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越多越好吗?

很多人认为,练字,当然是越多越好了,熟能生巧嘛。

而我的上课风格是,写完范字并讲解后,只让学生写3个。
3个!
你没有看错,是3个。
写完3个后,我点评,指出问题,然后再让他写剩余的半行,很少让学生一次性写很多。

为什么呢?
难道不是越多越好吗?
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让你写成百上千个字,写满一篇,
你还会每个字都认认真真写吗?
你还会认真观察老师的范字吗?
你还会认真找自己的问题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写的越多,往往越不用心,
写的越多,往往是在重复错误
写得越多,越没有感觉(失去对美的敏感)
写的多,不代表写的好。
对于低龄、初学者,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少写、认真写,重在观察、找差距,而不是随意写、疲劳写。
上课的意义在于,老师可以指出你的问题,纠正你的错误,有针对性地指导你。而字帖、视频也是学习的好帮手。

在多次、反复的纠正中,你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了错误,你就进步了,而不是盲目多写,重复错误。
那练字就不能多写了吗?
当然不是。没有任何人能跨过勤而取得成就。没有多写,就不会巩固和提高,就不会从量变到质变。

这不矛盾吗?
不矛盾。
因为少写还是多写,取决于你所处的阶段。
什么时候应该多写?
当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会观察分析一个字了,能找出自己的问题了,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并且主动想写的时候,就可以多写,也必须多写了。
那时候的写,是主动地写,而不是被动地写;是自觉地写,而不是盲目地写;是觉醒地写,而不是机械地写。那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书写的乐趣。
练字,只有在千万次重复、千万次刻意练习后,你的笔画才能有力、结构才能精准,你对汉字、书法的理解,才能深刻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