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弹吉他混音心得分享-压缩

这篇文章会分享我在混音时总结的一点小经验,可能不完全正确,但希望能对你有用。

压缩的基本概念大家应该都清楚,不清楚的话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
所以基本的概念我就不讲太多了,这期我想分享的是我对压缩的用法。
阈值:
阈值的设定可以有很多,在指弹吉他里,敲击吉他(也就是鼓)的声音是和主旋律,和声,根音等混合在一起的,所以给指弹吉他做混音,说是做母带也好像没什么问题。。
因此我们拿到的指弹吉他干音经常会是这种情况的:

这时候我们想让弦音变得更清楚更大声,我们的压缩阈值就要设定到压缩鼓而不压缩弦音的位置:

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变相增大了弦音,让音乐听上去更紧实更大声(毕竟响度越大听上去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压缩会让鼓的声音发生一定变化,所以一定要谨慎使用。
而在没有打板的曲子中,经常会有演奏者为了突出情绪变化而在演奏动态上变化的很大(也有可能是演奏失误),事实上这个动态有可能过大了。所以我们一样可以对这个音频进行压缩。

这时候阈值的设定可能比压缩鼓要更难,因为鼓的声音较大,阈值比较好掌控,而慢曲的阈值需要比较精准,保证只压缩过大的动态而保留大部分的动态。
启动时间/释放时间:
这两个参数可以改变音头和音尾。
这里我觉得用图片演示比较好。
我们用一个音作为演示:

我们把启动时间拉慢,释放时间拉慢:
这时候因为启动时间变得很慢,压缩还没反应过来时,音头就已经溜过去了,所以音头并没有被压缩过,而音尾因为释放时间很慢,所以一直被处于压缩状态,导致音尾比干声更平滑。
这样的压缩带来的直观感受是:音头冲击力十足,音尾变得比较平滑。

我们把启动时间拉慢,释放时间拉快:
这时候启动时间一样很慢,所以没有压缩音头。而释放时间很快,导致了音尾没有被始终压缩,所以保留了一部分动态,整个音频呈现的是全程近乎一样的音量。
这样的压缩带来的直观感受是:音头有轻微的冲击力,音尾延音更长。

我们把启动时间拉快,释放时间拉慢:
如果单看波形也许和上一个音频差距不大,但实际上听着是不一样的。这时候音头和音尾都被压缩的很厉害。如果你使用的压缩有带一定的谐波失真,那么音频的音头音尾也许会比上面的音频有些许变化,也许会更好听,也许会变得刺耳或沉闷,这取决于你的压缩。
这样的压缩带来的直观感受是:音头圆润,音尾平滑。

我们把启动时间拉快,释放时间拉快:
我们可以看到音头被压缩的基本看不见了,但音尾释放时间很短,所以基本保持着没有压缩的样子,所以只有音头得到了改变。这样可以为声音的音头带来一定的改变,根据情况不同这种情况有好有坏。
这样的压缩带来的直观感受是:音头变得圆润,音尾延音更长。

并联压缩:
在FX轨上使用压缩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不是秘密武器的秘密武器了。
并联压缩可以放大细节而并不会过多的影响动态。——《混音通用指南》
这里因为篇幅原因不能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多多尝试。
谐波失真:
通常情况下大家称它为“音染”,也就是音频染色。
这是一个源自于硬件压缩的概念,因为硬件在使用时总会产生一定量的谐波失真,从而使音频会带有这个压缩产生的独特的魅力,这个谐波失真也许会很好听,也许会很难听。当然现在流传下来的传奇级压缩硬件基本上都带着独特的风味,而很多插件厂商正在努力把这种硬件带来的音染应用到插件上去。尽管大部分的插件效果和原始硬件差距可能还很大,但它们胜在比硬件更加方便更加便宜。所以我们仍旧可以使用它来获得一些独特的味道,这些音染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混音师的秘密武器。
以上是我对指弹吉他压缩器的理解,如果有任何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正与讨论。
另外我讲这么多也是要恰饭的,所以在这里打一波广告
欢迎来我的淘宝小店约混音单,价格差不多是一顿饭,店铺名 Drop D studio
文:弦花
转载请获得作者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