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国学建设纪事。
明太祖朱元璋的国学建设纪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有了根据地,便在自己的领地上,兴孔尊儒,办理学校。再来,入主南京之后,便已经有了祭祀孔子的活动。改元之后,兴儒学,开科取士,革去一切人臣旧称。独留孔子称号,并重定孔庙祭祀的一切内容,直至乐音完成,推行全国,落实文教。为后来的白沙、甘泉,阳明等等的绽放,翻新了一切土壤。打开汉土文明崭新的一页!
龙凤元年(1356),大丞相朱元璋,克应天。首谒夫子庙,行舍菜礼。
龙凤二年(1357),大丞相,立三老堂,博士院。郡县府知府知县,领庙学事。
龙凤十一年(1365),大丞相,在应天府(南京),改吉庆路学,为国子学。
元 至正二十七年(1367)开文武科取士。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斋戒降香,行释奠礼祭孔子。
洪武二年(1369),诏令全国州县,均立学校。
洪武三年(1370),诏正诸神祀典,历代岳镇海渎,及忠臣烈士,所有封号一律革除。为孔子封号沿袭 大成致圣文宣王。并曰,惟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以济后世,非有功于一方一时者可比。同年再追加校订祭孔礼器设置。
洪武六年(1373),修定制释奠乐章,与礼仪节度。
洪武十五年(1382),诏令天下,通祀孔子。太祖亲祀孔子,行奠礼再拜,献爵再拜。新设国子監落成。
洪武十七年(1384),敕令天下学校,每月朔望行释菜,行香礼。
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大成乐于天下府学,令州县如式制造。