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你读过我的诗,你见过我的字吗?

1、杜甫

杜甫是诗圣,这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杜甫的字,据说也很不错。
杜甫自己在诗里吹过好几回: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莫相疑行》)
据看过的人说,杜甫的字确实还不错,只可惜今天已没有流传:
世号诗史,于楷隶行草,无不工者。(元·陶宗仪《书史会要》)
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元·郑杓《衍极》)
2、薛稷

作为书法爱好者,杜甫见过不少好东西,比如说薛稷的作品。👐
薛稷,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四大家”,代表作是《信行禅师碑》。
薛稷曾给普赞寺题额,据说每个字都三尺见方。🔲
杜甫在《观薛稷少保书画壁》里说了他的观感: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除了薛稷,杜甫还见过草圣张旭的作品。
关于张旭,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有一个传神的描绘: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有一首《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是这么夸张旭的草书的: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3、李潮

杜甫还有个热爱书法的外甥,名叫李潮,杜甫给他写过一篇长诗《李潮八分小篆歌》。😝
正是在这篇长诗,杜甫提出了他的书法审美:
书贵瘦硬方通神。
诗歌不是论文,很多事只是点到为止。
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这个“书贵瘦硬”有没有限定条件,是不是针对某种书体,是不是对时代书风的回应?🤣
有人认为“推崇瘦硬”是杜甫一贯的美学风格,他也是这么评论画的,他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里曾吐槽韩干画马不够瘦硬:
干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书贵瘦硬”这个观点,最出名的反对意见来自苏东坡。😒
也是,看苏东坡的书风,会同意“书贵瘦硬”就见了鬼了。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里写了这么几句: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就跟环肥燕瘦都是美人一样,凭什么说书法一定要瘦硬?
其实,苏东坡的潜台词是,难道写成我这样就不好看吗?🙄
4、张旭

说回《李潮八分小篆歌》,杜甫在诗里吹李潮,说他的小篆直追李斯: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为了捧一个,甚至不惜打一个,杜甫说虽然张旭的草书很好,但草书不如篆书高古:
吴郡张颠夸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
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都不认为李潮的书法有多好,跟张旭更是没得比。☺
是杜甫的审美有问题吗,还是杜甫睁着眼睛说瞎话?

关于这事,学界还有争议。
有人说是杜甫偏爱自己的外甥,但李潮的外甥身份其实很成疑。
考察杜甫诗文,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但他的妹夫姓韦,不可能有姓李的外甥。😶
或许,李潮是什么远房外甥,又或许,李潮就是来碰瓷的。
杜甫在诗的最后说: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我在巴东碰到李潮,他求我写诗求了一个多月。
我现在已经老糊涂了,李潮啊李潮,我该拿你怎么办啊?
所以当时很可能是这样的,李潮逮着杜甫,让他写诗夸自己,杜甫怎么也推不掉,于是只好写了这么一篇。😪
但杜甫心中并不认可李潮,于是故意夸得很离谱,因为过分的夸奖其实是一种挖苦……
文字 | 写字作诗都不会的咸鱼癸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