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二男生掰手腕,导致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竟比老人还严重!

2021-06-17 20:30 作者:大城小医  | 我要投稿

湖南长沙某大二男生竟然在与同学掰手腕的过程中突然手部变形,随后送医确诊为粉碎性骨折,医生指出患者的骨密度比老年人还差,骨质疏松病情严重,看来补钙已经不再是老年人才需要关注的问题了,年轻人也该重视起来。

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量降低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者正常的日常活动导致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又以椎体骨折最常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女性尤为突出,一般在绝经后5~10年内就会出现症状;男性6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升高;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也不是不存在,医学上一般称之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的诱因

1. 基因:科学研究表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有明显的种族特征,白种人高于黄种人,黄种人高于黑种人。

2. 老龄化:年龄增长、女性绝经、身体衰退,骨密度下降,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自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3. 遗传:如果有过脆性骨折家族史,那么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会高于一般人。

4. 不健康生活方式:比如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维生素D缺乏、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都是诱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5. 其它疾病:一些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同样有可能诱发骨质疏松,比如: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等。

6. 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必然导致机体骨密度降低,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年龄、体质量与骨质疏松风险风险级别的关系

如何应对骨质疏松?

1. 调整生活方式

①加强营养、均衡膳食:日常饮食建议高钙、低盐、适量蛋白质,均衡膳食,推荐每天蛋摄入300 ml牛奶或奶制品。

②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适当晒太阳,一次15~30 分钟左右即可,1周2次,光照能够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但需要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③规律运动: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运动可以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减少跌倒风险;运动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应当咨询专业医生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④戒烟限酒。

⑤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

⑥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2. 药物

①钙剂:充足的钙摄入有利于获得理想骨峰值、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 mg ;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 000~1 200 mg,根据相关保健品的产品说明,适量服用即可。

②维生素D:充足的维D有助于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D不足可能影响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

③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这类药物只适用于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患者、或骨量减少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

④绝经激素治疗:此类药物可抑制骨转换,减少骨丢失,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风险,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措施。

医生必须强调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所以高危群体必须注重早期筛查与识别,尽最大可能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大二男生掰手腕,导致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竟比老人还严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