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
2022年汉硕考研初试已经落下帷幕,小伙伴们都考得怎么样吖?每一年汉硕考研结束,都会有很多同学就会来勤.思咨询当年的汉硕真题形式、出题思路等。
因此,贴心的小思在202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初试结束后,联合勤.思教研室老师们撰写了此系列真题分析文章,力求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此外还为大家整理了复试建议干货。22和23的小伙伴都可以来看看哦~因为时间紧张,难免有个别问题有错误,如果大家有疑问,可以及时反馈,同时我们也会在各大平台上传2.0版本。
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题延续了其一贯的风格,考察内容基础,难度在中等稍偏下水平。但是每一年北外试卷的考察形式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变化,试题相对比较灵活。
今年从题型的分布及分值情况来看,专业一部分将“语言文字应用题”归并到“语言分析题”中一起考察;专业二部分将小案例提前到“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引论部分判断题及选择题分值有小幅度增减,简答题的考察形式从选择差别项更改为知识点的对应及排序。
从考察内容角度来看,专业一部分调整了汉字的考察内容,今年更加注重汉字结构中部首及部件的意义,同时加重了对汉字六书意义理解的考察。专业二部分调整不大,整体上依旧重视理论与教学的相结合。
此外,今年真题中语义场、彩陶文化、古代乐器分类等相关知识点在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冲刺模拟卷中有所涉及,具体答案,勤思学员可以自行参考。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汉语基础】
今年专业一部分依旧重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重点放在了词汇和汉字两个部分。和21年真题相比较,今年在汉字的考察上难度有所增加。去年汉字部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例如改错字、分析结构、辨别造字法等。今年删除了改错字及汉字结构分析,替换为两个10分的简答题,重点考察了汉字的理据性,例如部首意义、对六书的理解。更改之后的考察形式对考生汉字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汉字基础知识的把握,还要注重对部首部件六书等内容的深入理解。词汇部分考察重点依旧在于词的结构、来源以及语素、词、字之间的关系。例如:
例1:海啸、呼啸结构方式分别是()和()。(22年北外真题)【勤思要点解析】主谓型;联合型。“海啸”中海是陈述的对象,表示“什么”、“谁,“啸”是陈述内容,表示“怎么了”。“呼啸”中“呼”和“啸”
都表示方式,属于联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北外专业二每一年题型都会有一定的改变,但一般变动不会特别大,考察内容大体也遵循往年真题的规律,所以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考北外往年的真题。今年专业二部分的改动主要在案例分析的出题角度、引论分值的变动以及简答题形式的更改。21年北外的小案例从教学法角度出发,侧重于考察考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对各教学法特点的掌握。今年的小案例划归到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了课堂管理的相关知识。对考生课堂教学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引论部分考察的内容相对基础,侧重于检测考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简答题部分难度稍大,今年将选择差别项更改为知识对应及排序。考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同时还需要对该理论知识点有一定深入的理解才能够解题。例如:
例1:说明下列各项体现了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什么原则,并对这些原则的重要性排序,说明你的理由。(原则1个1分)
1、语言材料必须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要有真实性。
2、教材要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特点。
3、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4、教材内容和形式生动有趣,能吸引学习者。
5、教材内容在基本知识介绍和技能训练的安排方面,要平衡协调、有一定的章法。
【勤思要点解析】1、实用性;2、针对性;3、科学性;4、趣味性;5、系统性。这五点原则在第二语言教材编写中都非常重要,按照重要性排序为针对性>
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针对性应该是放在首位的,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特点及学习需求,只有符合学习者的特点及学习需求才能达到学习目标。其次是实用性,第二语言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交际,因而真实的语言材料才能让学习者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突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有利于语言教学的循序渐进。在考虑到前面三个因素之后,趣味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减少学习过程中的遗忘。
系统性不仅是语言教材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样也是其他类教材应该遵顼的原则,这是一点基本原则。
文化部分考察形式和去年基本保持一致,考察内容每年都相对比较稳定,重视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但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文化内容的考点和其它科目相比更加细碎、分布也更加零散,在复习备考时记忆负担比较重。勤思建议同学们文化复习时,尽量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利用卡片、词条等形式帮助小知识点的记忆。同时在基础知识全面复习到位的情况下,结合勤思的通关宝典,利用题目训练来帮助自己查漏补缺。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几年专业一的试卷结构、试题难度等变化都不大,但非常重视考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出题形式上越来越灵活多变,所以勤思提醒考生们,首先要夯实基础,充分理解基础概念。在此基础上,注重语音、词汇、文字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训练,并适当结合题目进行练习。在复习过程中利用框架、导图等工具将词汇、语法部分知识形成体系,在应对简答、分析题时可以准确定位知识点。专业课二的复习要全面覆盖书本,熟读、精读教材,准确记忆知识点。同时不要忘记案例分析的写作练习,在练习中不断整理思路,建立属于自己的答题框架。勤思的相关专题课程如案例专题课,现汉、引论、文化刷题课都是很好的助力课程,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相关课程辅助学习,乘风破浪!
(四)关于初试查分排名
初试成绩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左右公布;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对于分数高还是低等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偏高,有些就偏低。
从出分到复试,1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准备充分的你实现逆袭!大家最好能看到与你报考同一个院校与专业的排名情况,这样会更有一些胜算;可以搜索公益的“勤思考研院校报考助手”,来提前关注,出分后可以进行排名;(五)关于复试的准备
提到复试,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大波疑问:
自我介绍如何挖掘个人亮点,扬长避短?
中英文面试题目都有什么,如何准备?
我要考的学校往年的笔面试真题怎么找?
怎么联系到我要考的学校的学长学姐,怎么选导师?
......
要知道从出分到复试,通常一个月的时间,你准备得越早,得到的信息越多,意味着上岸的机会越大。
言归正传,汉硕考研复试有三大考核点——专业课问答、综合素质考察、英语应用能力,一些院校要求的试讲、课堂问题的处理、才艺相关问题,这里也是归纳到综合素质里面;
第一考核点:【专业课问答】
汉硕考研复试涉及专业的重点科目如现代汉语、中国文化、引论和跨文化知识部分,考察的侧重点更在于实际的应用。此外,小伙伴们要重视“如何教…”
“如何设计…”“如何处理…”类的题目训练。如上外考察过“语气词如何教学”,对基础知识巩固阶段,勤.思给学员提供了复试课程的资源包,设计类的课程,勤.思有专门的跨文化交际类互动打卡小课,在互动学习中学会了如何处理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问题;
另外,复试笔试部分,由于疫情原因,近两年很多院校改变了笔试的考察形式,或采用问答形式,或加大专业面试的比重,等等。
第二考核点:【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复试环节一般考察的是听说能力。常见的考察类型如自我介绍,常见英文问题的问答,也有的院校会涉及一些专业词汇,所以大家一定在备考阶段多听、多读、多练;英语能力的提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是,通过备考阶段的训练也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的,为此,勤.思今年也为大家开设了英语打卡训练群,欢迎小伙伴们多多加入。
第三考核点:【综合素质考察】
复试环节主要看我们考生的综合素质,导师主要看重大家的回答问题的逻辑思路、基础知识的储备量、面对压力性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待师长的态度等方面。综合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自我介绍,如何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优点,学习成果展示给考官,是我们复试的第一步。所以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提前准备,此外,自我介绍中也会有很多延展的问题,如报考动机、兴趣爱好、研究生规划等,所以一定要提前训练,可以和自己的父母,朋友,也可以对着镜子都是很好的选择;
礼多人不怪,在复试的考场上,也要重视礼仪,我们大家一定要谦虚、真诚地回答考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