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卖猪肉的老陈(三)

2021-03-25 14:08 作者:烟台老科  | 我要投稿

“养儿为防老”这句话深入人心。生了女儿后,老陈一直想让媳妇再生一个,哪怕是女儿,最起码有个伴。

老陈媳妇不愿生,主要是:一个是怕疼,再就是当时计划生育管得严,超生要罚款;最主要的是,买卖竞争激烈,不好干。加上那时,老陈在帮小舅子还债,这事就一直搁着。

直到还完债务,再加上女儿已经八岁上二年级,老陈又动了念头。说也是,女儿上学后,老陈中午赶完集,回家总感觉空荡荡的。

于是,老陈动歪心思让媳妇怀上。媳妇非常生气,不想要。老陈就把老丈母娘接回来住,一者陪伴闺女说说话,省得烦燥;再者,劝说闺女别做傻事,该生就生下,别心痛钱。看老陈这样,媳妇也没办法。其实老陈媳妇想得开,就是生了个儿子,将来也不会呆在家里,都要到城市里工作、生活;看一下现在农村还有年轻人愿意呆在家中?

那时候生孩子,都是在乡镇卫生所,还有在家里生的,村里都有接生婆或者赤脚医生。生产时,疼得媳妇直叫唤,正好老陈站在床边,抓着老陈的胳膊一口咬下去,老陈忍着疼,用另一只手抚摸着媳妇的额头。不过还算顺利,伴随着婴儿一声哭叫,护士说,是个男孩!老陈美的亲了媳妇一口,接着又是分糖又是送鸡蛋;那得意忘形的样子,就差再抱着护士转一圈。

儿子小时候由奶奶或者姥姥看护着,姐姐放学回来,会抱着弟弟玩一会,再去写作业;看来姐姐也很喜欢这个弟弟。

儿子大一点的时候,奶奶会抱着到学校门口等姐姐放学。看到姐姐走出校门,弟弟会高兴地蹒跚着跑向姐姐,姐姐看见会跑过来,先用头顶顶弟弟的额头,亲一下胖嘟嘟的小脸,再高高地举起,抱着弟弟转几圈,然后抱着或者背着一起回家。


孩子一年年长大,新的烦心事又出现了;姐弟俩调皮捣蛋倒好说,无非是弟弟贡献自己的的零花钱买好吃的拉拢姐姐,姐姐吃了弟弟买的零食不带弟弟玩,或者被姐姐弹两个脑瓜蹦,哭着找爸爸、妈妈;可是学习的事让老陈焦心上火。女儿学习也比较努力,可是成绩一直上不去;上补习班也没有多大效果。相对比儿子,根本就不爱学。

老陈没念多少书,总期望着子女能考上大学,特别是儿子,那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事,还关系着光宗耀祖。

女儿没考上大学,也不愿回去复读,就到工厂上班了,这下老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礼拜天,假期老陈花钱请了家庭教师,来给儿子补习,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进步,钱倒花了不少。

特别是在县城读高中时,一天中午,老师打来电话叫老陈到学校来一趟。原来今天儿子没有上课,逃课到驾校看学员练车去了。老陈当着老师的面,狠狠地踹了儿子一脚,骂道,“小兔崽子,想气死老子啊?”即使满肚火气,也要给班主任、校长说好话,赔不是。

校有校规,为了整顿校风,学校让老陈领回儿子,在家反省一个礼拜。

回家路上,老陈直骂儿子,“TNND,这是谁家的种?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老陈忘了自己小时候不也是不爱读书,连初中都没毕业,还好意思教训儿子。

老陈媳妇也在气头上,铁着脸,没好气地说,“能是谁的种?还不像你了?”“不让你生,你非得生!这时候你问是谁的种!”

“……”老陈摸着胳膊,也不敢再说话,闷着头开车。

回到家里这几天,儿子非常抵触。老陈让过去我开导开导。

我对老陈的儿子说,“小陈,你知道你爸爸是为你好,为了你考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叔,我知道,可是我根本就念不进去。”

“你爸爸不是给你请过家教么?怎么会念书不跟趟?”

