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2020-08-21 20:54 作者:法海不懂哀  | 我要投稿

    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接触鸦片战争是初二的第一节历史课。老师沉默地在黑板上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几个大字,随后转身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大家在他不同寻常的眼神中明白这节课的内容不简单。我记得大家都很认真地听了那节课,下课后大家叽叽喳喳地吵成一团。在他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曾经的中国。

    记得那时的自己除了憎恨外国侵略者外,心中想的只有一件事,趁着国家现在的强大,让昔日的侵略者付出代价。现在想想觉得当时自己实在幼稚。

    如果说当年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给我打开的是中国近代的大门,那么茅海建教授就是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为我展示了那门后复杂有沉重的世界,这本书又被称作鸦片战争再研究,显然茅海建教授有着和前人不同的观点,在本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对人们公认的大臣琦善叛国的质疑。首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事,另外琦善一家世受皇恩也没有叛国的动机。同时在那时的国人眼中大清乃是天朝上国,英国只是夷蛮之人。

    通过对琦善叛国的质疑,作者是想引出国人当时的思想状态,国人于洋人面前以天朝上国之人自居,另外这里的质疑也是想表明当时的社会状态,琦善的大多行为其实都是皇帝道光的授意,他的下场更多是为皇帝承担罪责,当时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永远是对的,所以在这里作者已经向我们展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国人的愚昧无知,统治者的骄傲自大。然而这一失败并未使大清的统治者明白大清面临的问题,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剿夷不力。

    接下来就开始了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详细分析,第一个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军事力量的差距。复原一下两国当时的军事状态,英国刚刚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它的装备大清别提拥有,许多是连见都没有见过,他们的船只已经开始使用蒸汽设备,每条船上有着数倍于中国的大炮,反观中国威震四方的炮台早已锈迹斑斑,炮弹打不出去,甚至会在原处爆炸,士兵们的战斗力早在鸦片地影响下降到最低,枪支也被他们换成了鸦片,所以当时的战争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国人们拿着大刀长矛背后也许还背着烟枪冲向敌人的火炮阵地,如韭菜般一茬有一茬地倒下。木质的帆船在敌人的炮火下毫无还手之力,官员们拖着肥胖的身躯仓皇而逃,任由背后的士兵们无意义地赴死。

    第二个原因与大清的骄傲自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迫切地需要市场倾销自己的产品,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大清,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此时已经不在如从前一样令人畏惧了。根据他们侦查的结果,大清的炮台早已锈迹斑斑,人们思想愚昧不堪,统治者贪图享乐平,军官腐败无能。然而在他们向中国销售产品后问题出现了,在中国的通关政策下,大英帝国竟然在赔钱,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果。于是一大批商人在英国女皇的默许下开始将鸦片送往中国,于是大批的利益涌向英国。此时国人中也逐渐出现了有识之士,林泽徐地出现促使了战争的到来,他果断的禁烟政策与行为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人的气焰,也同样激起了他们的怒火。于是战争终于来临了。

    在武器落后,士兵战力低下,指挥者无用等等原因地影响下,战争的局势呈现一边倒的状况,林泽徐迅速被当成替罪羊发配边疆,朝中连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读到这时让我不禁为官场的黑暗感到心酸,更为林泽徐所受的不平待遇感到悲愤,为什么英雄确要被罚,即使是过了这么多年也已经明白那是国力弱小下的无奈,是掌权者为了保全国家不得不作出的牺牲,我还是没有办法平复下从初中便积郁在心中的不甘。

    在书中了解到了鸦片战争的初战,总兵大人在英军满载武器的战船进港后还认为英军跟本没有与大清作战的勇气,这只是被海风吹到这里的船只,没做出任何防范的措施,让人十分无奈,堂堂总兵大人也是这般昏庸,令人无语。这是也有一位中国人令人眼前一亮的出现在书中,在英军发出最后通碟后,勇敢的儒吏定海知县姚怀祥匆匆的赶赴英军的战舰说出了如下这番话“你们把战争施加于民众身上,而不是我们这些从未伤害过你们的人;我们看到了你们的强大,也知道对抗将是发疯,但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尽管如此做会遭至失败。”这几句话不见国人常见的那种无知的傲气却说的不卑不亢,尽显中国人不畏外敌保家卫国的本色。然而初战的结果却令人不忍直视,参战一千五百多人在敌人的炮火下四散逃逸,战死十三人,战伤十三人,还没有被击毁的战船数量多,那位总兵大人也在受伤后内渡后死去。但是这一战也不全是国人的胆怯弱小,姚怀祥知县在自知不敌的情况下悍然投水自尽,尽显儒吏风范,这样的人物应当被历史所铭记。

    接下来英军封锁海岸各地官员错误地上报情报,道光竟然在二十天后才明白英军是在发动战争,然而那是英军已经闯过天津,再这样的情况下道光迅速的进行了妥协签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了饱受欺凌的近代。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中国一步一步地加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每每回首这些不堪的历史都应该促使我们这些国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