人。
我们明天更新见!


有奖竞猜,图中这是什么情况?拍摄点在哪里(墨尔本/布里斯班)?
第一个评论区猜对的(需是粉丝),作者君赠送一个月“2233电子喵”装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