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码圈初体验:需拿出十二分的精力
刷题刷不下去了去看了几篇博客,只能说程序员可真没那么简单,而且其实内部壁垒是很有存在感的,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突破,至少刚毕业的学生有母校背书就能省很多事。我原以为码农圈只要代码能力强就能横着走,英雄不问来处,但大厂还是看背景的,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公司自然有同事们搭着一起上升,一般的公司同事是一般的上司管理能力也是一般的,要在平地上甚至泥淖中要靠自己一个人上升一个平台,真是不容易。其实好的策略是,不管学校知名与否,咬牙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毕业有机会就去大厂,没机会先在小公司里磨会儿技术,但在毕业近几年之内一定要去到大厂。搭上车了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上过车了才知道在高速公路上跑是什么感觉。
除了这些硬性条件,自己的实力是更大的一部分,需要不断、不断、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没有止境。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前几天的牢骚有点矫情了,大佬加班到八点还能刷题到十一点两点才休息,自己弱鸡成这样,有一个好机会摆在眼前,能去到一个全新的有挑战的圈子,不管计划如何,怎么好意思不努力一把呢。真是舒适圈待久了,把心思养懒了又把自恋程度养高了,整个人整得矫情娇气的。以前小步慢走还能让你顺风顺水砍瓜切菜,现在大佬云集的圈子,这还不得赶紧跑起来?说起来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这段时间这么勤奋过,而现在又还有可再努力的空间,可想而知以前是多么松散了。真是感觉羞愧。
不转码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随便写点什么代码都能突出,毕竟工程嘛,随便混混基本都能混得不错。但到了专业写码的范围,以前那些小聪明就不够用了,得下苦功夫才能行。以前总说计算机是工科的巅峰,数学是理科的巅峰,其他的学科多多少少没那么有挑战性,重复性工作比较多,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比较少。现在有一个高峰在面前摆着了,懒反正是上不去的,这还不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参与进来,未免自己都觉得有点过分了。
再难做的事情,也要做到像模像样才像样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