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贵州商店一名会计,2个异常表现,暴露中统少将身份
1957年5月19日的清晨,一个叫刘正刚的会计,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了。他是濯水镇上一家公私合营商店的会计,每天都要早早赶到商店去开门。可是正在他洗漱的时候,两个公安人员突然将他逮捕。奇怪的是,刘正刚对公安的到来并不惊讶,反而说:“我早想到有这么一天。”
这个被抓的刘正刚,其实是潜伏的中统少将。那么,他是怎么露馅的呢?
刘正刚的老婆听见响声出来查看,看到自己丈夫的手上已经多了一双手铐,一脸吃惊。
紧接着,两个公安人员拿出了逮捕手续,准备把刘正刚押走。可是刘正刚的老婆却不理解,问是不是抓错人了?毕竟这么多年来,刘正刚在镇子上一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会计而已,和她也生活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成了特务?刘正刚听了,却苦笑起来,他承认了公安人员的说法,被带到了重庆。
刘正刚的真名叫郑蕴侠,是黄埔四期生。因为受到陈果夫和陈立夫赏识,加入了中统。1946年2月10日,他奉命带着手下去重庆校场口打砸现场,破坏会议的召开,把李公朴等60多个进步人士打伤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校场口血案”。1949年,郑蕴侠被任命为少将。眼看重庆解放,蒋军高官们都忙着逃命,郑蕴侠也打算逃去台岛,但是机场被炸毁,他只能逃去成都,又逃到了贵州。
一路上排查的岗哨都很多,郑蕴侠感到自己不能再逃了,否则很容易暴露身份。于是他逃到了贵州务川县的濯水镇,改了个名字,谎称自己叫“刘正刚”,是从江西逃难过来的。有一个何大妈看他可怜,就让他租住在自己家里。一开始,刘正刚挑起了货担,走街串巷吆喝叫卖,时间长了,淳朴的群众都误以为他就是个老实人,有的还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
后来,他靠着假身份混了个“贫农”的身份,还娶了老婆,并进入了集体食堂当会计。不过,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发生在参加打算盘培训的时候。按照刘正刚的说法,他是个流浪汉,大字不识几个,结果拿到算盘,却噼里啪啦打了起来。到了第二天,其他人打算盘速度都还比较慢的时候,刘正刚已经可以独立使用算盘计算了。这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大家都觉得刘正刚太奇怪了,他如果是个大字不识的流浪汉,怎么会精通打算盘?
第二个错误,发生在刘正刚当上公私合营商店的会计后。按照规定,店里所有人员都要聚在一起核对当天的数目,才能下班。这一天,大家都准备好了纸笔,准备核对账物。但刘正刚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毛笔了,他开了个玩笑说:“这毛笔还能不翼而飞?”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当时的小镇只有2000多人,而且是在几十年前的山区,那时候别说成语了,很多人连字还没认全,很多人不知道“不翼而飞”是什么意思。刘正刚赶紧说:“这毛笔难道还会飞了不成?”众人才恍然大悟。当时的公私合营商店的负责人是个读书人,他听懂了这个词,开始怀疑起刘正刚的真实身份。不久,负责人将这个异常情况报给了公安部门,提到了刘正刚的这些异常表现。
公安判断,一个贫农怎么会知道这些成语?这个刘正刚,可能隐瞒了不可告人的真实身份。不过凡事都讲证据,公安人员先对这个刘正刚进行了监控,然后开始排查他的真实身份。刘正刚察觉了公安对自己的调查,经过反复思考,他于1957年3月向公安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说他是中统的少将。公安人员十分吃惊,这个老实巴交的会计竟然就是全国通缉的特务!但他们没有马上抓捕郑蕴侠,而是让他回到岗位,期望通过他引出更多的可疑人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公安人员发现镇子上只有郑蕴侠这个特务,没有发现其他可疑人物,于是正式逮捕了郑蕴侠。这个消息传出后,镇上炸开了锅,谁能想到,这么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人,竟然是一个中统少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