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两样法宝,普京腰板硬了:乌克兰不服就打

文/刺客
2022年最后一天,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全境遭到俄军巡航导弹的袭击。基辅市长办公室发表声明称,俄军导弹空袭导致基辅市1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此前两天,120多枚俄军导弹袭击了乌全境。
在俄乌开战不久后,有关俄军导弹“不够用”的谣言就在西方满天飞。事实证明,俄罗斯的远程高精度导弹似乎怎么打都打不完。据环球网报道,俄国防部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张图片,内容是导弹发射的画面。图片还配文称:“口径”导弹永远用不完。
对此,有俄媒分析认为,俄国防部此举,是在回应西方一些所谓“专家”的言论,这些人早在今年夏天就已经预测,“俄军用来打击乌克兰高价值目标的导弹将耗尽”。他们做出这样的预测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无法获得制造巡航导弹所需的芯片,所以断定俄军巡航导弹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俄罗斯是军事大国,其芯片制造能力再差,也不至于依靠西方芯片来制造用于对抗西方的导弹,更无须“从洗碗机和洗衣机拆出芯片用于制造导弹”。西方和乌克兰那些所谓“专家”也太小瞧俄罗斯了,如果连用于导弹的芯片都造不出来,那还算是哪门子军备出口大国呢?
事实证明,从今年9月底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之后,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就从未停止过。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之前还大量使用自杀性无人机配合空袭,现在俄军在对乌空袭行动中,基本都使用飞行高度更低、机动性更强且威力巨大的口径巡航导弹。
由此可见,俄国防部在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导弹突击的同时,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上述的配文图片,用事实对西方那些所谓“分析家”进行打脸。俄国防部此举还有向西方叫板的意味:这场混合战争,他们想打多久就打多久,看最终谁的家底先被搬空?
俄军有“永远用不完”的导弹武器,这对普京来说,就是他最终赢得这场战争的“法宝”之一。令西方感到头疼的是,普京用于制胜西方的“法宝”还不止这一个。据《参考消息》最新报道,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有近80%的俄罗斯受访者信任普京,74.9%的受访者认可普京的工作。
俄民众仍然信任普京,这对西方媒体来说,似乎早在意料之中。众所周知,为了鼓动俄民众反对普京,西方为此开动舆论机器,夸大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伤亡率,企图在俄罗斯掀起一场反战浪潮。不过,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却不得不承认,西方很多反对俄罗斯的人预计,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们会演变成为反对普京的政治力量,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大规模发生。
对此,《纽约时报》说:“这种持续的支持,是普京能够避免俄乌冲突受国内影响的关键因素”。显然,这也是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制胜西方的另外一种“法宝”。因为国内民众的支持和信任,普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根本就无需像西方国家军援乌克兰那样,因担忧国内民众的反对而患得患失。
普京日前在克里姆林宫发表讲话时,断定俄乌冲突“有望在2023年底结束”,这就意味着他做好再打1年的准备和决心。俄外长拉夫罗夫曾表示,“俄方关于基辅政权控制区的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建议,应以友好的方式被接受,否则俄军将处理这个问题”。路透社在随后的报道中,将拉夫罗夫的这番表理解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最后通牒”。
普京现在拥有很多制胜西方的“法宝”,而西方在对乌军援问题上,因武器库存被掏空影响军援的规模和质量,而民众不满生活受影响发动的罢工和抗议示威活动,西方国家政客“如履薄冰”。这是因为,弄不好触犯众怒,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就没了。
所以,对普京来说,乌克兰必须按照俄方所提条件,以“友好的方式”解决俄方的合理关切,否则,俄罗斯将会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既然普京已将俄乌冲突重新定义为“战争”,那就是准备对乌克兰大打出手。乌克兰如果还不服,具备“无限量”导弹和雄厚民意支持基础等优势的普京,他可以打到基辅服软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