“老师只管在那得吧得吧讲,我根本就理解不了,也听不进去。”小陈委屈地说。

“要知道,你爸爸请家庭教师,是按点算钱的;听不进去,为什么不跟你爸妈说呢?你爸爸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杀猪,也不容易啊。”

“我知道爸妈挣钱不容易,可是我怕她们凶我。”小陈带着哭腔说道。

为了缓和气氛,我问道,“将来有什么打算?要知道,将来没有文凭,很难找到好工作。”

“叔,我爸爸没念多少书,不也过得好好的?还有驾校的教练也都没有多少文化。”

“驾校?教练?”我顿悟,“你是不是经常到驾校去?”

“是,我经常在没有班主任课的时候去,那天停的时间长了,耽误班主任的课被发现的。”小陈低着头说,“我觉得,混个文凭,不如学个技术。”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读高中了,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考个好大学,毕业了能在机关单位或者国营企业找个好工作,挣钱还有前途。”我只能这样说了。

“考个好大学?一个学校一年能考几个?班里学习好的都难说。叔,你看我能考上?”

“……”我有些挠头,“看来你是有打算了!”

“是的,我想去学修车。”小陈可怜巴巴说,“叔,我爸就听你的;你帮我劝劝他,我不想再去学校了。”


“学修车?年纪轻轻的学修车,你吃得了那个苦么?再者,你觉得修车有前途么?”

“学手艺,我能吃苦;现在驾校里学车的主要是中年人,再就是年轻的,还有一些年轻女人。而且都是半年前就报名的。”小陈侃侃而谈,“有一些中年人就是有了钱,想买车,先学驾照;年轻人肯定以后也会买车。”“你想一下,都去学车,买车;将来车出了问题,自然要找修车的。现在去学,能占有先机。”

“汽车更新换代很快,没有一定的知识点,将来恐怕很难应付得下来。”我只能往知识面引导。

“更新换代快,先学会基础的,以后慢慢再学吧。先学的赚钱,后学的恐怕只能喝汤了。”

听着小陈前前后后的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想起,我是不是被他洗脑了?

我只能跟老陈两口子,重新商议小陈念书的事。既然孩子选择了,老陈两口子也只能这样了。

老陈到学校处理好关系,保留小陈的学籍。如果小陈在外面能学好,则继续留在厂里上班;如果吃不了苦,还可以回校接着读,或者转过年留校复读。

老陈两口子曾经到汽修厂探望小陈。当时如果不是小陈叫了声“爸、妈”,老陈两口子都认不出,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满手满脸都是油污,站在身旁打招呼的是自己的儿子。老陈媳妇当时就掉泪了,非要拉着孩子回家。

修车的老师傅说,“学手艺就要先学会吃苦。修车只能从拆卸学起,拆卸多了也就琢磨出门道了。再者厂里晚上不定期,进行技术交流,经验总结。”

看着厂里的工人虽然满身油污却不颓靡,忙活却都乐观积极;再加上小陈也不愿意回去。老陈媳妇也不好再强求,只是再三叮嘱儿子,“吃不了苦,咱就不干了,打电话给我,我和你爸来接你。”

其实老陈年轻学艺时,不也这样辛苦么?有句话说得好“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小陈也真是好样的,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三年后,小陈可以独立操作,月工资能挣五千多块钱。其中个苦,自有自己知道。

小陈是成功的。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一定是荆棘遍布,若能忍受遍体鳞伤之痛走过去,所见必是康庄大道,但若意志不坚定,半途而废,甚至转投歪路,那只能踏入一条不归路。

我们要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是去粗暴地干涉。为人父母者,都会有意无意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让孩子去承担,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甚至把一生的志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上走,即便是孩子并不适应,或者不喜欢,也要强行施加。不仅耗费了物力财力,倾注了心血,更带来家庭的沉闷,影响着家人的和谐和睦。

我们都尝试改变别人,其实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当我们改变了对别人的看法,其实对方在我们眼中已经改变了。



卖猪肉的老陈(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