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碰上地震,限电叠加高温…今年的四川人好难

2022-09-05 17:47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01.


非常不幸,今天四川发生地震了,已致7人遇难。

图片


朋友圈很多成都人说都要被晃晕了,表示这是汶川之后震感最强烈的一次地震。


图片


只看数据可能还没概念,这里有一些网友分享的动图和视频。
高山落下滚石,四川网友看见后,用地道的四川话表示场面惊人。




不可数计的落石,也在阻断交通。318国道多处垮塌、断路,所以现在的泸定段规定只准出不准进。

图片


离居民们生活更近的小区里,网友感受同样明显。
吃火锅,一不小心,鸳鸯锅变成了全辣味;

由于家中摇晃得厉害,市民出门到空旷处避震。

甘孜一座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按照平常应急演练的习惯,就已有序来到操场避险。

图片


离震中226公里的成都,也有不可忽视的震感。
一位居民家里的吊灯在摆动。


图片


另一位居民家里的鱼缸涌出了水。

图片


除了成都,四川其他地区也有体会。

图片


更远一点地方,比如郑州和西安,当地一些人也无法置身事外。
西安的。

图片


郑州的。

图片


它们离四川有些距离,感受到震感的居民倒不是特别多。

但也足以说明,泸定6.8级地震还是带来强烈的震感,并对四川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
然而,这还不是近期四川遭遇的唯一风险和灾害。



02.


必须承认,今年四川人民真的太难了。
先是频繁的极端天气,热得人直发慌

图片


因为高温生病、住院的人都不在少数。

图片


大旱相随而至,地里的庄稼枯死,树上的果子干瘪,种植户损失惨重,却又无可奈何。

图片


就连江水都被晒干了。
水库见底、江河断流,多个乡镇的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出现困难,也导致当地的水力发电大量减少,最后不得不以限电的方式来保障基础诉求。

图片


生活的秩序被严重打乱。
做餐饮的商户看着存在店里的货因为断电无法冷冻保存,于是生生坏掉;没有电力运作制氧,养殖户只好等着数万斤鱼缺氧而死,无计可施。

图片


有些地方连居民用电都无法保障,被迫断电。居民在家无法安睡,于是走上街头寻找些微凉意。

图片


后来,好不容易下了几场雨,高温和干旱缓解了,用电恢复正常,人们都觉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成都疫情又爆发了。
9月1号,成都通知#全体居民原则居家#,引发了一阵屯菜的热潮。

图片


看看最近几天的新增确诊情况,疫情还没完全得到控制。

图片


就在大家因为疫情静默在家的时候,又突然地震了。
有网友无奈地说,“封在家里不知道该不该跑”。

图片


也有下不了楼的,在家里干着急,“慌得要命”。

图片


还看到一些抱怨,说自己跑下楼了,还被门口物业提醒他们回家拿口罩,避免聚集。

图片


不恶意揣测地想,可能物业管理人员在一楼,震感不强烈吧,所以还没搞清楚状况吧。


只能说防疫确实重要,但也别忘了防疫的初心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如果因为防疫,连地震都不让往外跑,那可真是本末倒置了。


看到一个在成都工作的朋友抱怨:

“极端高温遇上限电,疫情隔离碰到地震。老天爷玩我们了是吧?”


还有四川朋友给自己做了份月历,一眼望下来,都是一环扣一环的难

图片


真的太难了。


03.


这次地震,不少人收到了地震“预警”

人类的科技虽然依然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地震波的传递是需要时间的。

利用震中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刚刚发生,地震波还没到达人口稠密处时,有关部门可以把地震到达的时间推送到大家的手机上,让我们有时间去反应。

这是网友晒出这次地震前的预警信号,带倒计时和强度。




图片


长的提前80多秒就预报了,短的也有30秒。

图片


或许有人会疑惑,提前几十秒知道能干什么?
别小看这几十秒,几十秒有时候就能救命。

图片


低层的人可以跑出门,高层的人可以找机会躲到安全的地方。
不同品牌设置地震预警的方法不一样。有博主替大家做了总结,大家可以参考如下设置:

图片


很多安卓手机自带地震预警功能,但国内的苹果手机需要下个软件。

图片


虽然这样说很像广告,但其实这个APP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ICL推出的地震预警手机客户端,成立于汶川地震后,主要致力于减少地震危害。

图片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警地震,就算只有20秒的时间,有时候也能救命

推荐大家下载。
记得开启“始终”位置权限、通知权限、无线和移动数据。

无论怎样,都祝福大家平安,不要再有灾祸了。




疫情碰上地震,限电叠加高温…今年的四川人好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